那些影响选择的心理模型背后,藏着来自远古的恶魔

《选择的悖论》读起来像是一位学经济学的心理学家写的,虽然是说笑,不过这本书总是脱不开心理学的。
心理学知识看多了听多了,许多词汇就会往外蹦,什么依恋关系、原生家庭。有那么复杂吗?我觉得不是。
正如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与恐惧表现的途径。心理学中诸多问题,在我看来也能归结到几个词汇。听起来有那么点狂妄,其实那也不是我归纳的,只不过越看越听,体验越深,越觉得老师说得对。

1

挖掘每一个心理模型背后

上一篇其实已经在解说各个心理模型的时候透露了一些线索,就是不知道有人猜到没。希望下面的内容能验证你的猜想。
体验效应、期望效应、记忆效应,它们结合了人类的经验主义,并实践到利益判断上。如果记忆效应告诉人类一个好结果,那么下次的选择就会复刻这一次。原因不难想:重复一次好的结果,避免了损失的风险,这选择安全可靠
拇指规则、可获得性启示,不过是换了新装的经验主义。人类遵循它们,不过是因为这是最迅捷的方式处理问题,既快又方便。生死关头,这种迅捷是保命良方。框架效应与锚定效应集中在利益部分,只要与利益损失相关,人类就会离开警觉起来。
人们的眼神脱不开机会成本,因为机会成本意味着总有一个利益最大化的收益存在,想拿到它,害怕错失它。沉没成本吸引人们关注于以及付出的成本,那是花费出去换取收益的,不能放弃,放弃代表损失,这不能忍。
损失厌恶和风险厌恶同样体现的是人类对于丧失的不喜。损失,是实际能够见识到的一种丧失,风险,是一种预示性的丧失。无论是哪一种,人类都是拒绝的。理由很简单,那样不安全。
这种感觉是刻在基因里的。试想远古那糟糕的生存环境,得到了食物必然不想因放弃而饿死,风吹草动势必让人心惊胆战。于是又回到安全问题了。
禀赋效应是损失厌恶的兄弟,对于已经在手的利益,人类更不会放弃,即便后手的利益不小,但也不足以使得人类放弃。人类聪明地知道抓在手里的菜是最实在的。后手利益可能就是个幻想,还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样不妥当。
反过来想,如果后手利益足够大,人类是有可能放弃到手的利益。此时人类愿意去冒这样的风险获取大利益,又是什么原因呢?多半是利益收获大于风险,风险程度没有高可以阻挠行动。说到底,还是求稳妥性收益。

2

来自远古的恶魔

上面这些文字话里话外反复提到这些词:安全、可靠、妥当、稳妥。一个答案呼之欲出——安全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
因为安全,人类才能繁衍至今,所以安全感深入骨髓尤为重要。安全的反面是恐惧,追求安全的过程是对恐惧的规避或征服。
来自远古的恶魔是恐惧,恐惧促使着人类追求安全,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安全。利益往往意味着生存机会,损失往往代表万劫不复,千百年的经验代代相传恐惧与安全刻画在基因里。随着社会的变迁,威胁也在不停变化,呈现不同的样貌,恐惧与安全却依旧是原样。
最后想说的是大部分普通人对安全与恐惧有着类似的理解,少部分人却截然不同——他们追求的刺激就是安全——多半这与成长环境相关,凡此种种不在此篇讨论范围。

3

多样的恐惧

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心理模型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心理模型或者情绪也体现了这样一个恶魔。《选择的悖论》中还提到了后悔的因素、主观体验的幸福感,社会比较。
在主观体验的幸福感中,我们会将自己选择得到的体验,与已经有的体验、预期的体验、他人的体验和希望的体验来进行对比。但往往我们通过这些比较而获得一个不太美妙的感觉,由于这些不太美妙的感觉,让我们陷入一种失控感。是不是自己的选择出错了?我们会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
当我们寄希望于逃避这样的感觉时,我们会增加我们的选择,我们以为拥有更多的选择就会拥有更好的结果。如果说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促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是我们被动期望的,那么我们主动去寻找更多选择的动机,就是规避一种失控的恐惧。
在社会比较中,我们与他人进行一个地位的相比,从而获得相应的幸福感或者是一种挫败感。我们的幸福感来自于我们比别人过得好,我们比别人更成功,这些因素带来了一种安全感;相应的挫败感让我们觉得不安全,自己过得没有别人好,自己是失败的,自己有没有能力立足于世界?
在选择的后悔因素中,同样也是一种恐惧在支配:我们是不是错失了什么?我们是不是没有做到最好的选择?无论是错失了什么或者做了一个差劲的选择,都让我们深陷后悔的泥潭,这种后悔背后隐藏的就是恐惧。
恐惧隐藏的非常的深,并不像我们认为的能一眼望见它。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心理模型或者一些情绪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询问一下自己:这之中是否有一种恐惧,如果有我们怕的究竟是什么?
看见恐惧并不是要征服它,而是直面我们人性的弱点,然后理性的去思考去决策,又或不为恐惧这种情绪所俘虏。
我们最终的追求就是能让自己活得更好,抵抗它可能会让它得逞,顺从它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让我们了解它,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与它和平共处——毕竟正是它帮助我们人类从千百年前走到了现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