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而不简单——蒋军晶的《少年中国说》
“简约而不简单。”这是我在第五届当代教育大讲堂·渝州之秋“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中,看特级老师蒋军晶的《少年中国说》最直观的感受。 整节课简单朴实,扎实有效。在开课时,蒋老师让学生读课题,借助《新华字典》了解课题意思,没有花哨形式,也没用宏大的概念从文体的角度解释“说”。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时,也是直抵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朗读感悟。在学生讨论之后,蒋老师像常态课那样,拿出课文节选的注释,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抄写......然而,看似简单的背后,却大有玄机。以下几个方面让我印象深刻:一、资料运用不着痕迹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第一段话时, 蒋军晶老师抓住“今日”,结合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层层推进,学生的理解得以不断深入。
师: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生:10月23日。师:文中的今日是什么时候呢?生:梁启超写文章的那段时间。师:1900年写的,离现在已一百多年了。100年前的这段,你了解吗?请听我说。(出示资料:)师:再回到第一句,生:读师:此时,你有什么理解?学:谈理解后再读。
在学生不了解文章背景时,老师适时提供图片、漫画、柱状图等资料,辅以简单的讲解,交代出1900年中国的现状,让学生切实地感受1900年前后的中国贫穷、蒙昧、落后、弱小,为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起到关键的作用。补充资料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不着痕迹,恰到好处地突显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因为有了新的理解,都可以结合前面出示的资料里面的关键词,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关于运用资料,文中还出现了好几次,在引导理解“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时,学生说得不好,理解困难,蒋老师补充当时中国还很贫穷的资料。于是学生明白了相对于未来,我们还是少年。当说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为什么还是少年时,蒋老师适时引入文章的原文。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学生从中感受到本文的创作背景:梁启超看到日本人瞧不起中国,但中国确实贫穷,只有靠少年。1900年,梁启超发出这样的呼声后,这一百年里面有这样的少年出现了吗?学生各种猜测之后,蒋老师出示了鲁迅、邓稼先、李四光、邓小平、屠呦呦、郎平等的图片,从思想、文化、科学、医学等领域,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为推动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的“少年”们,帮助学生了解百年来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结合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课文意思 ,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显然,蒋老师借助资料落实语言要素上做足了功夫。二、思维火花点燃课堂本堂课中,蒋老师每次提出关键问题时,会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都会请好几个孩子发言,说出不同的理解。比如,他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句式有什么共同点,哪些代表了少年,哪些字词代表了中国......“前面是景物,后面是总结 。”当听到这些话从孩子们的嘴里说出来时,我由衷佩服,因为孩子们的思维点燃了整个课堂。三、由浅到深指导背诵听课时,我和容儿把自己在常态课的做法和蒋老师的做法,作了简单的对比,高下立见。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文中句式的规律和逻辑的关系,借助句子不同部分的变化呈现,以此为支架,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背诵,实在是妙不可言!
(注:中间ppt有几张没拍到,略过了。)这节课,蒋军晶老师基于言语形式,依规律,指向背诵,聚集“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雄于”进行品读,体会表达的层次,思维的严谨。补充资料,触摸时代背景,层层深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不简单! 附:蒋军晶,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2017年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全国“有重要影响写作教学名师”,群文阅读、班级读书会倡导者。曾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出版《如何设计阅读单》《教室里的文学课》《和孩子聊书吧》《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让孩子学会写作》《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等著作。为孩子编著《作文九问》《小学生群文读本》《小学生老舍读本》《小学生苏轼读本》《诗词大发现》等。出版小说《流鼻涕的秋天》《41℃演讲》等。
您若宠爱,就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