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十分伟大,“毒”字下面却是“母”字,这是为什么?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是说父亲的爱,是沉甸甸的,像一座稳重高大的山,永远庇护着儿女,而母亲的爱呢,就像水一样,无声无言,却能浸润万物,水为至柔之物,母爱也如水一般柔和,但永不枯竭,最后百川入海,包容一切。

但母爱如此伟大,中国汉字里的“毒”,为什么下面是个母字呢?这就要从“毒”的本意说起了。

01

毒的本意

毒可不是一个具有美好含义的字,跟毒相关的词,如毒品、毒害、中毒……都有不好的寓意,而毒下面是个母字,母又有女性的意思,于是有人望文生义,把毒解释成最毒妇人心,这显然是不对的。

实际上,毒是个会意字,上面是屮(chè)字,意思是刚刚长出来的草,《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

毒:厚也。害人之艸,往往而生。从屮从毒。

这句话中,“厚”是聚集的意思,我们常说阳光毒辣,就是因为阳光聚集照射。艸(cǎo),同草,往往在这里应该理解为到处。所以这句话应该解释为:害人的毒草到处生长,并且长得很茂盛的样子。

古人认为,毒是从草里面生长出来的,我们平常看古装剧,里面下毒一般都是用某种含有剧毒的草药,上古神话中神农尝百草,目的也是为了试毒。把毒解释为害人的毒草,这是古人对大自然理解匮乏而造成的不全面解释。

《说文解字》中,许慎还对毒的古文作了以下解释:

古文毒。从刀䈞。

䈞(dǔ),意思是厚,加上一把刀,就成了毒,下图中,左边为古文“厚”的大篆写法,右边为“毒”的大篆写法:

大篆是西周晚年才开始出现的字体,在最早的汉字甲骨文中,并没有毒字,字西周开始,人们开始常用“毒”字,在文学作品中,毒一般是毒害、痛苦的意思:

“惟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气正。”——《礼·缁衣》“民之贪乱,宁为荼毒。”——《诗经·大雅·桑柔》

到了一些古代医学典籍里,毒通常就是某种有毒草的意思了,再引申一下,毒还有遗憾的意思,而某种特定的环境中(古文),毒有统治的意思:

“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这句话出自《易经·师卦彖辞》,大意是以正道统治天下,人民就会顺从,其中的毒就是统治之意,这大概是毒唯一不具有贬义的解释了。

但不论怎么解释,毒都跟母亲、母爱没有一毛钱关系,那为什么毒下面有个“母”字呢?

02

毒字的演变

前面《说文解字》中我们提到了“古文毒”这种说法,所谓古文是相对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前来说的,我们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顺便统一了文字,采用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在这之前的甲骨文、大篆等,就属于古文了。

由于小篆的书写弯弯曲曲的特别麻烦,于是就诞生了隶书,可以说是汉字演变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转折,人们终于可以用更加平顺的笔画来写字了,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就由此而来,再到后来演变出的行书、楷书、草书以及咱们现今使用的字体,都叫做今文。

毒字下面的母,就是这样来的,下图是毒字的变化历史:

从图中可以看出,毒字在很长一段时期中,下面都并非“母”字,而是“毋”字,要解释“毋”(wú)字,又得从《说文解字》中寻根:

毋,止之也。从女,有奸之者。凡毋之屬皆从毋。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毋,使之停止的意思。女字为偏旁,表示女字有奸淫行为。与女有关的字,都用毋字。“毋”是一个象形字,是一个女子整饬衣衫行跪拜礼的样子,其中两点,代表女性的性器(乳房),中间加一横隔断,是制止的意思。所以“毋”的本意是,不要对女性的敏感地方加以刺激:

上图中的甲骨文,去掉两点,就是“女”字,而古文中,“母”字和“毋”字写法是一样的,都是女加上两点(乳房):

小篆之后,中国通用隶书,母和毋字才失去了“女”形,变成了现今的写法。隶书的诞生,虽然简化了汉字、方便了书写,但很多汉字也因此失去其“形”,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个汉字创造之初的意思,必须回归到古文中,就像“毒”字,下面是“毋”,有制止、不要的意思,跟伟大的母亲、伟大的母爱,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喜欢记得来一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