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碗烩面的江湖——有木有你记忆中的那家
郑州——一碗烩面的江湖
(这题目实在是有点儿大了,今天这点儿文字就算是个引子吧,有欠后补。)
人不服老不行,
你看,裕丰园都熬成老字号啦。
这么说的意思当然并不是裕丰园不衬,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
裕丰园绝对算得上老字号。
衬,可衬。
但问题是,比她更老的字号们咋办?
老老字号?祖字号?
郑州烩面兴盛,
至少得从四十年前改开说起。
话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蚊哥结束,割尾巴成为历史,
市场开放,允许你们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我们一部分人先付起来。
刹那间,神州大地全民皆商,
郑州街头烩面馆也如那雨后狗尿苔——
茁壮成长。
最早那些名气大些的:
铭功路上的八一八、
老坟岗太康路那片有一家记不住名字了、
二七塔西北角的合记(那时候还没老)、
刘楼(现在的火车站)的冯记、
郑大东门的黎记、
医学院对面的五星、
四厂的四厂……
至于萧记、惠丰园、裕丰园、76人等等,
那都是十年之后的光景啦。
这家裕丰园印象中是上世纪末在工人路附近起家,
比经七路的惠丰园要晚些,
跟萧记差不多同一时期。
微晶主任在这里做过东请俺吃过烩面。
二层楼,斗拱屏风,中式装修,活色生香。
打的是滋补的牌——王炸,
一开就火。
食客们一天到晚乌央乌央像赶大集。
裕丰园起步不低,
不像早期的冯记黎记合记那些,
破桌子烂板凳,墙烟地油,店小灯黑,
就那,硬是靠那一碗面被食客们吃成了气候。
老冯记还吸引来了报社的记者,
被当做勤劳致富的典型给吹了吹。
四厂更绝,连门面都没有,
就在四厂门口支起几口大锅,
生意就做成了。
稍稍来迟一步,
小方桌全满,
每个埋头怒吃的老师身后,
都有至少两三个虎视眈眈急不可耐的老师直搓手跺脚。
好嘛,咱不等,拿到票,对面商业大商逛去吧,
俩小时之后再回来,才赶上。
早期那些烩面馆破破烂烂,
主要是因为当时恁大个郑州,
老师们口袋里的银子都不多,
都在积攒,
崔家兄弟还木由越秀,
张大鼻子还木有燕蓉园也还不敢对记者朋友动手动脚。
烩面馆开得个富丽堂皇,
是约摸七八十来年之后,
老师们完成了原始积累,
资本才开始涌入烩面界。
所以就有了像裕丰园这样一出手就是一头大黑骡子这种牛咖。
其实,郑州人吃烩面,对环境并不是第一位,
破桌烂板凳,油呲烟熏,
只要那碗面得劲,照吃,还不嫌排队。
你装修再排场,你用金碗银筷子,
面不中,啥也摆说。
古人云“成则王侯败则寇”。
有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上面咱说的这些都是些成功案例,
那些成千上万个不死不活不温不火的呢?
还有成千上万个像勺哥这样
干着干着就夹着尾巴灰溜溜白乎乎卷着铺盖回老家了的呢?
在郑州,在这个“烩面之都”,
要想做好一碗烩面,
没有真功夫,
靠忽悠,靠取巧,
靠偷底摸张,
门都木有。
郑州人不光爱踢球爱建业爱看《郑州晚报》,
对烩面,个个都是砖家,
个个都能写书拍片子。
这里说的做好一碗烩面的“好”字,
不光是说味道好品质好,
还有一个意思——
生意干嘞不孬。
扯太远啦,
再说这家裕丰园。
上面说到,
裕丰园的卖点是滋补,
所以,
碗里埋伏了不少急于表现的补品——
党参?枸杞……。
你一动筷子,
它们急吼吼亮剑给你看。
正是——
一碗烩面,
半碗药汤。
面烂蔬鲜,
汤浓肉香。
郑州人讲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有人喜欢咖喱有人喜欢中药,
有人喜欢面硬有人喜欢面软,
有人喜欢清汤有人喜欢撇油。
在这上面,木有啥好吃不好吃,
只有你适合不适合得劲不得劲。
好吃不好吃——只是基于你个人口味的判断,
并不代表联合国或者米其林统一评判标准,
不能算数。
所以,我个人觉得面不够筋道,不够硬实,
我说嘞算。
再有,
四个人四碗面,
小推车一起推过来,
如果木猜错,
这四碗面,甚至同时上到其它台上的面,
应该不是一碗一碗单锅出的面。
应该是一大锅同时煮出来的面。
而真正讲究的老郑州烩面,
一锅一碗出。
传统。
裕丰园:
永远不要担心郑州人会因为等一碗烩面跟你闹别扭!
越等,生意越好!
你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