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秋兔耳山(上)
文图 均为原创
寻秋兔耳山(上)
6月初无意间邂逅兔耳山首届桑葚节,自此爱上了兔耳山。在网上看了有关图文资料,对兔耳山的向往之心更甚,于是在深秋时节的一个周末,开启了兔耳山寻秋之旅。
沿宁海大道西行,一路红叶一路情,精心打造的枫林景观大道正是最美时节,引得远远近近的人蜂拥而至。那枫林一行行、一片片,历经风雨寒霜,展现绝世容颜,如火,似血,红得那么热烈、那么妖艳,装点秋的灿烂,也把人们的激情点燃。车过抚宁坟坨管理区旧县村,行驶在美轮美奂的抚宁版天路上,只需十多分钟就到了兔耳山脚下。
沿唯一的一条小路进山,就淹没在无边的秋色之中了。叶子已青黄的桑葚、核桃、栗子树依旧蓬蓬勃勃地枝繁叶茂着;谁家几株晚熟的苹果,在秋风里招摇得那么显眼;成片的火炬树密密集集,多是才几年的小树,不知道是自生的还是播种的,此时羽状叶片黄中带红,把山野装点的色彩绚烂;“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的苍松,树形优美地挺拔着,浓密的松针青翠欲滴;白色、黄色的野菊花不畏风寒霜重,静悄悄开出自己的美丽,俏也不争秋,只把秋来报……
在山间走走停停,融入神奇的大自然之中,身心不由得轻松飞扬了起来,我老妪聊发少年狂,一边不时停下来对着各个角度拍照,一边采了一大把菊花、蒲草、火炬树叶等,恨不得把整个秋都带走。回家插在花瓶里,左看看、右看看,怎么看怎么好看,忍不住拍了照片发在朋友圈,不肖一个时辰就收获了几十条好评。
兔耳山山势陡峭,顶峰高耸入云,从下往上看山路漫长而艰难,有几位女游客望而生畏,中途就打了退堂鼓。其实真爬起来并不太难,虽然七折八拐绕得有点远,但坡度不高,多数路段修了简易山道,一边观景一边攀爬感觉不到太累。兔耳山的特点是山腰以下林木丰茂、树高草密,而半山以上因奇峰怪石颇多,植被覆盖较少,有些巨石兀自耸立着,甚至寸草不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也见证了植物顽强的生命力,长在石缝中的树木因为水土稀薄、外力约束,树干不粗,但根处形成很大的树瘤,应该是便于储存养分。
有的树木根部与山石浑为一体,形成树包石、石包树,像专门用水泥铸就一般。为了吸取养分,这些树木的根系特别发达,不仅扎得深而且延得远,山路上就可看到一些又粗又大的树根,经年的风雨侵蚀及人踩脚踏,让树根变得如同树干般粗壮坚实。兔耳山以花岗岩为主,山石格外奇特,或独立、或成峰,形态各异,圆的如桌、矮的若凳、方的似床、高低错落的像沙发,凑一起能布置一个家。
更吸睛的是随处可见的爬山虎,攀援于巨石之上,自然天成各种图案,像壁画、像盆景,火红的茎叶艳丽缤纷。右侧几座山石尤为独特,根据玉兔下凡、吴刚受命捉拿的传说被命名为“吴刚挥手”、“玉杵朝天”、“乌龟献宝”等,其中“乌龟献宝”最具神趣,崖上巨石颇似乌龟探首,顶上的三颗顽石正是乌龟欲献给玉兔的三颗宝石化成。
转过又一道山梁,就到了兔耳山顶峰之下,只见双峰对峙,形似两个支棱着的兔子耳朵,兔耳山正是因此得名。后来在山顶的石刻中得知,“兔儿山”、“吐儿山”、“骊山”,名字虽多,但都指的是此山,抚宁古称骊城估计也由此而来。“兔耳笼云”是抚宁12景之一,当地有“兔耳戴帽,大雨将到”的谚语,说的是兔耳山多数时候祥云缭绕,如果云彩积聚厚重,像是山顶戴了帽子,大雨也就将至了。
我们去时阴天,整个山峦都笼罩在浓浓雾霭中,还遗憾不识兔耳山真面目呢,没想到不久后云雾渐开,太阳露出浅浅的笑脸,越往上爬,云雾越淡,及至山顶基本放晴,虽然远山还有些朦胧,但近观已是视野豁朗了,我们既看到了云雾弥漫的兔耳山,也看到了云开雾散的兔耳山,是不是很幸运啊。
兔耳山顶峰非常陡峭,很多处要手脚并用攀爬,幸好修建了简易栏杆,栏杆上刷着宝蓝色油漆,不仅亮丽显眼,扶着、拽着也可避免风险、节省气力。这一段的石阶多自然形成,宽窄高低不一,实在无处下脚的石面上人工刻凿了凹槽,浅浅的仅容半个脚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