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界对物理主义的相关争论

  编者按:“一与多”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元论”与“多元论”的核心分歧在于,世界在根本上是同质的还是异质的?世界可以作为整全加以理解,还是存在数个彼此分立、无法通约的独立领域?物理主义作为“唯物主义”在当代的主要形态,认为实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物理的,最终可以而且应当以物理的描述加以解释。因为物理主义相信世界可做统一的物理解释,所以其理论在逻辑上包括对人类精神领域和伦理领域的物理解释。由于现代自然科学对人类心理现象和伦理行为的神经生物学解释尚不够清晰和精细,物理主义因此受到神创论、唯心论、二元论以及诸多流派的种种责难。

  物理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对手是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当代继承者们。“二元论”者认为,至少人类的精神、意识等心理现象是无法且无需以物理方式加以理解的,并由此衍生出美、爱、道德等相关属人的社会范畴也不可且不必作为物理现象加以理解的主张。面对“身心问题”,物理主义内部大体可分为还原论和非还原论两派。还原论物理主义认为一切心理现象都应还原为脑的物理现象加以理解,极端立场甚至认为自我意识只是一种虚幻概念;非还原论的物理主义立场相对温和,其搁置了终极还原,通过“随附性”理论解释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平行关联。由于“随附性”理论的非充要性和不彻底性,当代物理主义又衍生出“二阶属性”“奠基理论”等新的解释范式。

  当前中国哲学界对物理主义的相关争论保有密切的理论关注,但相关研究成果中引介性的理论文章较多,独立的自我主张尚在理论酝酿。最近伦理学学者李义天教授在题为《现代美德伦理学的物理主义挑战及其回应》的论文中,对物理主义的伦理解释提出了系统的批评,并认为人类的德性伦理无法且无需被还原到物理基础。李义天的批评既是汉语伦理学界对物理主义思潮的一次公开回应,同时也可以被归入一个更大的传统:19世纪以来人文学科对自然科学方法扩张的反抗。深化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在汉语哲学界实现内生性建构的契机。因此,我们围绕“物理主义与美德”问题组织了两篇论文,其中叶峰教授是还原论物理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论证了还原论物理主义视域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在其看来自然科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道德和伦理问题。徐英瑾教授则从非还原论物理主义的立场出发,就物理主义与美德伦理的融洽逻辑与李义天教授进行了理论商榷,并试图在自然科学方法论与人文学科之间寻找一种“共和”的平衡。

  一种物理主义的道德和价值观

  叶峰

  摘要:物理主义者不认为有超自然的道德、价值真理,但他们不是虚无主义者,他们可以持有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可以为自己的道德、价值观作辩护,以及向他人推销自己的道德、价值观。特别地,他们可以接受自由的价值观,而且一些物理主义者相信,物理主义世界观可以为自由的、多元化等价值准则作更好的辩护。他们还可以很自然地吸收东方佛教传统中的“无我”“慈悲”等观念,提出比今天自由的价值观更理想化的、更高的价值观,满足那些认为自由的价值观还有所不足的人的需求。

  关键词:物理主义 价值 道德

  作者叶峰,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教授(北京 100089)。

  物理主义实为德性伦理学之良友——与李义天教授商榷

  徐英瑾

  摘要:物理主义指的仅仅是这样一种思想:世界上存在的所有事物在某种“归根结蒂”的意义上都是“物理物”。然而,物理主义仅仅蕴含了“随附性论题”是真的,却没有蕴含还原主义是真的。毋宁说,基于“随附性”概念的物理主义,在进一步引入“多重可现实性”的概念的情况下,是允许高层次的心理学词汇具有某种不可还原性的。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物理主义的引入会威胁到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德性伦理学的“自治性”。毋宁说,与物理主义彼此亲和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恰恰能够为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很多具体理论建树提供更为丰富的经验细节(尽管这些细节仅仅是一种说明,而非是对被说明项的取代),由此使得哲学与经验科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友好。

  关键词:非还原论的物理主义 多重可实现性 德性伦理学 认知心理学 随附性

  作者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