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古国——共国,先祖擅长治洪水,共伯和:史上首个“大总统”
商周时代有共国,大周开国史诗《诗经·皇矣》载:“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这是歌颂周文王举兵讨伐密须国(甘肃灵台县)的记录。原来,密须国人拒不服周,还兴兵侵扰臣服周族的阮人和共人,于是周文王以此为借口花三年时间灭密须国。阮人和共人比邻居于今天的甘肃泾川县,与密须国交界,其境内有古遗址“共池”,恐是早期先周古共人遗迹。但我们熟知的西周共国却坐落在河南辉县,夹于卫国与郑国之间,境内有共山,系太行山东麓支脉。《水经注》载:“共伯既归帝政,逍遥于共山之上。山在国北,所谓共北山也。”共山在共国以北,也叫共北山,今有共城遗址。此共国当为周初所封,与商代共国或为承续关系。
“共”的甲骨文为“双手捧器”之象形,来源于上古祭祀,意为“奉礼供拜”。因捧器之象为双手左右平衡持重,缺一不可,故“共”有“共同、联合”之义。《诗经·商颂·长发》:“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páng)。”“共”有“敬”之意,故衍生出“恭”字。后加“人”为“供”,为“供奉”替代“共”,“共”的本义消失。共氏当出自上古传说中的共工氏,共工氏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共工氏因擅长治大水而得名,故大水为“洪”。
共的甲骨文
提起共国,最著名的事件当属西周晚期的“共和行政”,今“共和国”汉语结构的出处。周厉王任用荣夷公施行专利专政,侵犯了广大贵族利益,致使国民集体叛乱,厉王出奔到彘【zhì】(今山西霍州市)。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国人结集围攻王宫,厉王怆惶出逃,国人又将矛头指向厉王之子姬静。按理说,厉王之错与其子无关,国人赶走厉王当扶姬静即位,为何还要赶尽杀绝?召穆公为了解救唯一的嫡系王室血脉,被迫李代桃僵牺牲自己的儿子。可见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兵变,而是一场针对大周王室的革命。说白了,国人的愤怒已经不允许王室宗脉的统治,那么这时候必须得有个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天下了,“共和行政”应运而生。
元年师兑簋
“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正式纪年的开始,即公元前841年。但后世对“共和”的解释却有不同说法,《史记》的“共和”指周公、召公二相共政,而《竹书纪年》等先秦古籍却记为“共伯和代行王政”。后者是说,“共和”指某个人,那么“共和”又是谁?他有什么资格代行王政?历代学者对此注释大多为共国国君和。《吕氏春秋》中有“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的记载,是说共伯和德才皆备,好仁义,名扬四海。《吕氏春秋》高注补正:“谓诸侯皆请共伯为天子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共伯和在周王室王权真空的国难当头被民众推上“摄行天子事”的历史前沿。当然,这并不是说共伯和就是天子了,他只不过是宗周势力集团内部遵照民意推举出来的临时“大总统”,是现代选举制的雏形,当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平息内乱安抚民意。故本文以为《史记》、《竹书纪年》两种说法都对,“共和行政”即共伯和代行王政,召公、周公联合执政的政治局面。
元年师兑簋铭文
关于共伯和其人,许多铜器中也有所记录。西周晚期《元年师兑簋》铭文中有“师龢(和)父司左右走马”记载,学者认为这个“师龢父”即为史书中的“共伯和”。铭文记载了周王率领一班文武大臣在康宫册封师龢父为司马一事,并奖赏了师兑。可见这个师龢父确实是西周晚期王室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尽管他的真实身份学界尚有争议。“共和行政”持续了十四年整,《竹书纪年》载:“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静)为王。共伯和归其国。”又有:“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是说十四年后,厉王死,国局稳定,周召立姬静为王,即为周宣王,二相继续辅政,共伯和则完成使命退位归国,逍遥于共山之首。
共国的史料缺载,虽然共伯和在西周晚期产生过一定影响力,但从周宣王即位到西周亡国近六十年间,再也没有共人受到王室重用,古籍中也再没出现任何相关共国信息。进入东周后,共国却成了郑国北部边境的一个邑,很有可能,共国在郑桓、武公两代大扩张时被郑国吞并。《左传》载郑国公子段造哥哥郑庄公的反,兵败后逃到共邑,在此终老,公子段即公叔段。数十年后,共邑又落入了卫国的版图。前660年,北狄入侵卫国,卫人将卫国遗民包括共人迁到黄河南岸的曹邑安顿。可见郑庄公死后,霸业落幕,郑国在此期间君位频繁更替,卫人趁机占领了共邑。
文/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