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孩子文化发育的灌浆期
注意孩子文化发育的灌浆期
唐建新
上周末,与一朋友聊到儿子的读书,已经开始读初一的孩子,虽然喜欢读书,却只读科技类的书。
应该说,这不是好事。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孩子,喜欢读书应该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如果只喜欢读某一类的书,尤其是只喜欢读科技类的书,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了。
孩子一生的成长发育,在不同的时期对某些内容有不同的特别重要的意义,一过该阶段,一些内容就根本无法弥补。这好像农作物的灌浆期,如麦穗稻穗,一旦扬花之后的灌浆期遇上了刮风或者卡脖子旱,这些小麦稻子就基本上处于减产与歉收的状态。
我自己在小学四五年级大量阅读小说的阶段,被一些老师误导为中国的小说写得太差而没有去静心阅读,以至于一辈子对于阅读中国小说都难以提起多大的劲头来,既然读中文系,也阅读得很勉强。这就是少年时代走进阅读时期的偏食留下的后遗症。
在一个人的文化发育过程中,少年时代的情感发育以及通过阅读得来的情感发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与通过阅读得到的情感发育是通过实践通过一家人的亲情发育得到的程度与内容是不相同的,也是不能够替代的,前者直接具体,而后者则概括宏大与丰富多样,自然也理性与深刻得多。
世界著名的天才经济学家神童威廉斯(名字一时记得不准确了)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说过,一旦过了情感发育的灌浆时期,尽管后来自己也尽力去弥补,始终都难以进入正常人的情感世界,对什么都很漠然对什么都似乎产生不了兴趣。条件越来越好,自己也努力去听交响乐去看演出去阅读小说,却总也提不起精神,也难以坚持下来,深感与社会的文化精神生活的格格不入。
孩子到了五六年级,最迟到了初中,家长和教师就应该及时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及学生在文化上出现了明显的偏食之后,应该采取强有力的弥补措施来纠偏。
如上所述的孩子,就应该寻找一些与他现有阅读临近的表达宏大的社会主题的名著的话题来说,进而观看电视或者播放光碟,再后才是导入对原著的精彩片段的选读,与学生或孩子讨论名著的精妙之处。慢慢的,久而久之,学生或孩子就会进入另一鲜活的生动的文化世界。
这其间,教师及家长务必要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初始的谈论,自然的进行观看,一道进行讨论与鉴赏,并将其价值与现代社会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或孩子感受人类的理性光芒的沐浴与烛照,感受到人类先行者智慧者的跨越时空的伟大与深邃。
在媒体泛滥诱惑生猛的今天,要将孩子领进文学文化的殿堂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为人父母者和为人之师者花费心血精心寻找准靠近孩子靠近学生现有文化生活的切入点,并要付出一定的时间陪伴阅读,分享阅读,启蒙就容易成功些,不然,在以后的日子里可能还需要继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也不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文化发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