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传》随笔
这本书放了半年多 ,一直没有看 ,看书是一件随意的事 , 切不可给自己定任务, 那样会累的 。遇到了一本书, 正好有想看的情绪, 就读了 ,有时读到一半或者更少 ,放下了 ,看别的 , 没关系 ,等到想起来时再拿起就是了 , 何必给自己较劲 ,一定一定要一气呵成读完呢?
路遥是我此前最喜欢的作家,读路遥的书,总有一种与命运抗争的情绪,书中的主人公,坚韧的性格,吃苦的品质,奋发的精神,总是能够给我打一阵鸡血。
路遥的书很早就基本读完了,每一部都很喜欢,《人生》不是我最喜欢的,《在苦难的日子里》和《平凡的世界》,是我读的次数最多的,也是我很喜欢的两部。路遥的文字,算不上精美,朴实无华是他文字的特点,但文字组合之后所散发的情绪却是最能打动人的。路遥的作品里,那种对故土,对故人的热爱,热忱,热心,那种热血的感动,充斥其中,太能煽动人啦!
读这本传记前,一直有几个问题萦绕我脑海,困惑着我。此前查询路遥的一些介绍里,总是零碎的,片面的,映像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总是有些人在诋毁,说是垃圾,我的理解是,和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读者深爱着这本书。
有些主流的文学家不屑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认为很一般,至今也有,看了厚夫的记载,当年也是这样的,平凡的世界出版之后,默默无闻,评论家们基本是否定的。 好在这不是路遥的第一部作品,毕竟在此前有些名声,有少数作家还是支持他的,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央广播台里,有人喜欢这部作品,并找了李野默录音,这一有着一百二十六集的广播剧深深地打动了广大的读者,至今依然是最好的。
尤其李野默那信天游的歌声,以及土话,使人不自主的感动,那是看书所没有的另一种感动。加深了对陕北高原的向往与热爱。 这部广播剧问世以后,得到了更多的读者认识了这本书,才有了图书市场的火爆, 评论家是中间环节的话,那么可以舍弃这个环节了,他们的不认可,挡不住读者的热爱,他们的舍弃,挡不住读者的热忱,他们该是耽误了多少美好的作品的问世啊。好在路遥此前已有名气,挡不住平凡的世界另辟蹊径,挡不住滚滚巨浪。
路遥是不幸的,少年吃苦,青年遇到文革并参与其中,中年受尽病痛并逝去;路遥又是幸运的,他的作品在他在世时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平凡的世界在他在世时就能听到李野默的播讲,并获得了矛盾文学奖,这些他都亲眼看到了。
路遥青年时参与的文革,是别人攻击他的辫子,只要上头有风吹草动,就会有人揪一下这个辫子,这是他长久的痛。
路遥中年生病,这本书里有着详细的记载,路遥太好强了,这么长久的痛,他居然一直扛着,其中自然有着太多的隐情,厚夫也只是点到为止,身临其境,体会当时路遥的种种矛盾心理,慢慢会理解路遥为何如此的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但总而言之,敏感而又脆弱,好强而自尊使得他一步步步向不归路。
中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分量,谁要是丑化了中医,仿佛就是个卖国贼,上升到民族大义,上升到国家主义,所以大家都说中医好,鲜有说不好的,说不好的都被乱棒攻击再攻击,打的不吭声了。 在这里,路遥也是打心底喜欢中医,虽然中医有帮助过他,但更多的是在后期,他耽误病情了。哎!
路遥一生经历多次死亡,但之前只是一个念头,哪能真正理解死亡的意义,在病榻上,在脆弱的身体里,他表现了太多的对生命的不舍。 可惜一切都已晚了,在生命后期,依然有太多的俗世与权欲影响着路遥的行径,他始终做不到洒脱。
林达是他的妻子,他没有做好丈夫和父亲,名存实亡的婚姻,到了离异的天地,不能理解的太多了。 大病这些年,林达难道没有察觉吗,到了临去前,林达居然也不陪护。 路遥文学奖前年成立,女儿路远不认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这也是我不能理解的。哎,这个家庭啊!
我不能理解,平凡的世界89年就已完成,此时的病情离离开还有三年,不用再拼命写作了,可惜,路遥再一次错过调养身体。 贫穷,贫穷呀,有时也会使人熬煞了头,路遥是贫穷的,他的倔强使他不愿看病,因为没钱呀。谁能想一个大作家居然没有钱呢,谁能想象呢?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怕出名猪怕壮,农民的儿子,破旧的家庭,穷困的亲戚,都坠在了路遥身上,俗世俗物缠绕着他,推不开,只剩下了躲,躲不开,就只有接着了。
1992年,中国少了一个人,少了一位作家。如此年轻,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