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位在潜水的科学家

我是一位CC讲坛的热心听友,突然答应CC讲坛创始人吴博士跟踪参与下期的科技类选题。起因是去CC讲坛推荐演讲嘉宾,跟吴博士聊到上过CC讲坛的科学家的话题。他反复跟我说,CC讲坛并没有善于发现优秀科学人才的专长,上过CC讲坛的演讲嘉宾多是各种途径随机被推荐来的。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人们认为那些上过讲坛的科学家的技术很新奇?其实,那些科学家大多已经从事那些科研很多年了。这让我想起马兆远(CC讲坛演讲嘉宾)讲牛顿,人们总喜欢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归结为被苹果砸了的突发事件,而不认为那是他常年累月研究的结果。

我引用了马兆远在写的量子力学书里的另一个观点与他讨论这件事,主观对客观的影响。以前和马兆远讨论过一个现象:假的是怎么成真的?有些时候媒体纷纷热追报道某个公司或者个人发布某个领域的高科技项目的新闻,懂行的科学家常常不屑地说这些家伙在吹牛。可是过了些时候,这些吹牛的家伙拿出真的足够先进的成果出来了。这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产业领域,在影视界也特别常见。一开始某个演员演技并不怎么好,但突然因为某个机缘出名了。有人认为他是靠炒作,长久不了。但是人家后来不断地有影视作品出来,大家逐步地发现演技真的变得越来越好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好结果呢?爆红的名声会引起大量的关注,大量的关注就决定了其被买单的几率大增。资本是敏感的,会把足够的资金投放过来,足够的名声和足够的资金能吸引并供养得起足够有能力的优势人才队伍,这样,再后来,由于更多人的参与,改变了发展路径,原本不怎么靠谱儿的事,逐渐变成了靠谱儿的事。

在我们以前的唯物主义教育观念里,客观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量子力学从科学的证据上否定了这样的世界观:客观是根本无法独立于主观存在的,主观与客观是不可分割的关联体系,观察者会影响被观察者。因此,粉丝的作用、媒体传播的作用不可小视。传播也是生产力,只不过没有量化的指标去衡量它。吴博士从商业转入关注社会事业领域,创办了创新传播的CC讲坛,探索从如何从商业竞争的方式转到社会合作的方式,来推进社会发展进步。曾经做为学者的他,博士后研究的是“合作理论“,而中国当下正活跃着一批像吴坚忠和马兆远这样“文武双全”的书生。

我逮着空儿就表扬一下马兆远,随时都跟人宣传一下CC讲坛,我管我的这种行为叫“释放信号”。在人群里不断释放信号,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个优势信号,产生更大的吸引效果。我坚信这样做是有效果的。我最早认识马兆远的时候,只是觉得他是一很好玩的人。打了一段时间交道之后,感觉这是一匹潜藏的黑马,不过最近发现马力比我预想的还要大。无论是从他的书里还是从他办的事,我发现自己还是挺善于识别人才的。我跟吴博士说一直帮他在弄书的事,就当是花时间学习了,别人真要拜师学还未必有这样的机会呢。吴博士说,做事需要这样开放的心态。其实,最早喜欢CC讲坛就是因为看见吴博士萌萌地当主持人,话不多,但有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CC讲坛有一种人情味,这是我看好其发展的理由。CC讲坛在提供别人讲述自己故事的舞台,我则是在把CC讲坛当一个发展中的故事看。

今天在搜集下一期的一个目标科学家的资料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状况:他是最早回国从事这个领域的科学家,早在差不多十年前就已经创办了专门应用于市场的公司,可是看他们公司网站的新闻最后更新是2015年1月27日的。我以前曾经有过短暂的所谓搜集商业情报的职业经历。这个不更新的时间点背后有什么隐情?就像马兆远那个曾经勤奋更新的微信公众号,在去年的某一天我突然让他把能删除的文章都删除了,从那之后几乎没更新过。最近,他已经在某个别人忽视的技术领域悄悄布局了很大的版图。这个公司的网站内容停滞,背后又有什么状况呢?

后来,我又搜集了更多的新闻,发现这个领域最近是非常热门的市场炒作领域。证券公司搜罗推荐的,总共有不到十家所谓站在风口的上市公司。我看了一下资料,大多其实只是沾了一点边儿,并没有核心技术。我着重看了一下号称龙头那家企业的资料,发现了他们的首席科学家跟我要跟进的这位科学家有非常重叠的一段早期经历。我对比着查了那个首席科学家的资料,如果从正规科学院的职称来作为衡量标准,那首席科学家的显然是与我要拜访的这位科学家有差距的。呵呵,这就比较有意思了。首创者的公司为什么这些时间寂寂无声?这位科学家在潜水做什么呢?这些都勾起了我的好奇。有悬念的故事才好玩啊。

他是谁?他做什么的?

我暂时都不告诉你。

等着和我一点点去发掘吧——我也充满了期待!

【CC讲坛】马兆远:量子大唠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