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畬嫡传李宝廉谈“化劲发劲”

一、谈“化劲”

太极拳全尚外柔内坚之劲,具伸缩性,如铁似绵,时坚如钢,时柔如绵。其柔虚坚实之分,全视来势而定:彼实我虚,彼虚我实;实者忽虚,虚者忽实,变化无常。彼不知我,我能知彼,使人奠测高深,进退自然散乱,则吾发劲,无不胜者。欲操其妙,须知“化劲”之法:曰沾、曰走。走以化敌,沾以制敌,二者暗合使用,才得心应手。

1.沾劲

沾劲即“不丢”,不丢者,不离开也。与人交手时须沾住彼劲,使其不得“脱”。不但两手,全身各处均能沾住彼劲。吾之缓急但随彼之缓急而为缓急,不可自专,自然沾连不断。古人云:能沾依而后能灵活。感觉灵敏,自然能收我“顺”敌“背”之效,所谓“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也。惟必须两臂松静,不使丝毫拙力,方能巧合相随。否则一遇彼劲,便无复活之望。有力者,喜自作主张,难以处处舍己从人。初学者,切莫性急,久练自能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终能随心所欲,万无一失。

2.走劲

走劲即“不顶”,就是不抵抗之谓也。与人交手时,不论左手右手,一觉有“重意”,与彼沾处即变“虚”,松一处则偏沉,稍觉“双重”即速偏沉,盖知彼之方向,吾随其方向而去(不可过,要适度),不稍抵抗,使彼劲落空,毫不得力(又不要发现我劲已去,用臂撑开,如此则有支撑点)。初学者非遇大劲不走,心中仍有“抵抗”之意,苦持不下,力大者胜。故“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技精者,感觉灵敏,稍触即知,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之妙境。练“不顶”时,首要用腰,腰不足动胯,胯不济方可动步。

“沾劲”与“走劲”合而用之则曰“化劲”。走主退,沾主进,进退相济不离,方为入门之道。由沾而听,由听而懂,由懂而走,由走而化。盖用“走劲”,使彼重心倾斜不稳,用“沾劲”,能使彼无法由不稳复归于稳。彼重心稳定与否,皆由我主之。彼之弱点,吾皆知之。总说来,“以静待动,后发先至”,“沾”“走”之妙尽而知之。

二、谈“发劲”

1.引劲

由化劲逆来顺受,引入我设的圈套之中,然后从而制之。彼屈我伸,彼伸我屈,虚实应付,毫厘不爽,忽隐忽现,变化莫测,己之动作俱作圆形,一环之中即有无数“走”与“沾”,随机而定,纯持感觉,其要不外一个“顺”字,吾顺彼背。彼有千斤之力,亦无所用,故有“四两拨千斤”之句。能“引”则能“拿”,能“拿”而后能“发”。引发、拿发,合而为一。

2.拿劲

引后能拿,则人身无主,气难行走。拿人须拿“活节”,为腕、肘、肩等枢纽部位;拿人用“腰腿”,内在“意气”。欲要发人,必先知拿人,不能拿即不能发,故“拿”较“发”更重要,“拿”是“发”的前提。

能引能拿,遂能发;发之不准,多因引之不合。故引、拿有莫大关系。发时方向、时机合适,人若弹丸脱手,无往不利。练至人体各部处处可用,功力必能融汇贯通也。(李光藩整理)

更多内容,尽在即将出版的《廉让堂太极拳传谱精解》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

(0)

相关推荐

  • 练太极拳从没糊涂过的人永远不可能入门

    今天有位拳友问我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他问单鞭第五动劲松沉到右腿对不对,左右腿是否力量一样.这个很难描述,因为要全身的劲集中到左手上,左腿转,松沉着转,有点回的意思,也有点往前催的意思,但不能把劲支住. ...

  • 为什么很多人知道站桩好,但没有坚持下去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兴趣,没有找到享受站桩的感觉. 而没有兴趣.找不到感觉的重要原因,就是太认真.太较劲.太用力.太当成一回事来站,或者总是带着目的性来站. 只要一用劲.一使力.一认真,就会消 ...

  • 闭关思考(十五)跟自己较劲2

    闭关思考(十五)跟自己较劲2

  • 略谈太极拳中的“棚、缠、转、沉、松(李新射)

    略谈太极拳中的“棚、缠、转、沉、松(李新射)

  • 内功太极拳推手之听劲

    本期所配视频为2007年李和生恩师曾多次莅临泉州传拳授艺(连续四年每年一次),他高尚的武德,对太极拳理说的深邃领悟精湛的拳功理法在泉州受到推崇,泉州市李和生老六路研究会应运而生,为学习研究李和生内功太 ...

  • 小学教师李劲堃,最终做到了美院院长,山水画意境悠远引热议

    蓝鹰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小学教师李劲堃,最终做到了美院院长,山水画意境悠远引热议 文/华勇 作为一个山水画绘画大师,李劲堃创作的绘画作品,不仅给人意境悠远的感觉,同样也以他娴熟 ...

  • 李亦畬嫡传李宝让谈“劲”

    一."拨劲".此即对方欲施力于我,而发我也.我权其力量大小,衡其快慢,察其路线,迎而发之. 二."劲整".此与先有差异,是指发人的刹那间,更言对方发我,即对方劲 ...

  • 【武林索隐】李亦畬曾孙李光藩谈廉让堂的由来与历史-李光藩(视频)

    点击武谈主页左下方"公开课"栏目,获取此节完整版.无广告视频,还能找到更多"研武"视频公开课哦. 说起 "老三本"和李亦畬宗师,太极拳爱好者 ...

  • 清代李亦畬太极拳论

    五字诀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 ...

  • 李亦畬《撒放密诀》集解

    李亦畬<撒放密诀>集解 李新方 一.掷人于丈外的真传秘诀 [原文]擎,擎起彼劲借彼力(中有灵字).引,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松,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放,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 ...

  • 太极拳,从哪里练起?李亦畬宗师怎么说?

    前些日子,看到一份资料,讲的是古人的一些能力,其中有个叫霍布斯鲍姆的曾经在一本书里记载: 18世纪的时候,欧洲人的身高其实非常矮.有一次意大利征兵,72%的人不足1米5.但就是这样的士兵,他们能全副武 ...

  • 读李亦畬的太极拳《五字诀》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李亦畬像 作者简介:李亦畬先生名经纶,字亦畬(1832-1892),河北永年望族.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父世馨,字贻斋,咸丰元年辛亥(1851)岁贡生, ...

  • 【特约】杨宗杰:寻访“李亦畬”

    杨宗杰简介:原邯郸永年<太极>杂志总编,永年太极国术馆馆长,邯郸市体育局太极拳委员会主任. 李亦畬何许人也?恐怕其知名度远不及其贡献度.李亦畬贡献给这个世界的,是彪炳千秋的"老三 ...

  • 李亦畬秘传《弹弓谱》

    X 李亦畬秘传<弹弓谱> 入门歌 搭弹捏窝莫提弦,前拳斜拿扭张圆:双手齐开前拳展,后手提在耳前边.左眼少合右眼观,观见前拳鸟身边:恐怕前拳把来转,定要加力紧搦拳.后手一撒鸟落下,傍人夸奖自 ...

  • 最公开的就是最秘密的:李亦畬《太极拳谱跋》集解(二)

    李亦畬宗师 最公开的就是最秘密的 --李亦畬<太极拳谱跋>集解(二) 李新方 [原文]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兼积诸家讲论,并参鄙见.有者甚属寥寥,间有一二者,亦非全本.自宜珍而重之,切勿轻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