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析:肉要松,骨要撑,筋要绷
在内家拳的训练中,“松”有两重含义,一种是当动词用,一种是当名词用,前者是练功的方法,后者是练功的结果。很多关于内家拳,特别是太极拳的指导性文字,都强调“松”,但是往往没有说明,具体每句话中的“松”,指的到底是练功方法的放松,还是练功成果的“松”。这就给练习者、特别是初学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很多初学者,刚接触了一点放松肌肉的入门方法,就以为自己已经具备了“松”的修为,然而与他人切磋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扛不住对方的肌肉力量,或是自己依然要靠肌肉用力才能与之对抗,所以就得出了结论:经过实践证明,松是骗人的。
所以我们这里要把这两个“松”的内涵给大家剖析、区分一下。
作为一种练功方法的“松”。“放松”主要是指肌肉放松。这是个引子,它后面还有很多其他的要求。以笔者学习的李旭洲传宋氏形意来说,是“肉要松,骨要撑,筋要绷”。这九个字说的是一桩事,在实际操作中不可拆分。
宋氏形意“抟气式”展示的“肉松、骨撑、筋绷”状态下的间架
先说“肉要松”。普通人肌肉一松,某些关节就会松软无力,关节松软无力,身体的支撑结构即自行解体。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就会坐下或躺倒——未经训练之人能做到的最大限度的放松,也就是这个层次,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懈”。而内家拳练习者,是在身体保持特定姿势不变的前提下,再放松肌肉,这样关节松开之后,身体整个骨架的向下“瘫软”之势,会被约束引导着形成一个新的筋骨支撑结构,也就是形成内家拳学中所说的“间架”。
这个“间架结构”的特点是“节节相柱”,也就是每一节骨头互相支撑扶持,就好像古代木质建筑的梁柱一样,是由榫卯(人体关节的特定方位角度)进行的结构性联结,不用其他额外的手段加固,自能支撑八面。这就是所谓的“骨要撑”。
在间架结构形成的过程中,间架结构会感受到明显的重力牵引作用,牵扯身体向下方沉坠。内家拳正是利用间架结构状态下的重力作用,让特定的骨骼、骨节相互形成对拉互争,从而牵引两点或多点之间的关节囊、肌腱、筋膜放长、抻拉,得到刺激锻炼。如尾闾下沉,与头顶对争,拉伸脊椎;两手下沉,与肩对争,拉伸手臂的经筋;足胫下沉,与裆胯对争,拉伸腿部的经筋等等。这就形成了“筋要绷”的状态。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筋要绷的“绷”,是一种张力状态,也是一种弹性状态,这恰恰是“松”的功效和结果,也是未经训练的普通人所做不到的状态。
筋骨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六面支撑的间架结构
归纳一下,放松肌肉,然后引起相应的筋骨变化,这才是完整的内家拳“松”的概念。普通人坐在沙发上,躺在软床上的那种“放松”,什么效果也起不到,是没有意义的。
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放松训练,人体会出现一系列变化。这主要是因为肌肉放松之后,经络会逐渐通畅。不了解或者不接受经络理论的人,可以理解为肌肉深处的毛细血管打开,微循环改善。经络通了,五脏制造出来的气血(营养)就可以灌溉到身体内部的各个角落,外润筋骨,内养脏腑,从根本上改善人的体质。
体质得到改善的表现主要有:
首先是骨密度会增大。骨骼会变得更加坚硬,骨节的重量也会增加。这个功效一般是先从四肢体现,练习者会明显感到手和小臂、脚和胫骨变重、发沉。功力深厚者,甚至可以达到“如绵裹铁”的程度。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松沉”。
其次是关节囊和关节韧带在骨节对争过程中被拉长,关节的活动量自然会增大,身体运动表现得更加灵动迅捷。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松活”。
最后是周身的经筋、筋膜舒张延展,躯干、肢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幅度更大,身体表现得非常柔软,曲折拧转而不显僵滞,如风中柳丝,藤上悬蛇,我们可以称之为“松柔”。也有前辈认为用“柔”字,会让世人误解内家拳绵软可欺,建议改为“松韧”,意如弓弦皮铠,此说也可参考。
松沉、松活、松柔(韧),表现在拳术中,就是打击力、灵活性、柔韧性、抗击打能力等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这才是内家拳作为一门拳术、一项运动、一个训练体系呈现出来的结果。自身获得了这些效果,才能说真正掌握了内家拳的“松”。
当然,要获得真正的“松”,必须坚持长期修炼,彻底完成人体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