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而不宣的“布匹战争”

19世纪末,中国的棉织品进口总量已达1656万匹,长期以来,它都是仅次于鸦片的主要进口商品。早些年,洋布相对于土布而言,无论价格还是品质,都没有太明显的市场优势。甚至当时还有英国人倾慕中国棉布,建议“支持英国女士仿制苏州女士们的旗袍和裤子”。不过,随着新式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欧美各国的棉布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这时,中国土布在国内的市场竞争中就逐渐显示出劣势了。洋布价廉物美,并且“细密光泽,外观美丽”,深得消费者喜爱。开埠之后,洋布以数倍于前的速度涌入中国,导致价格大跌,19世纪60年代洋布价格就下降到仅为土布价格的一半。 中国也逐渐由过去的棉布输出国沦为输入国。不少地方出现了“纱业停顿”“无布可织”的现象。

到1901年,中国的地界上,已是随处可见卖洋布的店铺,尤其是庚子年后的北京,更是增开了许多洋布店铺,成为北方地区的洋布集散地。 与此同时,生产洋布的工厂也在全国各地兴办,北至奉天、长春,南到广州、闽侯,东至上海,西到重庆,可谓遍地开花,掀起了一股设厂热潮。自此,民间俗称的“洋布”,不再只是指由外洋输入的外国棉织品,而成为以新式机器纺织的机织布的通称。

虽说洋布在中国的棉布市场上获得完胜,但一个事实却被他忽略了,那便是:无论土布洋布,其实在晚清民国以来是各有市场的,土布虽日趋衰落,却并没有彻底被洋布所取代。中国大陆有历史学者详细考证过,这洋布和土布的购买者,实在是城乡有别、阶级有别。事实上,晚清时期喜欢买洋布的人,大多数是城市居民和新崛起的中产阶级,而土布的买家,基本上是需要下地干活的农民阶层

土布一般是采用自古流传下来的手工操作的木质纺车制作,织布前的纺线、打线、浆线、做综、闯杼等工序非常复杂,手工操作不易,使得织布的过程十分缓慢。用这种织布法纺织出来的布匹虽然质感、色泽都不如洋布那样亮丽,但在粗糙之中却带着一种洋布不具备的优点——结实。若单论外观,布质柔软、色泽鲜艳的洋布的确占有很大优势。不过就布料的结实程度来说,洋布实在是不如农民们手工生产的土布。一个19世纪末在华的西方人就曾对洋布与土布做了如下的一番比较:“我曾经听到许多省份的中国人异口同声地说:虽然按平方码的价格计算起来,洋布价格可能低些,但从长期看来,洋布在耐用和价廉两方面都不敌土布。

在城市里,尤其是那些通都大邑,人们经常到铺店购买洋布,然后送去裁缝铺做衣服,但乡下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用洋布做日常衣服,因为洋布不耐穿,容易被磨破,不适合繁重的体力劳动。 如此,商家把土布、洋布分而售之,就逐渐形成了土布和洋布的两种消费市场。乡村务农之人和城市里的下层体力劳动者,喜欢穿土布衣甚于洋布衣,对他们而言,结实耐用远比细腻美观更为重要。手工织就的土布,供给了下层体力劳动者;机械工厂量产的洋布,正适合城市中产阶层受用。洋布与土布之别,与其说是衣服使用布料的区别,不如说更像是一种阶级区隔的象征。

对洋布的席卷中华,要是仅把它理解为人民着装习惯的改变,那就太过简单了。实际上,对洋布的接纳就是一种流行文化观念上的改变;另外,洋布的生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条连接着上下游产业的财富链条,最上端是工厂里的机械化生产方式,下端则连接着城市里流行的西式消费文化。这种“全盘西化”的商业文化入侵势头,无远弗届,润物细无声,可是比列强的坚船利炮要厉害得多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服饰材料,主要是绫、罗、绸、缎、绢、丝、纱等。轻薄的丝织物一般用作夏衣材料,或者棉衣面料。布料之上,用花缎织团龙、团蟒、大小团花、孔雀等纹路,衣服颜色多为浅灰、青色、深绛、玫瑰紫,感觉上比较老成持重,样式几乎是多年不变。这类精致衣料的穿着者,乃是传统社会的中上阶层,那种沉稳庄重的风格,也倒是蛮符合传统儒家社会的温良恭俭标准。生活拮据的平民阶层,则经常穿着袖口宽大、又肥又短的蓝黑土布衣服,毫无个性可言。

在传统的中国,“礼制”的束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披在身上御寒的服装也必须体现出一套根植千年的“礼”的道德说教。从高高在上的慈禧太后,到低贱的一介草民,谁也不能违反这套以“礼”为根基的服饰规则。自周代以来,中华服饰的色彩就被赋予了象征高贵与卑微的等级因素,而衣服的纹饰则有更为严格的限定,称为“十二章”纹饰。传统的十二种纹样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它们是中国古代象征权力的图腾。天子的服装可用十二章纹,诸侯只能使用龙以下八种纹样,大夫用藻、火、粉米纹样,士用藻、火纹样,平民的服饰上不准有纹饰,称为“白丁”。人们僭越这种等级制的代价,便是受到刑律的制裁。

然而,1900年北京城破之时,冥冥中预示的不仅是政治更迭的前奏,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文化变革的到来。机器厂房里批量生产的布匹在城市里原本就不仇洋的“中层阶级”当中,得以极为广泛地流传。当时外国的商人记述道:“穿外国棉布的人是官吏、商人以及有闲阶级,只有他们在选择服装时能够考虑到外表观瞻。”城里的职员、读书人、中下阶层的人,还有少数富农,则纷纷购买廉价的英国洋布。 传统服饰等级森严的礼制,因洋布裹挟而来的商业激流的冲击而溃散。只要经济上允许,一个人购买什么色彩、样式的衣服布料在当时已成为一种自由的选择。“自由”二字,或许才是当年洋布吸引中国顾客的根本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