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九字诀”抓好产业扶贫项目运营管理
产业扶贫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既可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又能全面提升脱贫群众的脱贫质量和稳定性。2015年以来,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着力提升产业扶贫项目运营管理水平,结合当地实际,创新产业扶贫项目管路“九字诀”,确保项目长期长效。
项目谋划体现一个“早”字。东阿县充分结合各镇街产业基础和实际情况,提早谋划产业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培植地方明星产业,树立品牌效应,力争项目早谋划、早立项、早建设、早见效。牛角店镇黄起元村草莓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从育苗、栽种到采摘、销售,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草莓时令性强,每年9月份种植,12月份上市,为确保产业扶贫项目尽早发挥效益,牛角店镇早布局、早规划、早行动,从方案制定到项目申报,从项目立项到项目招标,从项目建设到竣工验收,从资产确权到收益收取,先人一步,争分夺秒,加快进度,紧赶工期,已于今年8月底建设完成并交付使用,没耽误草莓种植和收益收取,确保了项目收益发放及时到位,帮助贫困群众稳定了收入水平。
资金分配明确一个“快”字。如果将产业扶贫项目比作脱贫攻坚的骨架,那资金保障便是血液。各级财政扶贫资金下达后,东阿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各镇街产业需求,第一时间研究制定资金分配计划,东阿县财政部门优先保证各级扶贫资金的拨付使用,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工作的“源头活水”。
方案审定强调一个“准”字。各镇街精准选定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内容,严格按程序提报项目实施方案。县级严把评审关,聘请聊城大学、聊城市农科院、聊城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学术专家,在项目规划、建设标准、工程概算、方案编制等方面开展专业性论证评审。同时,组织财政、发改、环保、国土、审计、农业农村等部门,对项目的政策合规性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论证把关,务求扶贫项目选定精准。
项目推进做到一个“细”字。项目方案通过县级批复后,县级成立扶贫项目督导专班,镇级成立扶贫项目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任务,细化分工,责任具体到人、时间明确到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为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东阿县严格落实项目挂包制度,192名镇街科级干部挂包285个产业扶贫项目,建立项目管理挂包台账,落实项目监管责任。
项目验收把好一个“严”字。东阿县按照山东省、聊城市扶贫项目管理要求,严格遵循验收程序,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扶贫项目的验收工作。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首先开展自查自验和质量检测,东阿县扶贫办联合专业机构,严格按照项目批复方案实地查看项目实施情况,现场反馈发现问题,待整改完成达标后,县级据实出具扶贫项目验收报告。
资产确权聚焦一个“实”字。东阿县严格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经营高效、精准帮扶、监督到位”的原则,将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所有权确权到本村村集体。县乡两级统筹实施形成的扶贫资产,按相对集中原则和贫困程度按比例确权到相关村集体,并全部纳入农村“三资”管理平台,明确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扶贫资产所有权,实现了产业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科学化、持续化。
收益分配立足一个“精”字。项目收益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稳固脱贫成效的压舱石,东阿县严格按照“谁分配、谁使用、谁公开”的原则,收益分配方案制定后及时在村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坚持“村提方案、镇级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按照贫困群众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分配,做到精准到户,精确到人。同时,针对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通过设立扶贫专岗、公益岗位的方式,帮助他们拓宽脱贫致富渠道,提升内生动力,实现自主脱贫、主动脱贫。
项目管理突出一个“明”字。为加强产业扶贫项目管护责任,东阿县按照“一牌一册两标识”的标准,在县里所有扶贫产业项目现场统一制作项目简介牌、简介手册并悬挂两个标识牌。项目简介牌简要介绍项目建设运营情况、带贫情况等,主动公开产业扶贫项目信息。项目简介手册内容包括资金投入情况、建设情况、运营状况以及帮扶贫困户情况,手册发放到所有项目涉及村两委、扶贫专干、贫困户手中,确保人手一份。两个标识牌是项目资产标识牌和生产周期标识牌。通过规范项目现场管理,保障产业扶贫项目运营、收益稳定。
项目监管体现一个“勤”字。东阿县成立县级扶贫项目督导小组,每季度对产业项目现场运营情况开展一次实地核查,建立县级扶贫资产核查台账。10个镇街分别成立镇级扶贫资产管理领导小组,项目实行专人管理,每月填报镇级扶贫项目核查台账。东阿县扶贫办定期联合财政、审计、扶贫等部门对项目建设、运营情况和扶贫资金使用进行专项督查,全面监管扶贫项目建设、运营各环节。
东阿县始终坚持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稳步推进。2016年以来,东阿县运用“九字诀”工作法,累计投入各级专项扶贫资金1.65亿元,发展蔬菜大棚、养殖、厂房租赁、光伏发电等产业扶贫项目285个,累计实现项目收益3360余万元,带动全县5449户9789名贫困群众走上稳定脱贫奔小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