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箸”道“筷”

闲来无事翻字典,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竟找不到进餐时用的“筷”字,再查清代以前的的字典、词典,“筷”字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一个常用字竟在字典中不见踪影,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古人对用来挟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两根小棍,不叫筷子,称梜、箸、筯或柱。如《礼记·典礼上》:“羹之有菜者用梜。”《荀子·解蔽》:“从山下望木者,十仞木若箸。”《世说新语·忿狷》:“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南朝梁庾肩吾《长安有狭斜行》:“三子俱来宴,玉柱击清瓯。”因两根筷子一般长,古人还戏称为“齐肩大士”。宋代陶谷《清异录》云:“张君亦有艺也,彼日夕差使齐肩大士,功力如神。”意思是说张君很会用筷子,远近盘中之菜,皆能搛到口中。

那么,后来人们为何又将用来挟食物的两根小棍称作“筷子”呢?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呼箸为快》中是这样说的:“俗呼箸为快子。陆容《菽园杂记》谓起于吴中。凡舟行讳住讳翻,故呼箸为快子。”箸、筯、柱,皆谐音“住”。住,停止也。吴中河道纵横,水上运输发达。船民皆以船为家,视“住”为不吉利之语,于是反其意改“住”为一帆风顺的“快”,因筷子多为竹制,慢慢演变成加竹头的“筷”。

开始将“箸”称“筷”不过只在水上人家流传,书面语中不见“筷”字。“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文人的著述中还是将筷子称作“箸”,如郁达夫《北国的微音》:“举起箸来取菜,提起杯来喝酒。”然而,活在群众口头的语言,特别是生活化的语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向文言文宣战,“筷”字迅速扩大运用范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用字,今天已经彻底代替了“箸”字。

由“箸”到“筷”,这是语言的变异现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它是在一种社会心理的推动下完成的,这种心理便是趋吉避凶。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03年第9期《辨字析词》栏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