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昆明气息 | 海源寺乡街子
海源寺绿树红花掩映,香客陆陆续续祈福。寺内寺外是迥然不同的世界,出寺,世俗气甚重,人声鼎沸;入寺,顿然静寂,香火轻飘,拂在寺庙飞檐,已而早隐尽于山后竹林。眼前一亮便是寺内栽植诸多多肉植物,大小各异,鲜美可爱,寺内多出几分灵趣,庄严肃穆略减三分,可敬,亦可近。熏风一霎,飞檐吊垂的惊鸟铃晃,悦耳清脆,脊兽闻之,欲跃奔在琉璃色屋瓦之上。
位于玉案山下黑林铺的海源寺已和旁处的聚仙山龙王庙道观联成一片。才遇老女道士手抓长把竹扫帚从南朝北渐次而过;更南,老和尚在跪地磕头,磕毕即起,燃香供佛,香炉内早积厚厚香灰,始为香客解疑释惑,我佛慈悲。佛道一统,因某种情结而或许愿、或寄托、或参悟,文化自信更在于其包容性。
山后,茂林修竹;山前,溪水潺潺。《菜根谭》中有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万事一切诸法全都是空象,都会飘然而过毫不留痕迹。应抱随遇而安的态度,尽人事,事过,心象要立刻恢复到原来的虚空平静,才能保持自己的本然真性于不失。这正与佛家语“象由心生,象随心灭”不谋而合。
今周四,恰赶海源寺乡街子。海源寺乡街子从最初在海源寺周边摆卖,到如今已延伸到街对面的城中村巷道,甚至是周边菜市场都已被纳入海源寺乡街子这个“大家庭"中。赶集的人群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到海源寺。很多老昆明人背着背篓、提着口袋专程来赶乡街。
街道熙熙攘攘,人流如织。以前乡街卖的是草纸、香油、臭豆腐和腌萝卜,如今的乡街花样繁多,衣饰品、锅碗瓢盆、山货土产、菜蔬日杂、花鸟鱼虫、民间工艺品。这儿的物件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诸如水烟筒、烟丝、布鞋、旧书籍、文玩古董……老物件的摊子应有尽有。卖草药、拔牙的赤脚医生,路边支摊的“露天”理发亦可遇到。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对老昆明人来说,乡街子已经超越了原本“物品交换”的功能,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赶乡街除了购物,更是一种消遣方式,也是一种情感追忆。逛累了,天儿热,大可找家小铺,凉米线、豌豆凉粉、炸洋芋、烧豆腐换着吃,消暑纳凉。间或瞥遇赶集之人,远处小石桥横卧水潭,似有古代清明上河图的即视感。潭水碧绿,又有“许仙十八去烧香,西湖遇见白娘娘,两人断桥来相会”之相。
倘使到龙王庙走走,那儿的众生相更有时代代入感,有着上世纪的气息,又有新时代的血液,昆明花灯剧唱念的古戏台前坐定听客,老者居多,锣鼓喧天,丝竹盈耳。天气算得热,树荫下曲调悠长,扶额赏听。古戏台上还在演绎着过去,若从台下一出,现代世界已当立眼前。
乡街子人潮人海,摊铺四处遍落,连本就狭窄的巷弄更是拥挤不堪,有些商贩无处可摆,只得把小摊摆在人家门口,出入不便。集市繁闹背后渐免不了问题凸显:一边是居民投诉赶街日寸步难行,一边是难以割舍的情怀。
东边的“小板桥”、西边的“海源寺”、“马街”,南边的“关街”,北边的“龙头街”。这些温暖、热闹,充满生活烟火味的乡街子满满都是老昆明的气息。这些很有年头,自发形成的传统,老昆明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乡街却几乎未能摆脱被关停的命运。时代在发展,我不知它们最终将何去何从……
二零一九年五月十二日 作于昆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