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离不开对原来教育模式的继承

张利全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新教育(课改)并不是推倒重建的教育 “ 革命”。新教育的建设需要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心胸与气魄,以建成更合理的教育体系。所以我们应该大胆地继承传统的,或是外来的,只要对建成新的教育体系有益,一切都可以用,新课改离不开对原来教育模式的继承:

1、新课改,考试还是必要的:

有人认为新课改就是不要对学生进行测试,认为那样就又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儿,就是重新祭起“ 考试 ” 这个法宝,搞 “ 题海 ” 战术,培养 “ 考试机器 ”。事实上,新课改虽然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终身学习力、创新能力为宗旨,但离开测试这一有效方式,如何准确了解学情,如何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如何科学地进行教学改进或教学部署?再者,新课改决不是不要基础。新课改教材编定的三原则之一就是“ 基础性 ”。没有基础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所谓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便都成了空谈。对基础知识都不了解的学生讨论艰深的问题岂非痴人说梦?

新课改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要不要考试,而在于考评视角与方法的多层次、多样化,只要教师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而去从各个方面衡量,使大多数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互相取长补短,爱学习,有成就感,那就是成功的课改。比如,考试之外,你还可以设置课堂讨论、课堂抢答、课堂答问得分,有效刺激学生的课堂表现欲,只要他提出自己的疑问(尽管可能幼稚),或有价值的问题,就可以给予分数的奖励,如果有同学说出了有见地的答案,独特的见解等,那就更应该多加鼓励。这样我们的学生就能在各方面协调发展。可见,考试还是必要的,只不过渠道更丰富了。

2、新课改,教师依然是核心:

有人认为新课改就是教师 “ 退位 ” ,学生 “ 登基 ”。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因为新课改就是要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于说教师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责任,变成课堂上无所事事的人,教师依然是核心,而且是真正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学生也将一事无成。但这个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参让学生坐授笔录的人,而是一个导游。他将学生---- 他的游客 ----引入胜境,自由观赏,但当游客们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令人如沐春风。讲解一篇文章象引导游人做一次畅快的旅游,使游人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境界得到升华。另外,教师的讲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学生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 点 ” ,即收到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的奇效,这样的讲就是 “ 点拨 ”,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本,备学生,备语言。因此,我们该坚持的教学方法还是要坚持使用,且一定要用得精、用得妙。当然,方法要多元而不能单一。

3、新课改,仍然有接受式学习:

新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精神 ----有效的,高品质的自主学习。不管你是接受学习还是探究学习,也不管是个体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要体现一个这样的精神。所以接受学习也完全可以是自主学习,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高度的情感投入,有明确的目标追求,不断的反思和检视自我,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积极地寻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这些内存动力的支持去达成目标的实现。

4、新课改,依然要用到粉笔+ 黑板:

提倡运用多媒体教学,但并不意味着要用多媒体代替所有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多媒体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有其他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有它的弱势。多媒体它完全依赖于前期的教学准备,灵活性比较差,无法随堂记录师生互动交流建构的知识结构。而粉笔+黑板在这方面则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应辩证看待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教学的关系,我们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从而引导教学走向探究。

在新课程和教材改革中,多媒体教学可以说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亮点。为此很多人认为粉笔+黑板的时代已经结束,教学不再需要板书,乃至整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其实,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国家里,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学校还为数较少,大部分学校多媒体设备很少或没有多媒体,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山区,鼠标、键盘是什么都没有见过,又何况说什么多媒体呢。因此,粉笔和黑板还是多数学校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教学工具,板书依然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回忆和识记知识重点的主要手段,粉笔+黑板的时代还远未结束。

继承与创新就是批判地吸取,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新课改不能凿空而道。新课改是要将教育改得更加符合教育规律,而坚决摈弃那些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合时代要求的东西,而不是对原来的教学模式一律反其道而行之。所以,我还是要大声说:新课改必须学会处理好对原来的模式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