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方:鸭掌散

一到冬季,冷空气会加剧部分朋友的哮喘痰嗽。

哮喘之哮,是呼吸声响如吹笛或拉锯。喘是上气不接下气,像刚跑了几百米。痰嗽,为哮喘时同步跟进的症状,一般指寒痰水饮停于肺胃,表现为咳嗽多痰,色白,或如泡沫。

明代医家张时彻所著《摄生众妙方》:

鸭掌散

以麻黄4.5克 甘草6克(炙)银杏4~5个

治哮喘痰嗽。

本方命名为鸭掌散,初看不明其意,但若仔细观银杏之叶,有鸭脚之形。南宋大诗人陆游曾作有“不饤(见)栗与梨,犹能烹鸭脚”之诗,这个令诗人欢喜的鸭脚正是指银杏。银杏果与银杏叶在当时均有鸭脚之称。

银杏入药部位有银杏叶和银杏果,两者性味均甘苦涩平,都有敛肺定喘的功效。区别在于

银杏叶入心肺经,兼活血化瘀,止痛。

银杏果入肺肾经,还有缩小便治尿频之功。

而痰嗽分外感和脏腑功能失调、内邪扰肺引内伤,若是内伤引起,则不仅体内有痰,还有血瘀。

故本方采用银杏叶这个鸭脚本脚更为通治。

麻黄是草本,整株由众多细长中空的茎组成地上部分,呈现一种宣散通阳之象,加之麻黄多生长在西北寒凉干燥之地,气候偏凉,所以麻黄味苦,以应其燥,性温,以耐其寒。能散风散寒,发汗解表,是宣通阳气的代表性药材。阳气一通,表寒一解,恶寒自除。

同时,若气机阻滞,上焦堵塞,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输于膀胱,便会形成水饮或水肿。而麻黄因活跃于肺、膀胱经。不仅可宣肺平喘,还可通利水道,消除因肺部水饮凝滞成痰引发的喘嗽。

甘草虽常用于调和药性,但上阵杀敌亦是良将。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胀满等等,无不可用。

三味合方,正是消寒痰水饮停于肺胃引发的哮喘痰嗽良方。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临卧时温服。

(0)

相关推荐

  • 白果——药食两用佳品,但要注意安全食用,避免中毒

    原创2021-09-18 23:37·凡云范先生 北京,天气逐渐转凉,今天在公园散步的时候,看到银杏树下有大爷大妈拎着口袋在捡银杏果--白果,我凑过去一看树底下还挺多的,说拿回家炒着吃,味道不错,还对 ...

  • 一个良方,既散湿热,又除气滞

    正开会呢,正打游戏到激烈呢!肚子却不争气,疼痛难忍,迫不及待想跑厕所.刚从厕所回来一会儿,又肚中山响. 这不就是民间俗称的拉肚子吗?拉肚子前,会有腹部疼痛,迫不及待想解手的感觉,医书称之为里急.拉肚中 ...

  • 鸭掌散治哮喘痰嗽

    压掌散,中成药名.配方由麻黄.甘草.银杏等组成. [来源]<摄生众妙方>卷六. [组成]麻黄4.5克 甘草6克(炙) 银杏4-5个 [用法]上药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临卧时温服. ...

  • 一个流传千古的良方:黄金散,只要学会用,可治10种病!

    古代人们注重内科,轻视外科,但明朝有一位叫陈实功的医生,却以其高明的医术,让人们对外科不敢小觑.由他所著<外科正宗>,记录了很多实用方剂,让后世无数人受益,如意黄金散就是其中一味. 如意黄 ...

  • 一个流传千古的良方:黄金散

    一个流传千古的良方:黄金散,只要学会用,可治10种病! 古代人们注重内科,轻视外科,但明朝有一位叫陈实功的医生,却以其高明的医术,让人们对外科不敢小觑.由他所著<外科正宗>,记录了很多实用 ...

  • 民间良方-山奈川芎散(调理骨质增生)

    配方: 川芎 1斤(500克),山奈 2两(100克),陈醋(或白醋.醋精均可)1瓶(500克). 用法: 将川芎.山奈两味药混合一起打成粉末备用. 每次取一小抓药粉(约50克药粉,用量视敷处面积大小 ...

  • 一个良方,千金难求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刘昌伟说,有一种可怕的东西,它可能出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 它的存在,是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它会越长越大,导致我们偏瘫甚至失去生命,它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 ...

  • 一个古方:点头散

    ‍ ‍*深受偏头痛困扰30年了,严重时一个月发作三四次,每次持续一周,痛到呕吐想死,太折磨人了. *左侧偏头痛将近十天了,疼的时候左侧针扎一样,有时还会呕吐,每次发作都会疼哭,去了几次医院换了不同的药 ...

  • 一个良方,2味药!补中益气,提升阳气,对夜尿多有奇效!

    对于阳气不足的人来说,到了夜间,由于阴盛阳衰,阳气更加虚弱,故而夜尿多. 白芷,糯米,木馒头的搭配,补中益气,提升阳气,对夜尿多有效. 白芷辛温,归肺脾胃经.最大的特色是因芳香燥烈,疏风散寒,而能上行 ...

  • 民间良方-煅炉甘石散(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好)

    [方料] 煅炉甘石2克,人中白(煅)1克,青黛2克,冰片0.3克,枯矾0.5克. [加减] 无 [制法] 把上面药材一起研碾成细粉末,装瓶密封避潮收存备用. [用法] 用时,用棉签沾将药末搽于患处,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