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十大名医:李孔定自创41首屡试屡验方(下)

二十一、导滞汤(气滞性便秘方)
组成:
柴胡15g,白芍30g,枳实15g,白术30g,神曲30g,知母30g,生女贞子30g,石斛30g,丹参30g,甘草10g。
主治
大便干结数日不解,脉弦,苔白(或黄)、中厚少津者。
方义:  
此病由肝胃阴虚,脾为湿困,以致清气不升,浊阴不降,糟粕停聚而成。
故用白芍、女贞子补肝之阴,柴胡疏肝之滞;知母、石斛补胃之阴,枳实导浊下行;白术、神曲燥脾之湿,助脾之运;甘草随辛甘化阳,以助脾气,随苦甘化阴,以益肝胃,一物二用,所谓调和者也。清升浊降,排便即可如常。糟粕久停,每致血瘀,故用丹参活血,促受累脏腑复其本能。
禁忌
忌辛辣食物,久坐。
方歌
导滞汤中柴芍枳,术神草斛女丹知。此人便秘当何责?肝胃阴虚脾湿持。
二十二、补阳助运汤(寒性便秘方)
组成
枳实30g,白术60g,仙茅15g,鸡内金12g,赤芍30g。
主治: 
大便数日不解,解出粪便不燥,脉弱,苔白润者。
方义: 
脾肾阳虚,中焦失运,糟粕停而虚秘。方中白术、仙茅兴脾肾之阳,促中焦正常运化;枳实醒肠道之迟滞;鸡内金具消积之长,既可助中焦之运化,又可助积滞之通行,吴鞠通先生谓“鸡不溺而善便”,盖取此义;赤芍活血,助枳实振奋肠道,促糟粕正常下行。古方半硫丸治虚寒性便秘,可与本方互参。
加减: 
如见舌淡、苔厚津少、口干者,为兼肺胃阴虚之证,于方中加知母、天花粉禁忌辛辣、肥甘食物应予节制。
方歌
助运汤中术与茅,鸡金赤芍枳同熬。阳虚便秘求脾肾,大气流通阻滞消。
二十三、抗痨丸(各部结核病方)
组成 
沙参100g,黄精150g,制首乌150g,山药150g,葎草100g,土茯苓150g,干泽漆100g,夏枯草100g,鱼腥草150g,山楂100g,枳壳60g,神曲100g,甘草30g。共为细末,蜂蜜为丸,每服10g(成人量),每日3次,饭后半小时服。
主治
肺、肠、淋巴、骨、皮肤诸种结核病出现气阴两虚而兼内热之证者。
方义
痨毒耗人气阴,每见倦怠无力,口舌干燥,潮热盗汗,食欲不振,健忘遗精诸症。故制方以沙参、黄精、首乌、山药、甘草、蜂蜜养阴益气,治其既耗;土茯苓、泽漆、四草清热解毒抗痨,制其病因;“纳谷者昌”,故以枳壳、神曲、山楂和中助运,调气活血,以资生化之源,并使方中之补药不滞,寒药不伤,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加减
气虚舌淡而润者,加黄芪、白术;阴虚舌红而燥者,加天冬、知母;咳嗽加百部、浙贝母;潮热加青蒿、知母;汗多加山茱萸、牡蛎;骨结核加蜈蚣、黄柏;肠结核大便燥结加女贞子、枳实。
附注
先减小剂量作煎剂服,待病情稳定后始作丸服。服药3月复查,未愈再服。必须慎饮食,适劳逸,宁情志,注意调养。
方歌
抗痨丸内用沙参,精首怀山土茯苓。泽夏鱼腥神葎草,枳甘楂蜜作丸吞。
二十四、化积通关丸(前列腺增生方)

组成:
小茴香50g,知母100g,黄柏100g,海藻100g,莪术100g,赤芍100g,崩大碗100g,山楂100g,黄精100g,黄芪150g,枸杞子100g。共为散,蜜丸,每服10g,每日3次。
主治
前列腺增生,如兼患2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亦宜。
方义: 
本病由老年肾气虚衰,气血运行不畅,浊瘀积聚下焦而成治当补肾益气,活血散积,行气导滞。
方中以枸杞、黄精、黄芪、蜂蜜补肾益气,使虚者得补;莪术、赤芍、大碗、山楂、海藻活血软坚,使积者得散;以小茴易肉桂组成“通关丸”,以化膀胱之气,使小便得以顺利排出。积聚之疾,难奏速效,需服至半年左右始克有济,故为丸缓图之。
加减: 
大便经常结燥者,加女贞子、草决明;大便常溏者,加山药、菟丝子;小便通行严重受阻者,用莪术、赤芍、半枝莲各50g煎汤,倾入干净盆中先熏会阴部,后坐浴盆中,汤冷即为一次,每日1~2次。再无效者,改手术治疗。
禁忌:
严格忌酒,勿吸烟,慎房事。方歌化积通关茴柏知,藻莪碗芍楂精芪。再加枸蜜为丸服,前列增生此法宜。
二十五、二天汤(糖尿病方)
组成:
人参10g,山药30g,枸杞子30g,制首乌30g,苍术30g,葛根30g,地骨皮50g,荔枝核30g,丹参30g,牡蛎30g。
主治
2型糖尿病三消之症不显或无者。
方义:
本病由脾肾气虚而致,治疗当以补先天之肾和后天之脾为主,故方名“二天汤”。《灵枢·五变》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瘅,病也,《诗经·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便是。消瘅即机体功能或形质减退之病,以之名2型糖尿病颇为切合。不渴或不甚渴概以“消渴”名之,似嫌名实相违。脾肾柔弱(虚)可致心、肝、肺柔弱(虚),弱及心则血瘀,弱及肝则气滞,弱及肺则生湿热或寒湿。
2型糖尿病之所以并发症多,即由于脾肾之虚导致三脏虚而失于运化,于是有血瘀、气滞、湿郁诸实证出现。其本则虚,其标则实。故治疗当以补脾益肾为主,活血、行气、利(燥)湿为辅。培本则诸脏给养有源,祛邪则诸脏复原有自。
方中以人参大补脾气,山药助之;枸杞大补肾气,首乌助之。此二组药为方中之君。虚病易寒易热,故主方遣药不宜贸入极端。苍术燥湿助运,葛根生津升阳,相反相成,以调适脾之阴阳,而致和平;地骨皮滋肾清热,荔枝核温肾行气,相反相成,调适肾之阴阳以制偏频。前组以助人参、山药之健脾益气,后组以助枸杞、首鸟之补肾固精,寓扶正于祛邪之中。
此二组药为方中之臣。丹参活血导滞,牡蛎养阴摄精,一散一收,补而不滞,用以濡养形体,活跃机能,旁助参杞补脾益肾。
此组药为方中之佐使。方中药物十味,虽其功效各异,而其眷顾先后二天之德则又“殊途同归”也。
加减 
口渴者,去苍术,加知母、生地;易饥者,加黄芪、龙骨;大便溏者,加五味子、泽泻;大便燥结者,去苍术、牡蛎,加牛蒡子、女贞子;手足麻木者,加鸡血藤、红花;身痒者,加紫草、僵蚕;目瞀者,加女贞子、楮实子;脚挛急者,加白芍、木瓜。
注意事项:忌食肥甘,减食,勿饮酒,做适宜之体育锻炼
方歌
二天汤内首人参,山杞乌苍与葛根。地骨丹参和荔牡,二型糖尿服之灵。
二十六、祛风化浊汤(痛风方)
组成: 
苍术30g,黄柏30g,车前仁50g,萆薢30g,土茯苓30g,秦皮30g,威灵仙30g,豨莶草30g,马蹄金30g,红花15g,蜂蜜200g(分次对服)。
主治:
痛风急发,出现局部红肿剧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或脉滑者。
方义: 
本病好发于中年偏胖之男子。其来也速为风,其势也剧为热;肿痛限于局部为湿浊瘀滞。故本病之形成为风热浊瘀侵于患部而致,治当祛风清热、化浊祛瘀。
方中以威灵仙、豨莶草祛风止痛,黄柏、秦皮清热解毒,苍术、车前仁、土茯苓、萆薢化浊除湿,马蹄金、红花活血祛瘀,蜂蜜扶正解毒、缓急止痛。现代研究认为,本病为嘌呤代谢异常,血中尿酸增高所致,而现代药理实验证实车前仁(草)、萆薢、土茯苓、豨莶草均有增强尿酸排泄作用;蜂蜜为碱性,可中和尿酸,且可减轻威灵仙、豨莶草对胃肠之刺激。酌古证今,处方无不合拍。
加减: 
口渴心烦,舌红苔薄者,去苍术,加知母、百合;剧痛难忍者,重加鸡屎藤。
注意事项:
勿饮酒、咖啡、浓茶,勿食高嘌呤食物。宜节制食量,多活动,减轻体重。
方歌
祛风化浊首威灵,苍术豨前萆柏秦。土马红花蜂蜜入,痛风急发有奇能。
二十七、调压汤(高血压病方)
组成
钩藤30g,桑寄生50g,石决明30g,香附15g,川芎30g山楂30g,枸杞子30g,黄精30g,黄芩30g,夏枯草30g,草决明30g,玉米须30g。
主治: 
高血压之见头晕头痛,睡眠欠佳,脉弦,苔薄白少津,舌暗红者。
方义
上述病症系由肝气不舒,经络拘急,风阳上扰而成。治当镇肝息风,活血调气,滋肾柔肝。
方以钩藤、桑寄生、石决明镇肝阳之上僭;黄芩、夏枯草、玉米须、草决明泻肝气之有余;香附、川芎、山楂活血调气,缓经脉之拘急;枸杞、黄精滋水涵木,补母气以益子。
加减:
舌苔厚腻者,去枸杞,加苍术;心悸气短者,去黄芩、夏枯草,加连翘、党参、刺五加;阳虚身寒脉沉弱者,加附片;阴虚身热脉弦动者,加知母。
禁忌: 
吸烟、饮酒、动怒、过劳。
方歌
调压汤中寄石钩,芩枯草决附芎俦。玉精楂杞为煎剂,乙癸同源镇泻柔。
二十八、舒颈汤(颈椎骨质增生方)

组成:
当归30g,川芎30g,赤芍50g,熟地黄30g,葛根30~50g,狗脊30g,山楂30g,知母30g,牡蛎30g,枳壳15g,甘草10g。
主治: 
颈椎病出现颈部强痛,头晕,上肢麻木疼痛或咽部有滞塞感者。
方义: 
本病因肝肾虚衰,筋骨失养,引起局部反应性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成。治当以补益肝肾,舒通经脉为法。
方中以归芎赤芍调补肝之虚滞;地狗知牡调补肾之阴阳;葛根舒经活络,合芎赤楂枳促气血流行,濡润失养之筋骨;楂枳甘草调和气血,健运中州,俾纳谷者昌,诸脏受益,为起衰振惫之资。
加减:
颈肩痛显,加羌活、骨碎补、蜂房;心悸气短,减葛根、川芎、赤芍量,加南沙参、刺五加;苔厚腻,加苍术、黄柏、薏苡仁;头晕头痛甚者,合天麻蜜环菌片同服。
注意事项
勿伏案过久,勿用高枕;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方歌
舒颈汤方四物君,楂知牡枳脊甘根。病情虚实还加味,碎补沙参薏苡仁。
二十九、调通汤(坐骨神经痛方)
组成: 
赤芍50~100g,鸡血藤30g,威灵仙30g,牛马藤30g,木瓜15g,骨碎补30g,蜂房15g,白术30g,知母30g,牡蛎30g,枳壳15g,甘草15g。
主治:
除椎管内肿瘤外,各种原因所致之坐骨神经痛均宜。
方义
陈修园《医学三学经》有云:“痛不通,气血壅;通不痛,调和奉。”此历代识痛、治痛之总结,至堪取法。故本方以“调通汤”名之。本病痛在腰下,为肝肾所司之域。肝主筋,肾主骨,故其痛在筋骨也。其人必肝肾先虚,经络阻滞,血行不畅,郁而为痛。
方以赤芍、牛马藤、灵仙、木瓜舒经活血而能止痛;蜂房、鸡血藤、骨碎补补肝肾而兼活血;牡蛎滋阴散结,知母滋阴止痛,二药共制灵仙、蜂房、碎补之刚燥,庶可使刚药不伤阴,柔药不壅滞;白术、枳壳、甘草健脾胃,运中阳,间接补肝肾之虚,助治病本。
方歌
调通汤内芍灵鸡,瓜骨蜂牛白术知。牡草调和推枳壳,阴阳攻补一方持。
三十、复颜汤(白癜风方)
组成:
熟地黄30g,黄精30g,黄芪50g,紫草30g,赤芍30g,鬼针草30g,陈皮12g,蝉蜕12g,白术15g,麦芽30g,甘草10g,大枣30g。
主治:
白癜风。
方义:
本病由气血不调,血不营肤而成。治当以调气和血,健脾补肺为法。方中以黄芪、陈皮补气行气,熟地黄、赤芍补血活血,使气血调和、营卫健运。白术、甘草、大枣、麦芽健脾益胃,以资气血之源;黄精、蝉蜕补肺引经,直滋病损之所;紫草、鬼针凉血活血,以清血分之滞。方名复颜,欲使白滑之皮复为黄泽之皮也。
禁忌
忌辛辣腌卤食物、浓茶。
附注: 
外用陈皮30g,蜂蜜60g,白酒300g,泡3天后搽患处,每日2~3次。
方歌
复颜汤内陆蝉针,紫麦黄芪术芍精。草枣陈皮同一剂,癜风服此效堪珍。
三十一、脱敏汤(过敏性诸病方)
组成: 
紫草50g,蝉蜕15g,地肤子30g,苍术15g,黄柏15g,甘草12g,大枣50g,丝瓜藤30g,鼠曲草30g
主治:
多种过敏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药疹、漆疮、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方义:
本病由风热湿邪郁于血分,外邪侵袭肺卫,诱而发病。方中紫草、丝瓜藤甘寒,清血分之热;苍术、黄柏苦辛,燥血分之湿;甘草、大枣补中益气,鼓邪外出;蝉蜕、鼠曲草祛风,导邪由表而散;地肤利湿,引邪由溲而出。
本病患者多有先天伏邪因子或后天营卫失调,故制方应以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为宜。
加减:
凡病势盛者,均倍紫草、大枣,加乌梅、地龙、蜂蜜;舌红口渴,加知母、乌梅;舌淡苔厚,倍苍术、黄柏,加鱼腥草;咳喘加柴胡、黄芩、麻黄、棉花根;湿疹、荨麻疹,加荆芥、连翘;过敏性鼻炎,加辛夷、荆芥;紫癜,去苍术,加丹皮、生地、水牛角、大蓟;气虚,加黄芪;阳虚,加附片;食欲差,加神曲、山楂。
方歌
脱敏汤中紫蜕苍,柏甘地枣鼠丝尝。风邪湿热稽营血,疹喘诸疴酌用良。
三十二、扫癣汤(手足癣方)
组成: 
乌梅50g,贯众50g,苦参50g,土荆芥100g。
将上药打碎,加水煎沸15分钟后,倾入净盆内,乘热先熏患部,待温再浸泡患部,水冷则去之。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一般可痊愈。
或用食醋500g浸泡上药3天后,用醋搽患处,每日3~5次。
主治
手足癣
方义: 
本病系感染浅部真菌而成,宜以外治法直捣病原体之巢穴,则奏效甚捷,且无戕伐内脏之弊。故凡皮肤感染病之无全身症状者,均以外治为首选。
方中诸药均可制灭皮肤真菌,其中土荆芥一味用之疗效倍增,尤其不可或缺。
禁忌 
治疗期间,勿饮酒,勿食辣椒、公鸡、鲤鱼、腌卤等物
方歌
扫癣汤方贯苦参,乌梅土芥共煎熏。或加食醋为搽剂,手足癣生用此灵。
三十三、扫毒汤(带状疱疹方)
组成:
荆芥12g,银花15g,连翘30g,鸭跖草30g,赤芍30g,土茯苓30g,黄精30g,神曲30g,枳壳15g,甘草10g,蔊菜30g
主治: 
带状疱疹,脉弦,舌红(或暗红)苔黄或白腻者
方义: 
本病因感染疱疹病毒而成,中医辨证分析,系由湿热毒邪侵袭局部皮肤而致,且好发于中老年及体弱、疲劳之人。治疗宜遵仲景“疮家不可发汗”之训,以解毒、除湿为主,活血和中为辅。
方中荆芥、银翘清热解毒,以挫其火热之焰;蔊菜、赤芍凉血解毒,并具活血止痛之功;鸭跖草、土茯苓燥湿解毒,湿去则热势孤;黄精、枳壳、神曲、甘草健脾和胃,扶正以抗病邪。
附注
用青黛适量,调蜂蜜搽于患部,每日2次
方歌
扫毒汤中荆芥银,鸭翘蔊赤草黄精。土苓枳曲同煎服,带状疱疹即此寻。
三十四、扫银汤(银屑病方) 
组成
紫草50g,牡丹皮30g,荆芥15g,蝉蜕15g,鼠曲草30g半枝莲50g,土茯苓50g,鱼腥草30g,黄柏30g,丹参30g,香附30g,制首乌30g,白术30g,神曲30g,大枣30g,甘草10g。
主治
银屑病。
方义
本病由风热湿浊郁于血分,蒸蚀肌肤而成。治当以凉血祛风,解毒化浊,养肝健脾为法。
本方以紫草、丹皮、蝉蜕、鼠曲草、荆芥凉血祛风;半枝莲、鱼腥草、土茯苓、黄柏化湿解毒;白术、神曲、大枣、甘草健脾,首乌养肝,共为扶正以抗邪;丹参活血,香附快气,同功导滞而排毒。
加减
湿盛,舌苔厚腻或滑者,去大枣,减首乌量,加苍术、麻黄;热甚伤津,苔薄而燥者,去白术、鱼腥草,加生地、知母。
禁忌
一切辛辣刺激食物,如鸡、鲤、狗、羊、牛肉及辣椒、酒类、腌卤等。
附注:
在内服药时,更以乌梅50g,苦参50g,贯众50g,白英50g,鸡血藤50g,煎汤熏洗患处,效果更佳。
方歌
抗银汤内紫荆蝉,土柏莲鱼附二丹。草枣茯神何术鼠,诸凡银屑此方权。
三十五、痛经汤(痛经方)
组成: 
当归30g,川芎30g,赤芍30g,香附15g,蒲黄12g,蜂房12g,水蛭15g,甘草12g。
主治: 
痛经。
方义: 
本病由血瘀气滞,经行不畅而成。治当以活血行气,化瘀镇痛为法。方中当归、川芎、赤芍、蒲黄活血,水蛭化瘀,蜂房活络止痛,香附调气止痛,甘草缓急止痛。标本兼顾,用之屡验。
服法:
于月经欲至或刚至时服1~2剂,痛止停服,不必尽剂。连服3~4个月经周期。
加减
剧痛不可忍者,倍赤芍、香附,更加醋炒玄胡30g。
禁忌:
触凉受冷
附注: 
如有感染性炎症或其他妇科疾病,经后应积极治疗,痛经方可完全治愈。
方歌
痛经汤内芍归芎,香附蒲黄草蛭蜂。剧痛还须增芍附,玄胡醋炒有奇功。
三十六、驻崩汤(崩漏方)
组成:南沙参50g,枳实15g,贯众30g,山楂30g,龙骨50g,黄柏30g,大蓟50g,地锦草50g,甘草12g。
主治: 
崩漏。
方义:
本病多由气虚血热而致,以素有湿热白带或月经初潮及临绝经期之妇女为多见。急则治其标,宜以止血为先。
本方南沙参、甘草益气,枳实、贯众、山楂缩宫止血,黄柏、大蓟、地锦凉血止血,龙骨收涩止血。血止,视其平素所患,辨证治之。
加减
手足心烧,舌红少津者,加牡丹皮、生地黄;面色白,舌淡苔白润者,去黄柏加鹿角霜、艾叶;气短心烦者,以仙鹤草易大蓟,倍南沙参、甘草;久不止者,用矮林子50g炖母鸡,吃肉喝汤。
禁忌
辛辣食物,过多活动、劳累。
方歌
驻崩汤用枳锦参,贯楂龙甘柏蓟珍。丹地热加寒鹿艾,诸凡崩漏服之灵。
三十七、化浊完带汤(湿热白带方)
组成:
南沙参30g,苍术30g,黄柏30g,土茯苓50g,赤芍30g,小茴香15g,大蓟50g,地锦草30g,白英30g,甘草6g。
主治: 
带下浓稠,或色黄而臭,舌淡苔润者。
方义:
本证由感染秽浊湿热阻滞气机而成。治当以燥湿化浊,清热行气为法。方中以苍术、土茯苓燥湿化浊;黄柏、大蓟、地锦、白英清热解毒;湿浊滞留,必然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故以小茴香行气导滞,赤芍活血散结;带下日久,必然耗伤正气,故以南沙参、甘草补中,使脾气健运则湿浊易除。
加减
舌红,苔薄少津者,去苍术、小茴香,加山药、香附、知母;苔厚腻,消化不佳者,加草果仁、神曲;气虚甚,气短心烦者,以白术易苍术,倍南沙参,加黄精。
禁忌: 
忌辛辣食物,忌房事。
附注
除内服药外,尚须用乌梅、贯众、苦参各50g,萹蓄100g煎汤入净盆,乘热熏阴部,待温坐浴盆中,每日2次。
方歌
化浊汤中术柏参,蓟茴土芍锦甘英。色黄带下浓而臭,清燥同施湿热平。
三十八、消核汤(乳腺小叶增生方)
组成:
柴胡15g,香附15g,陈皮12g,橘核15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30g,蜂房12g,僵蚕15g,黄芩15g,甘草6g。
主治:
乳腺小叶增生
方义: 
本病因肝气郁滞而致血瘀,血瘀又反过来促进气滞,形成恶性循环。故方中以香附、陈皮、橘核、柴胡疏肝理气;当归、川芎、赤芍和血;气滞血瘀已久,胶结难解,故用蜂房、僵蚕虫类之药入络搜邪,化其结滞;郁久伏热,故用黄芩清泻;消散药多,故用甘草守中。此病之形成非一朝一夕之故,治疗亦需时日,并需排除忧郁,避免怒气,方能奏效。
加减
硬结大者,加海藻、莪术;舌上少津者,加天花粉;大便燥结者,加瓜蒌壳、知母;疼痛显著者,倍黄芩,加丝瓜络。
禁忌: 
孕妇禁服。
方歌
消核汤中赤归芎,附陈柴核草蚕蜂。黄芩泻热堪为佐,乳叶增生此法崇。
三十九、益气安胎汤(习惯性流产方)
组成
党参15g,黄芪30g,甘草6g,砂仁10g,桑寄生30g,续断50g,杜仲15g,熟地黄30g,黄芩12g,小茴香12g,白术15g,黄柏12g。
主治
习惯性流产。
方义:
本病多由中气素虚,冲任不固而致。方中以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补中,砂仁运脾。中气健运,则气血充旺。中气健则胎有所系,气血旺则胎有所养。桑寄生、续断、杜仲、熟地黄补肝肾之气,养肝肾之阴,黄芩、小茴香、黄柏泻肝肾之火,调肝肾之气,以冲任丽于肝肾也。肝肾宁则冲任固,冲任固则胎得安其所而顺利生长矣。
加减
足肿,加玉米须、车前草;血压高,去甘草,倍黄芩;足挛急,加木瓜,牡蛎
禁忌
忌过多活动、劳累、房事、辛燥食物
附注: 
本方于怀孕50日开始服,两日1剂,连续服1~2月。体虚甚者可服至产前半月始停。
方歌
益气安胎术草芪,参桑续杜地芩施。茴砂黄柏同煎服,流产频仍用此宜。
四十、完疝汤(小儿疝气方)
组成:
柴胡6g,白芍15g,枳实12g,甘草6g,黄芪12g,北五味子6g,荔枝核12g,黄芩10g,萱草根10g,铁线草15g。(如无萱草根可用山药15g代之;以上为3~5岁小儿量)
主治:
小儿疝气(腹股沟斜疝)。
方义: 
本病为中气下陷,小肠等腹腔脏器下坠腹股沟或阴囊而成。以气陷为本,气滞为标。气滞由气陷而成,但气滞又可反过来阻碍气陷之升复。二者互为因果,促进病情发展。故治以益气治本,降气治标。
方中黄芪、甘草、柴胡、萱草根益气升提,以治气陷;枳实、荔枝核、黄芩苦辛通降,以治气滞;白芍、五味子酸收敛气,以固既升之脏。如疝气已消,应以补中益气,加酸敛固摄之药善后。
禁忌:
剧烈活动,食勿过饱。
附注
冬天治疗效果好,夏天治疗效果较差。
方歌
完疝汤中芍枳甘,柴芪味荔铁芩萱。小儿疝气频煎服,升降同施补散兼。
四十一、益脾汤(婴幼儿腹泻方)
组成: 
沙参10g,山药12g,五味子3g,陈皮5g,丹参3g,神曲5g,山楂5g,麦芽10g,滑石10g,甘草3g。
主治: 
婴幼儿腹泻久不止者
方义:
本病属脾胃虚弱,消化运化功能失常而致。故方以沙参、山药、甘草补脾胃;三仙助消化;陈皮、丹参调气血,醒脾胃,助运化;滑石利前阴,实后阴,且可保护肠黏膜;五味子益气养阴,虑其久泻气阴两伤而设,且具酸收之性,能助泻下速已。
本方以甘酸温药缓补脾胃,复其消化、运化之本能;佐滑石利水,清浊自分,泻下可止。
加减:
苔薄少津、舌红者,加天花粉;苔厚多津、舌淡者,加砂仁,甚者加炮干姜。
禁忌: 
肥甘厚味及生硬食物
方歌
益脾汤内用沙参,山药丹参味滑陈。再益三仙同煮服,幼婴久泻服斯宁。
附:验方中部分草药简介

1.六月雪(白马骨)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的全株。
性味功效:味苦、辛,性凉,归肺、肝、脾经。有疏风、利湿、清热、解毒之功。
药理:有抗炎、抗菌(葡萄球菌)作用。
常用量:15~30g(干品、成人1剂量,以下同)。
2.绞股蓝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根茎或全草。
性味功效:味苦、甘,性寒,归脾、肺经。有健脾益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之功。
主要成分:含80多种皂苷,其中6种与人参苷相似;还含糖类、黄酮类、维生素C,以及18种氨基酸和23种无机元素等。
药理:有抗疲劳、抗缺氧、抗低温,防止正常细胞癌化,提高荷瘤动物免疫力的功效;对肝癌、肺癌、胃癌等多种癌瘤有抑制作用;对S180肉瘤有杀灭作用;还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血糖作用,以及镇静、催眠、镇痛、抗紧张、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抑制血栓形成、保肝、抑制结石生长的作用等。
常用量:15~30g。
3.问荆(马草、节节草)
来源:本品为木贼科植物问荆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甘、微苦,性平,归肝、心、膀胱经。有疏风散热、明目退翳、止血、利尿之功。
主要成分:含5-O-咖啡酰莽草酸、莴苣酸、茉莉酮酸、乌头酸、去氢问荆吡喃酮等。
药理:有保肝、利尿、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
常用量:15~30g。
4.锦鸡儿(阳雀花根)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
性味功能:味甘、微辛,性平,归肺、脾经。有益气健脾、祛风、活血之功。
主要成分:含胡萝卜甾醇、齐墩果酸、蜡酸、下箴刺桐碱、竹节人参皂苷等。
药理:有降压作用。常用量:15~30g。
5.核桃壳(胡桃壳)
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成熟硬壳。
性味功能:味甘、淡、微辛、微涩,性平,归脾、肾经。有补气、固精、活血、止血之功。
常用量:10~30g。
6.女贞叶
来源:本品为木樨科植物女贞的叶。
性味功能:味苦、微甘,性寒,归肝、心经。有祛风明目、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主要成分:含橄榄苦苷、木樨臭蚁醛苷、甘露醇、熊果酸、齐墩果酸、丁香苷等。
药理: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对某些致病性菌和腺病毒有抑制作用。
常用量:15~30g。
7.南瓜根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根。
性味功能:味甘、微辛,性凉,归肺、肾经。清热泻火,养阴活络。
常用量:10~20g。
8.辰砂草(瓜子金)
来源:本品为远志科植物瓜子金的全草或根。
性味功能:味辛、苦,性微温,归肺、心经。有化痰、宁神、解毒、消痈之功。
药理: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常用量:10~15g。
9.排风藤(白英)
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或根。
性味功能: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胆经。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
主要成分:全草含β-羟基甾体生物碱苷等。
药理:有抗肿瘤(甾体皂苷SL-c和SL-d对人宫颈癌JTC-26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和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等)的功效。
常用量:10~20g。孕妇慎用。
10.爵床
来源: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爵床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微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
主要成分:含爵床脂定A、C、D、E,山荷叶素等。
药理:有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乙型链球菌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常用量:10~15g。
11.天名精(肥猪苗)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根及茎叶。
性味功能:味辛,性微寒,有小毒,归肝、肺经。有清热解毒、祛痰、止血之功。
主要成分:含天名精内酯、天名精内酯酮、大叶土木香内酯、天名精内脂醇、腋生豚草素、异腋生豚草素、特勒内酯等。
药理:有抗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作用。
常用量:10~15g。孕妇慎用。
12.蛇莓(三匹风、蛇泡草)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微苦、辛,性凉,有小毒,归肺、肝经。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之功。
主要成分:含富马酸、富马酸甲酯、胡萝卜苷、短叶苏木酚、β-谷甾醇等。种子油的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非皂化物质羟、醇和甾醇。
药理:有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兴奋子宫、抗艾氏腹水瘤、肉瘤等作用。
常用量:9~10g。孕妇忌用。
13.崩大碗(马蹄草)
来源:本品为伞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苦、辛,性凉,归脾、肺、肾经。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活血止痛之功。
主要成分:含积雪草苷、异参枯尼苷、羟基积雪草苷、玻热米苷等。
药理:有抗溃疡、抗抑郁、增强记忆、降压、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促进伤口愈合与抗癌作用。
常用量:15~20g。
14.夜关门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甘、微苦、涩,性平,归肺、肝、肾经。具有止咳平喘、涩精止遗、健脾消食、清肝明目、解毒消肿之功。
主要成分:根含大豆皂醇,种子含槲皮素、山柰酚、牡荆素、荭草素、异牡荆素、异荭草素、菜油甾醇及琥珀酸等,全草含松醇、截叶铁扫帚酸钾、异截叶铁扫帚酸钾等。
药理:有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止咳、兴奋子宫、平喘等作用。
常用量:10~15g。孕妇忌用。
15.雀不站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楤本,以根皮和茎皮入药。
性味功能: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脾经。有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之功。
主要成分:含楤木皂苷A、B、C,鞣质,胆碱和挥发油等。
药理:有镇痛、消炎和抑制胃溃疡形成的作用。
常用量:10~15g。
16.马兰(鱼鳅串)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马兰的全草及根。
性味功能:味辛、苦,性凉,归肝、胃、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油中含乙酸龙脑酯、甲酸龙脑酸、酚类、倍半萜烯、倍半萜醇、二戊烯及辛酸等。
药理:有抗惊厥、镇咳及镇痛作用。常用量:9~12g。
17.猪殃殃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猪殃殃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甘、微辛,性凉,归脾、肺经。有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散瘀止痛之功。
主要成分:含生物碱、环烯醚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琥珀酸、乳酸钠、大麦芽胺、加利果酸、木樨草素、甘露醇、肌醇、蜡醇、谷甾醇等。
药理:有抗肿瘤、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痢疾杆菌),以及对家兔的降血压作用。
常用量:9~12g。孕妇慎用。
18.左转藤(海金沙藤)
来源: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甘,性寒,归三焦、膀胱经。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功。
主要成分:藤含氨基酸、糖类、黄酮类、酚类,叶中含黄酮类。
常用量:10~15g。
19.地锦草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地锦草和斑地锦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苦、辛,性平,归肝、大肠经。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与利湿之功。
主要成分:含棕榈酸、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内消旋肌醇等。
药理:有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种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抗寄生虫、解毒、抗氧化以及止血作用。
常用量:10~20g。
20.鸡眼草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鸡眼草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苦、微辛,性凉,归脾、胃经。有清热解暑、利湿之功。
主要成分:含芹菜素、槲皮素、染料木素、异荭草素、异牡荆素、山柰酚、槲皮素、胡萝卜苷等。
药理:对弗氏、舒氏、志贺痢疾杆菌有抗菌作用,5%鸡眼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常用量:12~20g。
21.海蚌含珠(六合草、铁苋菜)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及根。
性味功能:味苦、微辛,性凉,归肝、脾、大肠、膀胱经。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之功。
主要成分:含没食子酸、铁苋菜碱、原儿茶酸、咖啡酸、芸香苷、异槲皮苷、铁苋菜素、胡萝卜苷、果糖、蔗糖、棉子糖等。
药理:有止血、抗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卡他双球菌等)、平喘的作用。
常用量:10~15g。
22.水蓼(辣蓼、辣子草)
来源:为蓼科植物水蓼或锦毛酸模叶蓼等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脾、胃、大肠经。有行气化湿、散瘀止血、祛风止痒之功。
主要成分:含槲皮素、多胡椒酸、酰基葡萄糖基甾醇、香草酸、丁香酸、维生素C、水蓼素及挥发油成分。
药理:有抗炎,抗痢疾杆菌、真菌,抗氧化,抗癌,止血,镇痛的作用。
常用量:9~12g。
23.泽漆(五朵云)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泽漆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辛、苦,性微寒,有毒,归肺、大肠、小肠经。有行水退肿、消痰散结、解毒止痒之功。
药理:有镇咳、祛痰和抗癌(对淋巴肉瘤、肝癌、肺癌有一定疗效)的作用;有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
主要成分:含泽漆双环氧萜A~E、大戟苷A~K、泽漆萜A~E、泽漆醇等。
常用量:10~15g。孕妇忌用。
24.葎草(拉拉藤)
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葎草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甘、苦,性寒,归肺、肾、三焦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瘀之功。
主要成分:含木樨草素、葡萄糖苷、胆碱、天门冬酰胺、挥发油、鞣质、树脂等。
药理: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常用量:10~15g。孕妇忌用。
25.翻白草(鸡爪爪)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甘、苦,性平。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和消肿之功。
主要成分:含延胡素酸、没食子酸、槲皮素、原儿茶酸、柚皮素、山柰酚、间苯二酸等。
药理:有抗菌(福氏、志贺痢疾杆菌)作用。
常用量:10~15g。
26.马蹄金
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马蹄金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苦、辛,性凉,归肺、肝、肾经。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功。
药理:有利尿、抗菌(对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及大肠杆菌有一定抗菌作用)作用。
常用量:9~12g。
27.玉米须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花柱和柱头。
性味功能:味甘、淡,性平,归肝、胆、膀胱经。有利水通淋、利胆退黄、通乳和止血之功。
主要成分:含脂肪油、挥发油、树胶样物质、树脂、苦味糖苷、皂苷、维生素C和维生素K、谷甾醇、草酸、苹果酸、肌醇和泛酸等。
药理:有利尿及排尿路结石、降血压、降血糖、止血利胆、抗肿瘤作用。
常用量:10~20g。28.牛马藤(老鸦藤)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常绿油麻藤的根及茎叶。
性味功能:味微苦,性温。有行血补血、通经活络之功。
主要成分:含飞燕草素、矮牵牛素、锦葵花素等。种子含左旋多巴。
药理:可增高脑组织中多巴胺水平。故临床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能使症状缓解;对锰、钴中毒所引起的类似症状亦有效;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所致的昏迷有一定疗效。
常用量:15~20g。
29.鬼针草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鬼针草、金盏银盘或婆婆针的全草。
性味功能:味苦,性平,归心、肝经。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
主要成分:含金丝桃苷、奥卡宁、海生菊苷、天冬氨酸、苏氨酸等15种氨基酸,聚乙炔类化合物XLV等。
药理:有抗炎、抑菌(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和抗溃疡的作用
常用量:10~15g。
30.丝瓜藤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的茎或根。
性味功能:味苦,性凉,归心、肺、脾、肾经。有舒筋活血、化痰止咳、健脾杀虫之功。
主要成分:含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棕榈酸、葫芦素B、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
药理:有止咳祛痰、保肝、抗肿瘤、抗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等作用。
常用量:15~20g。
31.鼠曲草(清明草)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