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草坪开放,彰显城市文明高度
习惯了“不得踏入草坪”的游客,今年“五一”在杭州西湖柳浪闻莺公园大草坪前遭遇惊喜:草坪开放,允许进入。这是时隔五年,这个1万平方米的大草坪再度开放,同时开放的还有学士公园一处6000平方米的大草坪。景区管理人员表示,草坪开放到何时由草的生长情况决定,雨天不开放,帐篷、高跟鞋不允许进入。(5月1日浙江在线》)
开放当天,享受草坪的游客忙着自拍发朋友圈,纷纷晒出自己的幸福指数;景区清洁工对游客的表现表示很满意。看得出来,这是游客与景区之间相互表达的满意。在一些景区乱象丛生,旅游部门不得不祭出“史上最严”整治措施,对景区“摘牌降级”的当下,西湖此举,颇有几分“逆袭”的意味,难能可贵。
西湖景区工作人员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深意,他说:“如果草坪不让躺,不如改种仙人掌。”“老底子说人要接地气,现在换个说法,叫做亲近大自然,道理是一样的。”简单的话语中,折射的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但是,让理念照进现实,并非易事,这需要经过多方的共识和磨合。柳浪闻莺公园大草坪的开放——关闭——再开放的“曲折”之路,就很有说服力。
起初,为满足游客“亲近大自然”的要求,西湖方面曾于2012年,采取轮休制的方式,开放了湖边近6万平方米的21块草坪。但由于蜂拥而至的游客,加之不文明的游园行为,致使柳浪闻莺等草坪不堪其扰,只得取消开放。如果,景区方面就此不再开放草坪,似乎也无可指摘。
然而西湖方面并未就此一关了之。而是在草坪的耐踩上做足了文章。将草坪的种植办法改进为“羔羊毛和狗牙根(两种分别适合在冷季和暖季生长的草坪)交替播种”。实现了冷季、暖季都美观、耐踩的最佳结合。于是有了现在的“再度开放”。此时的游客,也因为草坪的“失而复得”,更懂得了珍惜,开始自觉配合景区管理。
这是游客与景区之间成功的互动与共进的过程。而尤其值得赞扬的是,服务管理者“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这种高度自觉,让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真切可感地照进了现实。
也许是一种巧合,同一天的《北京青年报》报道的另一则新闻与西湖草坪再开放,或有异曲同工之妙。“天坛公厕免费厕纸被过度使用”的后续报道称,天坛公园在公厕安装了“人脸识别厕纸机”后,厕纸使用量每天少了一半。
如果这一变化,印证了公厕“刷脸”取纸的有效。那么,这同样是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成功互动与共进的过程。当然,刷脸取纸和草坪开放,能否取得长效,还须留待实践的检验。
杭州、北京的这两条新闻,告诉我们:在人满为患、车满为患,活动空间逼仄的城市,在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品质要求更高时,我们的公共服务与管理,让人们从大草坪的开放、免费厕纸等寻常的生活、旅游体验中,产生更多的获得感,许多时候,考验的并不完全是智慧,而是服务者内心深处“以人为本”的成色。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服务者只要投注了高纯度的“以人为本”理念,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就会呼之欲出,关怀备至。
对于公共服务的管理创新,少一些无谓的存废之争,多一些积极的互动共进。哪怕只是推动了一个公厕服务的完善,也是走向文明的方向。而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类似草坪开放和“刷脸”取纸等服务细节彰显出来的。
评论是一种态度,评论是一种思想,评论应该是一种正能量。
亚波评论,聚集有温度的评论!
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亚波评论2017年常州市官方巡讲课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那些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已经正式发布。本号应主流媒体之约第一时间出品系列原创解读、评论、课件,欢迎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