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翡翠知识和真相
清雍正时期器极少,乾隆时期器渐增,其中摆设用的山子、肖生雕刻及朝珠、搬指等可能都是乾隆乃至嘉庆时的制品。晚清慈禧掌权时期所制翡翠器物多为扁方、簪、环、镯等花素首饰。乾嘉时期翡翠制品的产地包括云南的腾冲、大理、昆明,内廷养心殿造办处如意馆或金玉作以及苏州、扬州等织造与盐政的玉作坊。这一时期的器物是清代翡翠制品的精华,在全国古翠制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晚清时期翡翠品的制作地点可能是粤海、淮关等地,此时的造办处金玉作已无力生产翡翠作品。
清代官员以及宗室成员,如有功勋,皇帝 都赐以花翎以示荣誉;翡翠花翎的出现正侧面反映了翡翠已经成为主流玉石的一部分,而到了清末,慈禧太后“实力带货”之后,翡翠饰品自上而下风靡一时。
从上述乾隆、嘉庆时期翡翠的情况看,乾隆时期并未完全将翡翠纳入中国传统玉文化的体系,选择翡翠基本参照和田玉的审美标准,微透明、白地子、有温润感的翡翠材质较多,并不过分讲究种水,但也会利用翡翠不同的色彩进行巧雕,这种雕琢方法应是借鉴了玉器中巧用皮色的方法。作品主要有陈设器、实用器皿、数珠等,造型也是沿用玉器的制作形制。虽然清中期宫廷中并没有将翡翠看作是什么珍贵物种,但是在民间,翡翠价格却逐渐飙升。
老翡翠在近现代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颠沛流离、削足适履、真假李逵、遭泼污水等等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莫可奈何的苦难历程,即使用推倒在泥水里,再踩上几脚来形容也不为过。但天生丽质,终难自弃。轻轻地擦去蒙在老翡翠面上的灰尘,美丽的光芒依然如星辰般闪耀。晨曦的微光已经在东方显现,太阳的出升必将不会久远。相信老翡翠有质素、有故事、有内涵,能够紧紧地抓住人们的心灵,给予人们出众的美感和极大的满足。
老种翡翠不仅通透,且更为胶润,由内而外的散发出莹光感,显得柔和又亮丽,极有灵韵,比 新种翡翠更耐看。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最 优质的翡翠仍然占比很少,只有8.2%。根据质地分类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数量最多的是“花青种”,“白底青种”和“豆青种”翡翠,总计占比75.7%。以上数据可以反应出清朝时期的翡翠价值体系中应当是色地俱优者为佳,色佳质地差者次之,无色者(无论质地)最次。
老翡翠的鉴定方法之看灰度:通常水头好的老种翡翠总是带着一点灰色,如果碰到水好、种老又没有一点灰色感觉的老种翡翠,价格是相当辣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