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不要自以为是的爱》
不要自以为是的爱
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我想说,己所欲,也不要轻易施加于人,因为你所欲的,也有可能是别人不欲的。
有时,我们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常常从自身的角度去看待、去衡量别人的问题。自以为是的爱也是如此,我自认为我自己这样做于我而言是很有好处的,所以我这样对待你也是对你有好处的,故而你不应该拒绝而应该满怀感激的接受。这是什么逻辑?好奇怪的逻辑!但就是这样的一条根本就行不通的逻辑却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行其道,乃至我们司空见惯却无法察觉,最终我们竟也免不了成为此逻辑的实际执行者。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以己之欲,度人之欲。在现实社会中,是以从自身的角度去揣度他人的心思,将他人与自身在自己的头脑中加以对等,从而以自己的所恶所好,来作为他人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准,并根据自己的欲求来预测他人的行为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很便捷、有效,尤其是与大众的主流思想相契合时,更让人难以分辨自己思想的局限性。例如:《欢乐颂》中的一段五美从樊胜美家回上海的剧情,当时,谈及支持安迪的男朋友是魏总还是包子时,小邱、小关、樊姐都支持魏总,而独有小曲支持包子。三美给出的理由是魏总为人专一、有担当,是个好男人不花心,可遭到了小曲的反驳:“拜托,安迪的出身和你们不一样,她需要别人的专一、担当吗?我看是你们需要吧!你们明显就是当农民的都认为皇帝都扛金锄头。”
当时,听了小曲的话很受触动,三美在以自身选男友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应该选何种男朋友,自己却不自知自己思维的局限,可悲的是这种思维的方式往往还与大众的主流意识相符合即专一、有担当,往往即令当事人晕头转向,稀里糊涂的跟随众人的意向,于是会汇成更大的潮流。
究其根本,我们接受自以为是的爱,不加区分的爱是源于我们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真正厌恶什么。我们盲目的跟随他人的欲望,辨不清方向,内心迷惘而又彷徨。
其中,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中,这种思维产生的诱导尤为明显,且尤为后患无穷。家长往往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之于孩子的身上,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帜,认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可以胡作非为,更可悲的是,自己还一脸无辜。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孩子的想法,孰不知孩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正确引导而不是强加。去告诉孩子他们真正想要的而不是自己的想要。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自己都还没有教育好自己,又凭什么来教育我们呢?一味的自以为是到头来还想以自以为是之名来让子女妥协,这不是很可笑吗?
自以为对你好的一定要强加给你,因为你不明白,即使你不愿意。记得山东临沂的杨永信发明的电击治网瘾的方法,当时看到时付之一笑,可看到全国各地的家长不辞辛苦的潮水般的把他们的亲生儿子送到这儿,不禁震惊了。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家长和所谓的“专家”串通一气,不知道为什么家长看着遍体鳞伤、满眼惊恐的孩子为什么还不妥协,反而认为这是应该承受的代价?竟然掩泪让自己的孩子继续接受“治疗”!这样的家长不知道是该爱啊还是恨啊。为什么这些诡计能够得逞,为什么家长沉浸在一种宗教的仪式里,为什么孩子不会反抗?我搞不懂,直到今天,我发现自以为是的爱之所以有根深蒂固的土壤一方面是源于父母的高高在上,一方面是源于孩子的卑微怯弱,而可悲的是,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其自身的勇气便没有存在的土壤,父母替我们抉择、替我们设定计划,定好目标,他们认为只要我们简单的去做了,就会有预料中的他们的成功。于是他们蹦到跑道一边摇旗呐喊去了,留下迷惘的我们不知所措,在众人的一片呐喊声中踽踽前行。
可走着走着,我们发现哪里不对劲,我们不喜欢这样,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我们对父母深信不疑。直到有一天,随着阅历的加深,我们会突然发现这种不对劲其实很不对劲,我们一直在追逐的其实是在完成父母的目标,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的一生缘何要这样度过?于是我们出格,反叛,不拘一格,于是父母处于为我们好的目的打压、鞭策我们。当我们义正言辞的说我们想要自己的抉择、自己的梦想时,家长说你的抉择是什么,我们这才惊恐地发现自己的豪言壮语竟是如此的破败不堪、漏洞百出。是啊,我的梦想在何方?我一直未曾自我抉择过,一直都被迫接受自以为是的爱,我怎么知道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啊,那我们所说的相信自己到底是相信的哪个自己呢,何为自己呢?
众多家长都打着“哪个家长不为孩子好呢?”这样的旗号,来施加自以为是的爱,孰不知,这种好到底是你认为的好还是我感受的好,既然是我认为的好就不应该强迫我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当然这不是一代人的问题,我们的家长也是受害者,自己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却还不领情,自己掩面而泣,孩子还不懂,实在是悲情的画面。
看过一部影片,小女孩的妈妈想让她上一流大学,给她报各种补习班,她去偷偷跑去练跳舞,结果被发现。在车上,他母亲对她说为什么不努力学习,That’s your dream, baby.
No, mom, that’s your dream. Not mine.
或许我们不能够一味的苛求家长,既然一切已成事实,我们何不勇敢一点,从现在开始自己试着去做抉择,每一件小事都自己处理,勇于进取,让父母感受到你取的一点点的成绩,或许我们有能力去创造属于我们的价值,属于我们好处。到那个时候我们会真正知道自己该坚持什么,真正想要什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