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国:以德之名
(图片来源:中国慈善家)
10月底,在《中国慈善家》杂志对丁立国专访中,丁立国明确表示,钢铁不是一个讨喜的行业。他甚至一度说过,好像难以启齿称自己是做钢铁的。
丁立国用一生见证一个“德”字,他把“德”作为做人的第一原则,并把“德”提到了决定企业命运的高度。在他看来,“敬业报国、诚信守法”是对企业名字中“德”的最好的诠释。在以德治企的管理实践中,丁立国努力做到“诚信服务、以德兴企,实现企业与客户发展共赢”。
丁立国说,我追求的是赢得尊敬。
(2017年5月17日,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成员Peggy Dulany到访丁立国的私人博物馆,与其交流慈善。图片来源:中国慈善家)
丁立国,以创造财富并奉献社会的理想和行动,诠释着一位时代青年应有的价值标尺。一个人能否赢得尊敬,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这财富能让多少人收益。
酷爱身穿似唐装又似道袍的衣服,丁立国显得很健壮。他喜欢运动,一直在健身。
丁立国属狗,自认为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但他近年来在慈善事业上的动作却已经让他成为公众人物。他的名字、他的形象出现在各种媒介上,但大多集中在亮点,一个是关于德龙环保,一个是关于慈善事业。
对于第一点,丁立国说,“环保投入永远不设上限。”对后一点,因慈善事业而屡屡聚在镜头前的他,确实有自己的思考。
2000年7月份的一次车祸,让丁立国参透了财富背后的东西,他说,“经历生死伤病后,就能参透人生中很多东西。”
那次车祸发生后,在德龙钢铁诞生之前,车祸导致丁立国脊椎骨折,让他在邢台一家医院的病床上整整躺了110天。在病床上,丁立国开始思考人生。“人的财富就像过眼烟云,一个人生命终结的时候,应该为社会留下些什么。”丁立国称,车祸让他看到了生命的珍贵,也萌生了做慈善事业的想法。
(图片来源:中国慈善家)
2010年9月,丁立国和妻子赵静发起成立慈弘慈善基金会,开始平台化、计划性、有序地做慈善。慈弘基金会以教育救助为主要关注领域,项目集中在青海、甘肃、贵州等贫困地区的学校。每年,丁立国都会抽出时间到项目地呆几天。
俗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丁立国在慈善事业上额捐赠,为他争得了一连串的荣誉。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人的议论:他是不是爱出风头。尽管丁立国自己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议论,但他对此却有着自己的看法。
“我不是那种一边偷税漏税,一边克扣工人工资,一边还到处施舍钱财给自己脸上贴金的那种企业经营者,既然做,就要真心实意地去做。政府给荣誉,媒体做报道,说明我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慈善事业,不只是捐钱,比如去做义工,我喜欢巴菲特、盖茨、李嘉诚那种处理财富的方式。”
(图片来源:中国慈善家)
今年五月,在贵州省纳雍县新房乡新联小学,丁立国一行人准备离开,突然有四个小姑娘跑过来叫住了他。第一反应,丁立国以为她们会提一些帮助的要求,之前他遇到过这种情况,在自己资助的学校里,有学生私下提出需要帮助。
他正准备倾听,四个小姑娘在他面前停下,说,“谢谢您,我们想给您鞠个躬。”
四个小身板刚一弯曲,丁立国眼泪瞬间掉了下来。
“我们在城市的人,或者是生活更好的人,老是想着去帮助别人。其实(帮助别人)是对自己有帮助,它唤回你人性的原本,善、慈悲、珍惜,还有感恩,也会激励你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人。”丁立国说,那一刻,做慈善真正触动到自己的内心,他感谢被自己帮助过的人,这些人的感恩之心帮他找回自我。
这种感悟,让丁立国养成了在学习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外,还喜欢看关于哲学、宗教类的书。作为一家大企业的年轻掌门人,丁立国却没有上网的习惯。
(图片来源:中国慈善家)
按照说的做,按照做的说。
这是德龙理念文化系统的行为准则。这也是丁立国人生的航行灯。
每年冬天雾霾来袭,钢铁工业便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屡遭限产、停产。在公共场合,屡屡有人毫不客气地质疑丁立国。
“环境遭受严重污染,请问贵集团对此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你有没有思考过你的财富,给家乡父老的身心造成了多少伤害?”“你会不会为造成污染而内疚?”
丁立国回应:希望你们有机会能到我的工厂去看一看。
2012年到2016年间,德龙钢铁先后投资8亿多元,实施50多项环保深度治理,实现零扬尘、无污水流出、无黑烟排放。如今,厂区绿化面积30%以上,周围建有200米宽的环厂绿化带。2017年7月,邢台德龙钢铁厂被评为国家AAA景区。
(图片来源:中国慈善家)
今年,马云邀请丁立国参加中美企业家峰会首届对话,一句“谁让你钢铁做得这么好,你去最有说服力”,让丁立国感到骄傲。
但丁立国的环保之路并非走的是一条“康平大道”,今日的骄傲也正是昨日的煎熬。谈及钢铁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丁立国讲了一个故事。德龙在河北大概有4间工厂,在河北邢台有1间工厂,当地每次冬天评PM2.5德龙老是倒数第一。负责环保的官员压力很大,当地的市委书记来德龙蹲点对丁立国称,“这黑漆漆的你赶紧拆了算了。” 在这种压力下,丁立国开始对德龙进行改造。
改变并非轻而易举。2013、2014、2015这三年是中国钢铁工业最困难的时候,不赚钱。丁立国介绍,“但好在德龙是微亏,2012年、2013年其实我们大概投入2个多亿,那个时候每天都是100多万的投入,后来又拔高、又升级,整个连续投入近十亿元。”
“这十亿是什么概念?都可以在北京建两个五星级酒店了!那多漂亮,看着多舒服?”有下属看不到效益想不通,他就只能换人。“从改造开始我为这个事换了三任总经理。一度他们想放弃,我也有点动摇。”改造的成果,丁立国感触比谁都深刻。丁立国患有严重鼻炎,2000年刚刚收购工厂时,“只要一刮风,工厂就看不见人,走路打照面儿得靠喊,自己不敢住厂区”,但现在每次回到工厂,他都会住在厂区的宿舍。
(图片来源:中国慈善家)
“我们想定位对标全球最好的钢铁企业,在环保这个环节当中投资不设上限。”丁立国解释,因为这个领域有些技术是成熟的,有些技术是不成熟的,反正早投入、晚投入都得投入,早投入了可能会创造名声、赢得先机。
“我考察了韩国、美国、日本。我在工厂边上租了2000亩地,从美国引进专门种植吸收重金属的树;我们研究不用煤的发电,用高温高压把所有的煤气蒸汽全部回收,发电到了65%,每年工厂用十几亿度电,这样每年可以节省两、三个亿。烟尘、灰尘我们也回收了,没有一辆车是烧柴油的。”
丁立国表示过去德龙控股发展得很艰难,现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因为去产能带来存续的企业就有机会了。“我们环保是成标杆,环保支出费用很多,今年拿到的利润有一半是过去苦日子练内功锻炼身体拿到的。”
“低头弯腰做环保,证明我们是实实在在的。”丁立国认为,打造环保标杆不止是完善环保项目,而是全方位践行环保理念。按照说的做,按照做的说。
(图片来源:中国慈善家)
丁立国曾出过三次车祸。第三次车祸让他打着夹板,脖子包着在床上躺了110天,在这110天,因为身体不能动了,所以用大脑来思维。在天津家里面的对面住着一个密宗的活佛,可能跟佛缘有缘,他送了一本丁立国《生死之约》。在床上躺着,在死亡的边缘丁立国就想,如果站起来了,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世界,来对待他人。
后来丁立国康复后,他把公司名称从“立国集团”改为“德龙集团”,一个德字,自此成为他和德龙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