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怎么夜观星象吗?这份秘籍快收好(二)
作者:灵椿八千
高山流水 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音乐大系器乐篇-古琴
天(二)
说完了斡维,接着下句是这样的“八柱何当,东南何亏?”这一句简单的理解,是八根天柱在哪里?东南为何有所亏陷?
八柱对应八方好理解,这东南之亏又是何故?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了。
在今天,学过地理都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局部上有凹凸,但是整体上是一个完整的球,这一点也很好理解,目前地球上发现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大概一万多米深,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八千多米,这最高与最低的差也就是一万八千米,在有海水的情况下,实际上也就不到一万米的差值。
而地球的直径是一万两千多公里,从地表到地核大约六千多公里,相比地面上10公里不到的差,相比地球本身的深度,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那么古人的东南何亏又是从哪里来的?
这里首先要说古人对天的三种猜测。
在《晋书》里记载:“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
先说浑天,浑天学说的代表是汉朝著名天文学大佬张衡,他在书中表述:“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则北极上规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南极天地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南规七十二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强半。”
在张衡的《灵宪》篇中,进一步的说道:“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则短减千里,东西则广增千里。自地至天,半于八极,则地之深亦如之。通而度之,则是浑已。将覆其数,用重钩股,悬天之景,薄地之义,皆移千里而差一寸得之。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总结一下,张衡认为天是一个天球,地是天球包裹中的小球,天球之外,未可知,无穷大,谓之宇宙。这个模型已经非常接近今天的地球模型,而且这位天文学家引述了很多道家思想,如《灵宪》篇中的,太素、混沌和“有物浑成,先天地生。”等道家概念。
后面如果讲到天球、赤道、黄道等概念时,会重新回来讲浑天,在这里暂且按下不提。
盖天说,其实是我们今天人最了解的古人以为的天地模型,就是那句“天圆地方”在《晋书》里提到了周髀算经中所记载的盖天说:“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隤,三光隐映,以为昼夜。”
简单的说,就是天如盖帽,地如棋盘般方,中央最高,即是北极,北极顶上是北辰,这里会有极昼极夜的现象。
不过这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周髀算经》并不完全相同,今天看到的《周髀算经》中记载的模型,已经比这更进一步,到底是《周髀算经》唐后有过修改,还是《晋书》引用错误,便不得而知了。
不过盖天学说,在汉以前,确实是主流的认知,回到问题的开头,“东南何亏?”
在《淮南子》中是这么说的:“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在大约同时期的《黄帝内经》里说:“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在古人的观念中,天地西北高,东南低,原因是共工怒触不周山造成天柱折断,或许有人看到这里,心里就跳出了“迷信”两个字。
其实仔细看看淮南子这里,就会知道古人之所以有这个认知是有原因的,在淮南子这一段里有说“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就是说,古人之所以认为西北高,东南低,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日月星辰的运行,另一个就是水的流向。
中国的大江大河,因为中国的地理构造,西高东低,从青藏高原到东边的海岸,所以如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东流,再结合水往低处流的常识,那么古人认为大地西高东低也是很自然的事。
那为何又是北高南低呢?之前说过北斗,北斗七星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还有一个比北斗七星更重要的星位,那就是“北辰”。
在以后的岁月里,这颗至高无上的星位,有很多的名称,如北极星、紫微星、帝星、太一等。
在《论语·为政》篇是这样讲的:“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在今天,还有人打着某微圣人的名号来传播一些末日理论,不过真正理清楚北辰概念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大多数人只知道,有这样一颗星,在北极点上,北斗七星永远围绕着这颗星旋转,群星也都围绕着这颗星,如同拱卫着这帝座一般。
在《史记·天官书》里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后勾四星,末大星正妃,馀三星後宫之属也。环之匡卫十二星,籓臣。皆曰紫宫。”
其实严格来说,北极星不是固定的,永远固定的是北极点的位置,用今天天文学来理解,就是地球地轴向外延伸出去的延伸线,这个位置,就是北极,而恰好在这个延伸线上能被人肉眼观察到的星位,就是北辰。
因为昼夜的变化,实际上是地球自转所带来的,而地球的旋转便是围绕地轴转动,而我们在北半球,所以到了夜晚,会产生群星环绕北辰转动的感觉,如果在南半球,就会截然相反了。
当然,因为岁差和章动的关系,北极点会不断变化,北极星的位置在人们眼中也会发生改变,在古人眼中,这便是帝星移位。
而岁差,是因为地球是一个椭圆的球体,在赤道的突出部分受日月等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下,会产生极小的地轴周期性的圆弧运动,大约两万多年一个周期,以人类的观察能力,记录了大约几千年的时间里北极星的变化。
在中国历史上,晋代一位叫虞喜的天文学大佬第一次记录了这个现象“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
后来祖冲之将其纳入了正式的天文计算之中,只是在那时,还没能准确的预测北极点周围北极星的变化,毕竟两万多年的周期太过漫长。
北极点周期变化图
注:+号代表公元多少年。-—号代表公元前多少年。
在汉朝时,还认为北辰星是独一无二的,到了后来,发现了这种偏移,所以北极更多是指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中,有北极五星和勾陈六星,其中北极第二星就是帝星,北极一是象征太子的星位,勾陈则是后宫,帝座有时会迁移到勾陈中。
所以在《步天歌》里是这么说的:“中元北极紫微宫,北极五星在其中,大帝之座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第一号曰为太子,四为后宫五天枢”
谈到勾陈时,则说:“勾陈尾指北极巅,六甲六星勾陈前,天皇独在勾陈里,五帝内座后门间。华盖并杠十六星,杠作柄象华盖形”
在史记里,太一星位旁只有三颗星,勾陈只有四星,到唐朝时,晋书里已经说:“北极五星,钩陈六星,皆在紫宫中。北极,北辰最尊者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第一星主月,太子也。第二星主日,帝王也;亦太乙之坐,谓最赤明者也。第三星主五星,庶子也。中星不明,主不用事;右星不明,太子忧。钩陈,后宫也,大帝之正妃也,大帝之常居也。北四星曰女御宫,八十一御妻之象也。钩陈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宝,主御群灵,执万神图。抱北极四星曰四辅,所以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大帝上九星曰华盖,所以覆蔽大帝之坐也。盖下九星曰杠,盖之柄也。”
和《步天歌》的内容已经一样了,但是按照今天的天文学来看,当时的北极星其实已经逐渐移位,在公元前五百年,也就是孔子的时候,有一颗比较暗的北极二星曾经是北极星,这个观念一直影响了很久,不过到近一千年,北极星变成了勾陈一星,一直会持续到几十年后的公元2100年,勾陈一星会是这两万多年中最接近北极点的一颗星,一万多年后织女星会成为北极星,会更亮,但没有勾陈一这么接近。
如果按照星相占卜来说,2100年也会是帝星入北辰,位正中宫的时候,具体意涵就不多说了。
不过看到这么多星的名词和数量,很多对道教与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人,会惊奇的看到一些东西。
例如“太一”出自何处,指的是什么,又比如中天北极五星,一颗为帝星,四颗辅佐,与道教的北极紫微大帝与北极四圣应当是有所关联的。还有勾陈为何是天皇,甚至华盖等概念的来源,也都可以从天相上找出。
实际上在秦汉时期,北辰所代表的太一之座,被认为是天帝的居所,而北极五星、勾陈六星、北斗七星等都位居群星中最中心的紫微垣之中,在边上还有太微垣和天市垣,外围则是二十八宿。
这三垣二十八宿构成了中国古代占星和星相系统的基础结构,在后面的内容中会详细的解释,在这里仅引出其名。
说回到开始,群星拱北辰,则北辰所处之地,自然是最高的,在《周髀算经》里提到了极的概念,:“春分之日夜分,以至秋分之日夜分,极下常有日光,春分之日夜分,以至秋分之日夜分,极下常有日光,”
这一段,提到了北极点出现的极昼极夜的现象,春分之后,出现极昼,秋分之后北极点出现极夜,这一点,和现代的观察是一致的。
接着,《周髀算经》还记载了:“凡日月运行,四极之道,极下者,其地高人所居六万里,滂沱四隤而下,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万里.”
这里是说了北极点有一北极璇玑的天柱,高六万里,接着说道:“冬至之日,去夏至十一万九千里,万物尽死,夏至之日,去北极十一万九千里,是以知极下不生万物,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中衡去周七万五千五百里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夏长之类,此阳彰阴微,故万物不死,五谷一岁再熟,凡北极之左右.物有朝生暮获.”
一直到这里,周髀算经准确的描述了极点应有的状况,极昼极夜和夏有不释之冰,甚至进一步描述了今天赤道位置的中衡,应当冬有不死之草。
极地探险,即使是今天也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事,而极昼极夜等现象和秋分春分的准确观察,也绝不是到达看一下即可知晓的,而是需要长期观察来验证,但是古人显然没有能力到达极点进行考察,尤其是对极点高山的描述,也与现实不服。
当然在《周髀算经》中有过解释:“昔者.荣方问于陈子曰:今者窃闻夫子之道知日之高大,光之所照,一日所行,远近之数,人所望见,四极之穷,列星之宿,天地之广袤,夫子之道皆能知之,其信有之乎陈子曰:然。荣方曰:方虽不省,愿夫子幸而说之,今若方者,可教此道耶。陈子曰:然,此皆算术之所及。”
也就是说,周髀算经的作者,通过计算推出了北极点的极昼极夜现象,推出了赤道的谷常熟,这实在是神而明之,展现出超乎时代的非凡智慧。
今天的内容讲了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主流的盖天和浑天两种学说,字数已经过了四千,剩下的宣夜,就留到下一次再仔细的讲述吧。
有朋友说还没有提到具体的占法,显得有些枯燥,主要是我们今天接受的天文地理主要是以现代的认知为主,而想要去了解古人的观天之法,首先要去了解古人是如何了解和认知的天地,又是为何得出的占法,然后以古人的思维去理解才能对古代的星占真正有所了解。
例如今天所说的北极和帝星,为何会出现帝星移位等现象,而帝星和帝星周围的变化,在古代便是象征王朝兴衰,皇帝是否贤明、寿数如何等的重要指向,当然具体的内容还是留待后面再详说。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还是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大家顺手转发点赞,推荐给您的朋友,让更多人能领略到古人的智慧,感受古人世界的宏伟与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