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吴郡顾复初序

昌邑黄坤载先生,学究天人,湛深《易》理,其精微之蕴,托医术以自现。著《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长沙药解》、《玉揪药解》、《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素灵微蕴》等书,凡八种,一扫积蒙,妙析玄解,自仲景以后,罕有伦比。其宗旨言:中皇转运,冲气布濩,水木宜升,金火宜降而已。

盖乾坤之运,一阖一辟,阴阳之用,一消一长,《易》道易简,理固如是,即医亦岂有殊理哉!且惟圣人,为能法天,自大贤以下,则皆法地,夫岂不用夭,天在地中故也。黄泉黑壤,深潜九幽,而一阳自地而发,生五行附地而旋转,而变化裁成之道在此矣。余尝取先生所言,证之《灵枢》、《素问》及《伤寒》、《金匮》诸书,意皆符合,特古人未尝显言,至先生始揭其秘耳。

先生虚明研虑,尝自负古人无双。曩时读仲景书,几乎一字不解,迨其后一旦大悟,遂成此八种。夫以先生之虚明,而犹有所不解,其不解,殆非犹夫人之不解矣。以先生之研虑,而犹有待于悟,其所悟,殆非犹夫人之所悟矣。乃至于既悟而所言之理,固犹夫人之所知也,然不能不推先生为独知。

《老子》曰:知常曰明。又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不足为道。然则读先生是书者,可于此而得其微意所在矣。夫《易》言天道,而寄其用于卜筮,先生明《易》,而著其理于医术,天下事何浅之非深,何远之非近,岂独医为然哉!

器之观察将刻是书,嘉惠学者,以复初略尝从事于此,属为序言,爰述大旨。至其精微所在,不可得而陈也。

同治七年岁次戊辰九月之吉吴郡顾复初序

(0)

相关推荐

  • 西漳支陆企贤先生寿序之一

    陆企贤先生八秩暨德配胡夫人七秩晋五双庆寿序(摘录) 繁转简 陆焱 书洪范九畴,寿居五福之首.诗三百篇,邠风.雅.颂类,有介寿之词.三代吉金,凡彝鼎之属,铭寿之作尤夥.是人寿之足为家.国庆,由来尚已. ...

  • 《医效秘传》​导言及序

    重印导言 本书相传为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撰述.据吴金寿序文中说:得之同门徐雪香从乃师翁春严处抄藏的副本.一说本书系出之吴金寿的托名,但是除了别处未曾见到此书和叶氏门弟子没有提及外,也没有更充足的理由来证实 ...

  • 名联欣赏(续)

    2021-05-02 06:44:02 明 唐伯虎<钱塘行旅图> (宋)高宗<行幸钱塘>五言古,宏壮和平,大有魏晋遗意.--又石刻一联"秋深清见底:雨过碧连空.&qu ...

  • 【辉光日新1107】学中医,重要的是辨“症”!(图:四圣心源序)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学 ...

  • 四圣心源的序

    自叙 医有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书,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玉楸子悯后世作者不达其意,既解<伤寒>.<金匮>,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 ...

  • 《四圣心源》丹徒赵克宣序

    宣素不知医,辛丑岁初夏,先君篴楼公抱恙,群医束手.迁延三阅月,势益剧.适明府龚木民以<四圣心源>一帙见示,宣受而卒读之,叹其说理精当,实为医学善本.急与医者议,仿其意制方,以希一效.而疾已 ...

  • 《四圣心源》丹徒赵克宜序

    先君篴楼公,辛丑夏抱恙,延医调治,仙草无灵.迨竹坪兄于木民龚明府处得<四圣心源>一编携归,与医者讨论,师其意以订方,而病已不可为矣,为人子而不知医,此愚兄弟之抱憾终天而椎心泣血者也! 伏念 ...

  • 《四圣心源》长沙徐树铭序

    叙曰:上古天真淳闷,婴疾者少,然而黄帝.岐伯.俞跗.雷公之伦,即已勤求至道,惠济寰宇,岂非风湿寒暑,天不能无偏行,疾痛痒疴,人亦何容不豫计也.三代之际,掌以专官,世宿其业,民无夭枉.秦弃旧典,术遂淆乱 ...

  • 《四圣心源》湘潭欧阳兆熊序

    呜呼!医学之坏,至今日而极矣.其鬻术者无论也,即有一二嗜古之士,欲以涉猎方书,研求医理,而谬种流传,往往守一先生之言,以为标准.俗学茫昧,千手一律,杀人如麻,不可殚记.有诘而难之者,曰:吾之学,朱张刘 ...

  • 《四圣心源》长沙黄济序

    余癸亥在资州,患失眠疾,医者言,人人殊,各尽所学,迄未霍然.甲子因公赴长沙,遇左君继明,为治颇效.见其为人主方辄有验,询之始知寝馈于黄氏医书者有年.其书理明辞达,迥异诸家,因携以入蜀. 乙丑秋,权渝郡 ...

  • 《四圣心源》完颜崇实序

    医者,生人之术也,不善用之,则之生而之死.昔仲景痛宗族之沦亡.患医者之不研求经旨,著<伤寒>.<金匮>诸书,方术家奉为神明,竟相祖述.顾其文词简古,理解深微,猝难寻求,又为王叔 ...

  • 《四圣心源》江夏彭崧毓序

    古今医书,汗牛充栋,读不胜读,尤刻不胜刻也.不善读者,狃于所习,失之于偏,则其误犹在一己,不善刻者,茫无所择,失之于滥,则其害将遍天下.夫刻书者岂尝有意贻害哉,其心方以著书立说皆有利于人世,而讵知适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