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可真: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最近哲学系教授推举我做学科负责人,我很感动,也感到责任重大;但无论是否是学科负责人,都感到有责任为本系哲学学科的建设尽到自己的努力,毕竟我曾经是这个学院的院长。

苏州大学哲学系在1979年就被国务院批准设立哲学硕士点,当时哲学系主任是吴建国教授,但随后吴老师就被调任《红旗》(即现在的《求是》)副主编辑,该点负责人遂由他当时的助手崔绪治担任,现在该系已建设成为一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系科,我是该系科成长史的见证人之一。

哲学学科建设向来重视“中、西、马”三大专业的建设,但我自从担任院长以后就开始认识到,其实“西”(西方哲学)在现代的重头戏是逻辑哲学和分析哲学(二者有许多重叠处),而且由于我始终认为学术就是学术,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更认为学者就是学者,不要搞什么就信什么(例如,研究孔子就信仰孔教),学者做学问最重要的是保持价值中立,以客观的态度来审视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现象,所以尽管我的专业是中国哲学并且信仰儒教,但在学术上我不认为儒学是真正的学术,我更欣赏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学术,因为他不仅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始祖,而且是(全世界)逻辑学的创始人,如果没有逻辑学,不仅不会有西方形而上学,也不会有西方后来的神学和科学,当然更不会有现代科学。也因此,虽然我的专业不是逻辑学,但一直关注逻辑学及其进展。

据我所知,虽然中国学术在最近十余年间有很大进展,但科学和逻辑学的进展尚未有重大突破,而且我认为,如果逻辑学不能得到中国学者的普遍关心和自觉的锻炼,科学就不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可惜的是,在中国,至今逻辑学不用说是文科,就是理科也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以此推断,即使从现在开始重视逻辑学,中国科学的突破性进展,至少也得有三十年左右,在此以前,即使中国的科学有所进展,也不过如“透明计算”之类的“进步”。

但令我感动和振奋的是,中国学术界始终有一批学者在坚持逻辑学研究,尽管这批学者的人数不会超过二十人【注】。我所熟识的中国逻辑学家最著名是莫过于王路教授,但除了王路,我不认识但仰慕已久的逻辑学家,就首推中山大学逻辑学博士生导师鞠实儿教授了,此外,除了老一辈的逻辑学者,我实在不知道中国还有比王、鞠更“牛”的逻辑学家!但即使王、鞠,他们在国际逻辑学界也没有多大的名头。

在中国坚持逻辑学研究的学者之中,有一位是朱建平,他是本系哲学教授之一,与我同年。自从朱教授被引进苏州大学,他一直默默无闻,孜孜于科研与教学,对逻辑学教学尤为重视——为此,他在本系首开双语教学,直接用英文版的逻辑教材来讲授逻辑学。因为如此,他的科研自然就比别人“落后”了许多——有些不学无术者都晋升为博导,但朱教授直到最近才当选博导,这还是因为苏州大学田副校长(他是文理兼备的学者之一)“识货”才得如此“幸运”,否则恐怕他到退休还是一普通教授!

朱教授最近出版了他生平第一部学术专著:《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这部近35万字的书,对现代逻辑学进行了全面而且有深度的介绍,我由衷而郑重把这部书推荐给科学网的博主,相信从中可以了解到现代逻辑真相之大致。

“逻辑”的几种含义:

1、人工形式语言的研究

逻辑是对某些人工形式语言的数学性质的研究,这种语言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推理和论证的框架。这种研究具有相当程度的数学复杂性,当代逻辑主要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的。

2、形式有效推理的研究

逻辑是对有效推理(尤其是自然语言中的有效推理)规则的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就是这种意义上的逻辑。与此相联系的一种观点是“逻辑研究思维规律”,但这里的思维规律并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类实际思维的经验规则的规律,而是正确推理的规律,是独立于思维者的心理特质的那些规律。有效论证可以看作是正确思维的一种表达,后者是前者的内在化。

3、逻辑真理的研究

逻辑是对一类特定的真理或者事实——逻辑真理或逻辑事实的研究。

4、判断的一般特征或者判断形式的研究

逻辑是对思想或判断,或者思想形式或判断形式的最一般特征的研究。康德是这种逻辑学说的主要代表,但现在已经式微。

——摘自朱建平:《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

【注】

现在全国约有20个逻辑学博士点,按理每个点至少应有3位专职导师,但实际情况根本达不到这个数字,由于逻辑学难出成果,现在许多人实际上只是兼事逻辑研究而已,能坚守这个领域而持之以恒地专门研究逻辑学者,实在是很少,所以估计平均每个博士点能有一位而已。当然这个估计或许有些主观。国内专门从事逻辑学研究且持之以恒者之所以很少,是因为逻辑学很难出成果,而据我所知,逻辑学界的权威刊物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的《逻辑学研究》,仅此一家而已,另外《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少量杂志也通常会发表逻辑学论文,一般的综合性杂志极少发表逻辑学论文,这一方面是因为编辑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逻辑学论文不受读者欢迎(一般人根本读不懂,就是哲学领域的学者非专门研究者一般也难以读懂);再则,国家项目通常是应时的一些项目,像逻辑学这样的基础学科的项目极少,这些客观情况也使得专门研究逻辑学者在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中必然处于弱势,同时也使逻辑学实际上被挤到学术边缘地带而难以发展。于是,许多原本搞逻辑学者为了快出成果而不得已转而研究其他相对较易出成果的项目。老一辈的逻辑学家不说,仅就新生代而言,在最近二十余年间科研评价体制下,若契而不舍地坚持逻辑研究从而仅凭逻辑研究成果而被评为教授者,我以为人数必少于20人。

(0)

相关推荐

  • 大学为什么要停办逻辑学

    逻辑学是哲学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它是一门以推理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系统的逻辑学说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被后人称颂为"逻辑之父".逻辑一词是由英文logic音 ...

  • 形式逻辑的内容和形式

    简单来说,逻辑就是思维的系统结构,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结构及其规则的学科,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具象逻辑→抽象逻辑→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对称逻辑三大阶段.具象思维和感性思维都属于形象思维,概念思维和理性 ...

  • 逻辑分为哪几种

    问题一:逻辑学分为哪几种? 形式逻辑(普通逻辑订.数理逻辑.哲学逻辑.模糊逻辑.非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制约逻辑等.逻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论 ...

  • 逻辑学是什么

    阅读说明 总序 人文素质在哪里?--推介<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 引言 一 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吗?--逻辑起源于理智的自我反省 1 说谎者悖论及其他 2 合同异.离坚白.白马非马 3 ...

  • 搞科研不顺利,难道是因为我不懂哲学?

    我的博士专业是基因组数据科学,我是我们班里唯一一名拥有生物学和哲学双学士学位的博士生.曾经我认为这两门课是"井水不犯河水":我在一门课上写道德理论,在另一门课上背三羧酸循环.直到我 ...

  • UC头条:为什么读点哲学的人, 逻辑思维能力都很强?

    点击加载图片 如果我们问一个路人哲学是什么,他的回答很可能是: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高深往往意味着晦涩难解,这也让哲学被大多数人"打入冷宫".在快消时代,不能在10分钟之内搞明白的 ...

  • 陈忠:“现实与问题” ——城市哲学的基本逻辑与理论升华

    有学术的思想6分钟前 陈忠|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本文刊载于<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2期 非经注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社会的进入,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使人们不断遭 ...

  • 【学点哲学】没有逻辑的人,有多可怕?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没有逻辑的人,有多可怕?     人为什么要辩论?     这是个好问题:为什么我们会辩论? 辩论的意义     通过下列例子,你可以看到辩论能为你 ...

  • 开汤哲学:底层逻辑三部曲

    敢于去探究一个事物的底层逻辑,是需要勇气的. 而我也早已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 - 不是说一去不回,而是我已洞察到彼岸的存在,且心向往之,于是便奋不顾身,一意孤行了 ~ ~ 怎么,你也想啊?-- 那一起 ...

  • 开汤哲学:茶学逻辑概论(音频版)

    必须承认,业界还未曾系统思考过"茶の逻辑".他们觉得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即便思考出些什么也很难直接变现. 好吧,那就由我来完成这个看似没有什么变现价值的思考吧-- 今天的文章将帮 ...

  • 《小逻辑》【哲学】:读千卷书之第8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小逻辑>[哲学]:读千卷书之第8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第三十二本关于"轴心时代"的著作:<小逻辑>. 黑格尔从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本质.起源及发 ...

  • 逻辑的终极哲学意义

    借由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在上一章,我把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延伸到常识化解读客观与主观两个概念上来,从而常识化地明确了中西方哲学何以不能正确互译的内因,只在于西方哲学把 ...

  • 动脉网成都站:互联网+医产品的设计哲学和思维逻辑

    [活动简介] 所有商业的核心都是产品或服务 互联网+医疗/医药产品也是如此 如何打磨一款好产品,是每个创业企业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是精益创业的产品迭代,还是有效替代中的需求模型 让我们来看他们是如何理解 ...

  • 我们要学会用哲学的和逻辑的思维处理生活

    朋友小聚,问,人生有哲理吗?答,人生当然有哲理.又问,人生有逻辑吗?答,人生当然有逻辑. 朋友解释,没有哲理的人生是枯燥的人生,没有逻辑的人生是混乱的人生. 感觉朋友说的真赞,人生可以缺这缺那,但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