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境辨识图记:赏识青铜境
金代铜镜一般比宋代镜铜质略泛黄;元为纯黄铜;明清宫廷铜镜虽是黄铜质地,但明代镜黄中闪白,清代镜是黄铜质。真品铜镜在制作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铅,故而分量较重,捧之有压手之感。
到宋代后除继承过去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镜以六葵花为最普遍。它们的棱边与唐代有所不同,有的较直,形成六边形镜。此外还有带柄镜、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钟形鼎形等多种样式。并出现了很多花草、鸟兽、山水、小桥、楼台和人物故事装饰题材的铜镜,还有素面镜,窄边小钮无纹饰镜,这些题材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还有一些神仙、人物故事镜和八卦镜等。
“逝者如斯”。许多事物的流失,无论我们寻与不寻,都永远地湮灭在历史长河里,过多的遗憾与无奈更让我们对存在的倍加珍惜。文人的悲悯与商人的逐利,则让包括古代铜镜在内的文物艺术品市场风光无限。
中国最早的铜镜出现于公元前20世纪,后历经春秋战国的发展、汉唐的辉煌鼎盛、延续到明清直至近代。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随着铸造技术的进步与成熟,铜镜的纹饰精美华丽,铭文丰富多样,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文习俗,而且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今天的人们认识和研究古代社会以及古代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即便今天看来,汉镜也的确是中国铜镜艺术的一个高峰,品类丰富,铜质精良。王莽在位时,铸造工艺更加先进,纹饰更为精美,繁丽的神兽博局镜和高浮雕的方枚神兽镜、龙虎镜以及神人混杂的画像镜等,都是王莽时期铜镜的杰出代表。特别是其画像镜,因王莽尊道,道教思想中的神仙人物西王母、东王公、神兽、羽人等铸造得生动而精细。
春秋时期的铜镜,既传承了之前铜镜的样式,而且没有定型,还是多元化一些的。而且春秋时期的铜镜有了属于艺术上的质的突破,艺术感更强,更加有收藏价值。它打破了铜镜仅有的圆形的格式,出现了方形镜;并且不再像以前一样,只用一种线条勾勒,而是稍微的繁复一些,创造出了各种图案纹饰;纹饰的内容和样式,也更加反映出当年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这无疑给战国时期铜器的种类增多,纹饰增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隋唐时期,铜镜得以高度发展,镜背纹样活泼,除了花鸟人物,含有佛教与道教文化的宗教图纹的纹饰开始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