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抗疫特稿】杨 华/生活如常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生  活  如  常

文/杨 华(四川)

   

  

  

                   

 

“人之所以要努力,是为了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

大年初五,如常于天光大亮中自然醒来,这句话冲破行行重重的疫情刷屏,抵达视野,如窗外灿烂的阳光一样清新。

每天宅在家,小区少有的安静,不知是没人,还是都如此蛰居起来。少了喧嚣的声浪,也少了惯常的人气。如果不是手机里铺天盖地的消息,或许会错觉身处一角远离尘世的孤岛。

这是一段话的首句,就着窗外的好天气,我身心愉悦地读下去,“如果你从没想过做出一些改变,又怎能指望目前的生活会有好转?靠自己的力量一步步跨过泥泞,你才能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近。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加油!早安,陈家大院!”

那一刻,心中有一股暖流蒸腾,就像曾无数次,在纷繁芜杂的人生旅途遇见的那些让心灵轻盈的瞬间一般。

这是陈清贫老师的制式早安物语,后两句一成不变,前面内容每天不同。这一天,是我阅读这样的制式物语的六个半月。正好也是添加他微信的天数。

就其实,在这个别样的春节之前,我并没有每一天都认真地阅读,也没有这样深刻的感动。只是不经意地浏览。虽然这都是他的原创,并且每日份都励志满满。但在网络过量鸡汤文清汤文甚至速溶汤文的冲击下,感官自我防御般麻木,能留下深刻印象的资讯并不多。曾经一段时间,我甚至对他风雨无阻、一天不落的早安刷屏,有些许厌倦。

一场意外,打破了新年的祥和喜庆。一夜之间,生活脱离了惯常的轨道,变得凌乱不堪,心悸难安。有对无常的恐惧,也有对未知的难以预期。

灾难,将信息空间塞满,满屏的触目惊心,满屏的蔓延疫情。再难看到世界的五彩缤纷,生活的云蒸霞蔚。

当年过得紧张而无趣,当朋友圈的信息变得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时,陈老师的早安物语,依然没有间断过一天,问候如常。

除夕夜,他写下,“过去一年不管风光辉煌,还是忧伤迷茫,都让它过去吧。重要的是,珍惜眼前,活好当下。”

大年初二,“今天,又是新的一天,美好的事情总会在前面等着你,无须灰心,务必前行!”

大年初三,“不管多远路,也能走到尽头;不论多深的痛苦,也会有结束的一天。背负明天的希望,在每一个痛并快乐的日子里,才能走得更加坚强……”

……

充满希望、力量的文字,在他的笔下,缓缓流淌。

每天早上醒来,读着这样的文字开始宅居的又一天,感觉有了新起点。日子不再是一条苍白清瘦的直线,有了起伏转弯,有了阳光期盼。

就是这曾一度让我有些视觉疲劳的每日早安物语,在这非常时期,竟然有了如此大的魔力。它如一方磐石,牢牢稳固着人心的浮漂;它如一面旗帜,猎猎招展着前方的美好。它带来弥足珍贵的安心与暖意:哪怕世界满目沉郁,却还有一则充满希翼的陈氏早安物语在等着你!

灾难是一面镜子,那些潜在的人性,于不经意间被洞穿。你的层次,你的修为,你的能量级,一览无遗。它能照见光鲜外表下的寒碜陋见,也能透视出不起眼日常琐细中的闪光点。

陈清贫,是我写作网校的老师。他居住疫情肆虐的武汉,没能回老家陪87岁的老父亲过年。在意外面前,他以惯常的乐观,磐石的心态,过好当下的每一天。让我看见,无论现实如何糟糕,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生活还会如常继续。

在猝不及防的变故中,能保持如常的面貌,那是一种何等的福报!

生活如常。

愿君生活如常。

                                                                           
        
  作家简介   

  杨 华,《西南作家》杂志优秀签约作家,在多个国家级刊物发表作品数百万字,与儿子合著散文集《你的九岁,我的九岁——亲子文学成长手记》被誉为大陆版的《亲爱的安德烈》,广受两代读者好评。所著《不似天涯,是吾乡》是首部公开出版的“蓉漂”散文集。语言精致而洒脱,情感饱满而温暖,总能于寻常细碎的日子里照见人生的哲思,为生命的悲凉与岁月的变迁染上温暖的底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