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全国第五届正书展?

近期,全国第五届正书展如期举行,引来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很多有见识的网友,看到这样的正书展后,也是纷纷感叹,书道乏味!其实,我们都知道,在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国展也是频频开展,不仅没有推动书法的进步和创新,反而让很多书法家变得的相对浮躁了很多,没有心情,没有心力,更没有心劲去沉下心来练习书法,研究笔法了,很多人开始热衷于各种书法展,才导致这样一种“丑象”,在第五届正书展中竟然出现了“抄袭”作品,这样的作品竟然也入选了,也展出了,很多网友不解,也纷纷呼叫评委,对此,请分享你的看法和见解。

  

  

  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样一种气氛,在第五届正书展中,一股“魏碑”风,迎面而来,不仅在这届正书展,在最近几届国展中,我们都已经感受到了这样的氛围,“魏碑”是一种很好的书体,这一点毋容置疑,但是,成群结队,扎堆地出现,似乎就是一种不太正常的现象,是不是受到了某些人的影响,才有了国展中的频频亮相,从这样的现象来看,引导还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其次,就要让书法家能够沉下心来静静地研究,才是书途正道。

  

  

  在本次正书展中,竟然有“抄袭”作品,这样的问题也让人感到惊讶,眼尖的网友,还晒出了“母本”,真正让人大跌眼镜!,对比“母本”,我们甚至会发现,看样子还是真的,无论是从取法上,还是从内容上看,简直是如出一辙,这样的巧合,让人匪夷所思,有的作者以北碑为基本框架,同时添加了行书的笔意,虽然看起来大气磅礴,古拙,而且富有气势感,但是由于有雷同,却让人顿失新鲜感。

  

  

其实,对于大众来说,能够接受文化的熏陶,尤其是书法文化的洗礼,绝对是一件好事,但是,倘若书法家们为了入展而入展,让大众接受这种熏陶的话,我们可以不去欣赏,你说呢?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作者:书法生想考研
来源:知乎

经提醒,特此更正。配图不是五届正书展的作品,但是这个也是国展作品,而且是直接抄到了国展评委头上的作品,指责五届正书展抄袭的或许可以休矣,毕竟比较起来,这算是很常见的事。
其实每届国展都有代笔、抄袭的现象,一般是可以刷下去的,但是假如是评委的学生呢?会不会刷?是不是要打一个问号,这是合理的怀疑。而抄老师一幅字抽查的时候临像可不可以做到?应该是可以的,用老师的风格写几个字可不可以?还是可以的,没有理由刷。
学书法有这么一种人,学书法最后只会临老师,自己写就不行了,他们是不是能算作书家?会独立创作的人尚且被诟病只是通小技而不谙书理,更何况只能临的。
这明显是不公平的,希望国展评审制度健全,希望评委把持国展风格走向的现象少一些,尤其是隶书方面,我其实一直有疑问,首先说,大头娃娃一样的隶书究竟什么好?说这种东西有古意,其他的风格都不古。可是古人是那么写的吗?没有吧,没有一个古人是这么写的,这也算崇古?嘴里说的古人,心里想的却是不学我你别想上展,这真的可以么? 同一个字帖多种风格表达为什么实现不了呢? 一定要写的靠近评委又是什么道理?
之前十二届国展的篆书篆刻部分,我特意买了机票去看了,没什么看头,同质化严重,大部分写篆书入展都是学同一个人的,篆书写的好的人真的很多,国展是代表着书坛最高水准的竞技,看国展,是想看到高水平的书家的想法,而不是看完以后,哎呀,得去学某某,他的字国展上很火!
这对书法学习有什么好处。学书法,大家都临帖,临帖其实就意味着,每个人的性格、笔性都不同,临同一个帖,不同的人感觉是有很大差异的,看展更希望看到对某一帖,不同的高手对其认识方式,而不是一种写法的复制,一旦对某个东西形成共识,那就意味着僵化,意味着这个东西已经快死了。
书法生命力是很顽强的,但是又很脆弱,比如今天人写时代接近的民国、清代调子的字也只是徒有其型,只有字形结构像而已,线条的感觉、表达的趣味,相差千里,这才多少年……这不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今天人有底气说自己的字是“时代压之,不能高古”吗?
恰逢本人考研结束,说句题外话,今年英语真tm难,我做了去年的卷子,英语二怎么比英语一还难……  准备二战了。
去年我老师的小徒弟书法高考,他送这个孩子去杭州熟人的艺考班,看到了考研的学生写的字,认为很多考研的学生写的比十二届国展的大部分作品要好,只是风格要改一改,言下之意,无非是要学展览体,这就很离谱。。。。。。。
似乎在国展面前,除了篆刻、唐楷和行草书(届展)相对比较包容以外,其他的书体,风格都被规定了一样。
为什么说相对,因为就算是这些比较包容的书体,单项展仍然有限制,你可以想象一个蝉联兰亭奖的书家只能入兰亭和届展么,投小展必挂,能入兰亭奖,水平一流无疑,小国展怎么上不了?写的不好吗?并不是,只是,评!委!不!喜!欢!
全国第五届正书展,我看每个写的都挺好,写的不好上不了,只是难对比出差异来,看这一届再看上一届,我是觉得没啥区别,换了一个人写同样的作品而已,相比直接的、明目张胆的抄袭,这种不是抄袭的抄袭更可怕。
前者可能是人品问题,话说回来,在利益面前,丢掉节操的人不是少数,指责不过来。
后者呢,我激进的认为,这些于书法上用功的展览选手正在给本来就半死不活的书法棺材上钉钉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