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569

一个调阴阳两虚的千古名方
大自然有阴阳,人也有阴阳。
《内经》就说了:“生之本,本于阴阳。”
什么是阴阳两虚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讲讲阴虚和阳虚。
阴和阳的关系,就像是炉灶上有一锅水,水就是阴,灶火就是阳。假如你把火调小,那水就迟迟烧不起来,摸起来始终冰冰凉凉的,在人体而言就是冷,假如你把锅里的水舀出去些,那水沸腾起来就很快,在人体而言就是燥,就是热。
所谓阴阳两虚,简单来说,就是既怕冷,又怕热。
1、冬天怕冷,除了衣服比别人穿的多,手脚也会有发凉的现象,有时候在被窝里捂一个晚上都捂不过来。
2、夏天怕热,怕冷和怕热,看似矛盾的两点,但是对于阴阳两虚的人来说,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3、平时可能会心烦,手脚心有发热的感觉,中医也叫五心烦热。嘴里面发干,想喝水,但是喝完以后,依然觉得干,为什么?因为身体缺乏一股热量,没有这股热量,补进去的水就没有办法运化起来。所以没有阴液,身体不能受到滋润,有了阴液,但是阴液不能够气化,身体依然不能受到滋润,依然会干燥。
4、汗液特别多,中医把出汗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汗,一种是盗汗,白天汗多叫自汗,自汗是因为阳虚,气固摄不住津液。晚上汗多叫盗汗,盗汗是因为因为阴虚,阴虚了,火就旺,津液受到干扰不能内守而外泄。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汗都多,那十有八九是阴阳两虚。
5、常常有腰膝酸软,疼痛的感觉,因为筋骨得不到濡养,除了痛,还会感到麻木。
6、喝一点水就要上厕所,就是尿频,兜不住尿,平时出门都不敢多喝水,到了晚上更是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有点睡意,尿意又来了,一晚上不去个七八次厕所就睡不好觉。
下面要讲的这张方子出自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当时叫石龙芮丸,后来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给它改了个名字,改成了什么呢?
菟丝子丸。
菟丝子丸:菟丝子、鹿茸、石龙芮、肉桂、附子各30克,石斛、熟地、白茯苓、牛膝、续断、山茱萸、肉苁蓉、防风、杜仲、补骨脂、荜澄茄、沉香、巴戟天、茴香各0.9克,五味子、桑螵蛸、川芎、覆盆子各15克,泽泻30克
把这些药材研成细末,用酒蒸面糊为丸,每次服用3-6克,每天2-3次。
这张方子药味还是比较多的,算得上是一张大方。我们来简单的学习一下。
菟丝子、肉苁蓉、山茱萸,阴阳双补,既能补阳,又能补阴,走的是中庸之道。
鹿茸、附子、肉桂、巴戟天、茴香、补骨脂、石龙芮,这一组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补阳。
防风、荜澄茄、沉香、川芎跟在队伍后面,负责把体内的寒气驱一驱。
我们说阴和阳是互根互用的,就像油灯一样,油灯可以照明,是因为灯芯在燃烧,实际上也是在烧灯油。你有再多的灯油,却不去点燃,那它还能发光发亮吗?答案是不能。反过来,有火却没有油,那这个灯也一样亮不起来。高明的中医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当他想补阳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这个人的阴是否不足。
补阴靠谁?熟地黄、五味子、石斛。
紧接着,再用点牛膝、续断、杜仲,补肝肾。肝主筋,肾主骨,吃下去以后,筋骨会变得有力量,不容易疼痛。
再来看覆盆子、桑螵蛸,固精缩尿,这两味药不常提到,这里重点讲一下。
首先说覆盆子,在过去,厕所都建在外面,没建在家里面,到了晚上,要上厕所,怎么办呢,就在屋里头放一个尿盆,第二天早起倒掉。
你看这个覆盆子,覆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盖住,一个是底朝上翻过来。覆盆子能把津液收住,尿就没那么多了,这个盆子你给它盖上也好,倒扣过来也好,总之就是用不到了,所以叫覆盆子。
桑螵蛸也是收敛固涩的一味药,遗尿遗精都能用的到。
最后两味药茯苓、泽泻,这两味药主要是泻,加了茯苓和泽泻,多多少少有点六味地黄丸的影子,六味地黄丸组方三补三泻,三泻就包括了茯苓和泽泻,两味药可以泻肾里面的浊水,只有把不好的东西泻出来,好的东西才能补得进去。
这就是菟丝子丸,阴阳双补,非常适合阳虚,又有一点阴虚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偏于温补,所以内热比较重的人不要用。
有朋友可能要说了,这么多药材全都打成粉,想想都喝不下去,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推荐一个简单的茶疗方,锁阳桑葚茶。
锁阳(切片)、桑葚(干品)各20克,沸水冲泡后代茶饮,也可以加入少量蜂蜜来调味。
这两味都是药食同源之物,非常平和,绝大部分人都可以一用。

对症吃菜功效大

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的蔬菜,不仅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还常常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以下几种蔬菜,人们可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对症食菜,择优食用,有助于自然疗疾,天然养生,延年益寿。

番茄

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强身健体,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清热解毒,抗癌,抗衰老。美容,利尿。可保护心血管,治溃疡,退高烧,防中暑,降血压,治贫血,治肝炎。

冬瓜

有消暑湿,养胃液,涤秽,行水,消肿,利尿,止咳润喉,生津止渴之功效。可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胃炎,咳嗽,水肿。有减肥,美容的功效。是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理想食物。

黄瓜

具有清热解渴,利尿解毒的功效。可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增强大脑神经功能,抗癌,减肥利尿,解毒。最令人感兴趣的是,黄瓜有奇特的美容作用。

土豆

土豆所含的膳食纤维,有促进胃肠蠕动和加速胆固醇在肠道内代谢的功效,有通便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以治疗习惯性便祕和预防血胆固醇增高。

红薯

有防癌抗癌,宽肠通便,和血补中,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常食红薯还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预防结缔组织病,并能保持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关节腔和浆膜的滑润。红薯又是高血压,心脏病,便祕病人的理想食物。

茄子

有清热,活血,宽肠,通便的功效。能减少皮下出血,降低胆固醇,抗癌。在夏天能去火的蔬菜中,以茄子清热,止痛,消肿的效果最好。茄子其维生素E的含量居各类蔬菜之冠,具有提高毛细血管抵抗力,防止出血和抗衰老的作用。茄子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咯血,紫斑症及维生素C缺乏病患者的食疗食物。

有助于夏季防晒的食物

西兰花

西兰花、卷心菜及球茎甘蓝等食物中所含的异硫氰酸盐具有抗癌作用。这种物质还可促进保护酶的产生,保护细胞免受紫外线侵害。

番茄

番茄富含抗氧化剂番茄红素,每天摄入16毫克番茄红,可将晒伤的危险系数下降40%。熟番茄比生吃效果更好,另外吃番茄酱也可明显降低皮肤晒伤危险。

椰子油

椰子油含有具有抗菌作用的月桂酸,其中的饱和脂肪也可预防皮肤受到阳光紫外线的损害,适当吃椰子油可以保护肌肤。

枸杞

枸杞有助于阻止紫外线导致的氧化,缓解晒伤引发的皮炎和浮肿。

咖喱

咖喱内的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物质,能防止紫外线导致的细胞受损和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护肤的效果

绿茶

绿茶富含抗氧化剂,常喝绿茶可使因日晒而导致皮肤损伤、松弛和粗糙的危险降低1/3。

柠檬

富含维生素C,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美白淡斑,收细毛孔,软化角质层及令肌肤有光泽。

橙子

维生素C是“永远的美肤佳品”。橙子等柑橘属水果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防止紫外线,减少晒伤导致的皮炎。多摄入维生素C还有助于增强皮肤角质,保持皮肤弹性。

蘑菇

蘑菇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该物质具有光防护功效,可降低紫外线导致的氧化。

黑巧克力

巧克力内富含多种抗氧化物,如可可多酚和类黄酮等,适量摄入可减少有害紫外线伤害,预防皮肤癌。

坚果

坚果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从内而外地软化皮肤,防止皱纹,同时保湿,让肌肤看上去更年轻。坚果中含有的维生素E,不仅能减少和防止皮肤中脂褐质的产生和沉积,还能预防痘痘。

鱼类

科学研究发现,一周吃三次鱼可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侵害。长期吃鱼,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类似于防晒霜的自然保护,使皮肤增白。

另外,一些感光蔬菜,如白萝卜,芹菜,香菜等,容易使皮肤出现色素沉淀,在阳光强烈的季节最好少吃。

吃对蔬菜疗效好

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而且还可作为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防止疾病的复发。下面几种蔬菜,可以防治多种疾病。蔬菜防治疾病可不受疗程限制,便于长期服食,因而其功效也是药物所不能达到的。

芹菜

芹菜有平肝,清热,祛风,利尿,健脾,降压,醒神,安眠和促进性功能的作用。芹菜富含维生素,芹菜甲素,芹菜乙素,挥发油,甘露醇,肌醇及钙,磷,铁等元素。这些物质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和保护血管的作用。芹菜能止咳化痰,改善体质,镇定神经,防治高血压,促进废物排泄,净化血液,防治贪血。

洋葱

洋葱有降低血压,预防血栓,健胃,促消化,抗衰老,预防癌症,防治糖尿病,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预防感冒,利尿,预防肠道传染病,消除精神疲劳,镇定焦燥的作用。

萝卜

萝卜能助消化,生津开胃,润肺化痰,袪风涤热,平喘止咳,顺气消食,御风寒,养血润肤,百病皆宜。萝卜有抗癌防癌,有助于消化,增进食欲,防治便祕,清热降火,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韭菜

韭菜有活血化瘀,止血止泻,促进肠胃消化,防治便秘,抗癌,补肝肾,壮阳固精,消除腰痛,扩张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大蒜

大蒜的神奇药效的秘密在于含有辛辣含硫的挥发性植物杀菌素一大蒜素。大蒜有杀菌,防治便秘,预防传染病,抗老防衰,提高抗病能力,抗癌,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脏病,防治高血压,健脑,增强记忆力,预防血栓形成的功效。

辣椒

辣椒有防治动脉硬化,坏血病,癌症,风湿性关节炎和加速体内脂肪的转换,吸收,消耗等诸多功效。

青葱

青葱有袪风发汗,解毒消肿,杀菌,减肥,利尿,防治感冒,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的功效。

虚劳骨热,四肢烦闷,及心躁虚汗

丹砂丸

【处方】 朱砂(细研,水飞过)半两,薯蓣半两,犀角屑半两,虎头骨(涂酥,炙微令黄)半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干)半两,安息香半两,川升麻半两,牡蛎(烧为粉)半两,槟榔半两,人参半峡谷,白茯苓半两,牛黄1钱(细研),麝香1钱(细研),甘草1分(炙微赤,锉),麦门冬3分(去心,焙),龟甲3分(涂醋,炙微黄,去裙襕),鼓心3分。

【制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骨热,四肢烦闷,及心躁虚汗。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 忌苋菜。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七

虚劳惊悸,心气不定

丹砂丸

【处方】 丹砂1两(细研,水飞过),龙齿半两(细研),茯神半两,远志1两(去心),雄黄(细研)3分,犀角屑3分,鬼臼(去毛)3分,桂心3分,人参(去芦头)3分,虎鼻1枚(干者),麝香2分(细研)。

【制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惊悸,心气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八

蛊毒

丹砂丸

【处方】 雄黄半两(细研),朱砂半两,藜芦1分(去芦头,微炙),鬼臼1分(去须),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蛊毒。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空腹煎干姜汤送下。当转下恶物并虫等;当烦闷,后以鸭为羹食之。

【摘录】 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见《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济生》

柴胡解

柴胡:味微苦,性平。禀少阳生发之气,为足少阳主药,而兼治足厥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舒之;胆火甚炽盛者,此能散之;至外感在少阳者,又能助其枢转以透膈升出之,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寒热,寒热者少阳外感之邪也。又谓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诚以五行之理,木能疏土,为柴胡善达少阳之木气,则少阳之气自能疏通胃土之郁,而其结气饮食积聚自消化也。

《神农本草经》柴胡主寒热,山茱萸亦主寒热。柴胡所主之寒热,为少阳外感之邪,若伤寒疟疾是也,故宜用柴胡和解之,山萸肉所主之寒热,为厥阴内伤之寒热,若肝脏虚极忽寒忽热,汗出欲脱是也,故宜用山萸肉补敛之。二证之寒热虽同,而其病因判若天渊,临证者当细审之,用药慎勿误投也。

柴胡非发汗之药,而多用之亦能出汗。小柴胡汤多用之至八两,按今时分量计之,且三分之(古方一煎三服,故可三分)一剂可得八钱。小柴胡汤中如此多用柴胡者,欲借柴胡之力升提少阳之邪以透膈上出也。然多用之又恐其旁行发汗,则上升之力不专,小柴胡汤之去渣重煎,所以减其发汗之力也。

或疑小柴胡汤既非发汗之药,何以《伤寒论》百四十九节服柴胡汤后有汗出而解之语?不知此节文义,原为误下之后服小柴胡汤者说法。夫小柴胡汤,系和解之剂,原非发汗之剂,特以误下之后,胁下所聚外感之邪,兼散漫于手少阳三焦,因少阳为游部,手、足少阳原相贯彻也。此时仍投以小柴胡和解之,则邪之散漫于三焦者,遂可由手少阳外达之经络作汗而解,而其留于胁下者,亦与之同气相求,借径于手少阳而汗解,故于发热汗出上,特加一却字,言非发其汗而却由汗解也。然足少阳之由汗解原非正路,乃其服小柴胡汤后,胁下之邪欲上升透膈,因下后气虚不能助之通过,而其邪之散漫于手少阳者,且又以同类相招,遂于蓄极之时而开旁通之路,此际几有正气不能胜邪气之势,故必先蒸蒸而振,大有邪正相争之象,而后发热汗出而解,此即所谓战而后汗也。观下后服柴胡汤者,其出汗若是之难,则足少阳之病由汗解,原非正路益可知也。是以愚生平临证,于壮实之人用小柴胡汤时,恒减去人参,而于经医误下之后者,若用小柴胡汤必用人参以助其战胜之力。

用柴胡以治少阳外感之邪,不必其寒热往来也。但知其人纯系外感,而有恶心欲吐之现象,是即病在少阳,欲借少阳枢转之机透膈上达也。治以小柴胡可随手奏效,此病机欲上者因而越之也。又有其人不见寒热往来,亦并不喜呕,惟频频多吐粘涎,斯亦可断为少阳病,而与以小柴胡汤。盖少阳之去路为太阴湿土,因包脾之脂膜原与板油相近,而板油亦脂膜,又有同类相招之义,此少阳欲传太阴,而太阴湿土之气经少阳之火铄炼,遂凝为粘涎频频吐出,投以小柴胡汤,可断其入太阴之路,俾由少阳而解矣。又:柴胡为疟疾之主药,而小心过甚者,谓其人若或阴虚燥热,可以青蒿代之。不知疟邪伏于胁下两板油中,乃足少阳经之大都会,柴胡能入其中,升提疟邪透膈上出,而青蒿无斯力也。若遇阴虚者,或热入于血分者,不妨多用滋阴凉血之药佐之;若遇燥热者,或热盛于气分者,不妨多用润燥清火之药佐之。是以愚治疟疾有重用生地、熟地治愈者,有重用生石膏、知母治愈者,其气分虚者,又有重用参、治愈者,然方中无不用柴胡也。

【附案】一人年过四旬,胁下掀疼,大便七八日未行,医者投以大承气汤,大便未通而胁下之疼转甚。其脉弦而有力,知系肝气胆火恣盛也,投以拙拟金铃泻肝汤加柴胡、龙胆草各四钱,服后须臾大便通下,胁疼顿愈。审是,则《神农本草经》谓“柴胡主肠胃中饮食积聚,推陈致新”者,诚非虚语也。且不但能通大便也,方书通小便亦多有用之者,愚试之亦颇效验。盖小便之下通,必由手少阳三焦,三焦之气化能升而后能降,柴胡不但升足少阳实兼能升手少阳也。

小柴胡汤试题

【单选题】1

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药物配伍是

柴胡、半夏

柴胡、人参

柴胡、黄芩

半夏、生姜

人参、大枣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药物配伍是柴胡、黄苓。柴胡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得以疏散。董苓清泄少阳半里之热。半夏降逆止呕。人参益气。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扶正祛邪,御邪内传。

【单选题】2

小柴胡汤可用于治疗:

少阳湿热证

寒热互结

热入血室

黄疸见大便秘结

痰湿内阻膜原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小柴胡汤可用于治疗热入血室证。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则经水不当断则断,寒热发作有时。少阳湿热证是少阳经脉感受湿热之邪。寒热互结指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虚实并见。黄疸见大便秘结由邪热入里,与脾湿相合,气机受阻所致。痰湿内阻膜原为痰湿阻滞在阳明半表半里之间。

【单选题】3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有的是:

柴胡

黄芩

干姜

人参

大枣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组成】柴胡半斤(24g)董苓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半夏洗,半升(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4枚)

注:剂量折算非汉代与现代,乃教材剂量折算。

【单选题】4

小柴胡汤可用于治疗头痛发热:

伴脉弦细者

伴大便干结者

伴小便不利者

伴汗出短气者

伴汗出恶风者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小柴胡汤功用和解少阳。《伤寒论》云:“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单选题】5

下列诸证,不宜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是: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太阳病转入少阳,胁下硬满,但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紧者

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伤寒论》(第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单选题】6

小柴胡汤可用于治疗发黄:

伴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者

伴腹微胀满,口渴,小便不利者

伴胁腹不满,发热无汗者

伴胁下满痛,心烦喜呕者

伴心中懊憹,小便不利者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小柴胡汤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王,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中风,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单选题】7

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

去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去半夏、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去人参、生姜,加五味子、茯苓

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去人参、黄芩,加五味子、干姜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小柴胡汤证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苓,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董苓,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王姜二两。

【单选题】8

用小柴胡汤时,若病人口渴,其加减应为:

去半夏加重人参、甘草

去半夏,加人参至四两半,加栝蒌根四两去半夏,加重人参,加五味子、栝蒌实

去半夏、黄芩,加栝蒌根

去半夏、黄芩,加五味子、栝蒌根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小柴胡汤方: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渴为热邪伤津,故去温燥的半夏,加重人参用量以加强益气生津,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

【单选题】9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人参黄芩半夏干姜甘草

人参生姜半夏甘草大枣

半夏黄连黄芩甘草大枣

柴胡人参黄芩甘草生姜

半夏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小柴胡汤的药物组成是:柴胡、黄苓、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半夏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半夏、黄苓、王、人参、甘草、黄连、大枣。

[中药鉴定学]南柴胡与北柴胡气味的主要区别是南柴胡有

选项:

A.辛辣味

B.微涩

C.微甘

D.具败油气

E.刺喉

答案:

D

清胆热黄芩建奇功

中药里,能清热解毒的药很多,但各有讲究。中药有一个奇特现象,要针对不同的病位用不同的药,药物之间同功不同用普遍存在。比如石膏与黄芩同为清热要药,但清热的方向不同,石膏清的是阳明经热,而黄芩则是清心肺大小肠之热,清肝胆之火。

肝胆之热,大多表现为少阳经热,属于气分之热范围。热有气分之热,有热,清肝胆之热,则要使用针对少阳之热的中药,而黄芩是久经实践的最佳医物。

李时珍记录了一个医案,说有一个人平时就经常喝酒,突然少腹绞痛,痛不可忍,而且小便如淋。用了很多药都不行。他就根据《明医别录》讲的,黄芩治少腹绞痛,用黄芩再加上木通,甘草三味药开出一方,结果就治好了这个病。

显然,李时珍看到腹痛想起了“黄芩治少腹绞痛“,然后再分析这个药可不可用,对不对症再开方。其后,他特别指出:”然必因热气所迫致少腹绞痛者始可用,非可概以之治腹痛也”。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腹痛都用黄芩,而是热迫造成的才可以用。案中患者的小便如淋反映出了热症,李时珍并进一步指出”又须知太阴腹痛无热证,必少阳腹痛始有热证“,因此其断定患者是热症之腹痛,进而大胆使用黄芩 。不过,方中的木通行气止痛,甘草甘缓止痛的作用不可小视,如果光一味黄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在应急止痛方面,甘草是功不可没的。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经常喝酒的人如果有肝胆热的话,建议家里备点黄芩。

李时珍对黄芩的清热作用十分推崇,因为他自己年轻时的病就是用一味黄芩治好的,所以他对黄芩特别有感情。他这样记载:余年二十时,因感冒咳嗽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俱废,六脉浮洪,遍服柴胡、麦冬、荆沥诸药,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先君偶思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遂按方用片芩一两,水二盅煎一盅顿服,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药中肯,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观濒湖二段云云,其善清气分之热,可为黄芩独具之良能矣。

《神农本草经》这样记载黄芩:味苦,平,无毒。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一名腐肠。

可以看出,古代人们经过实践已经发现,黄芩可以清各种热,故曰“治诸热”,由于它能清的热太多了 ,说不完,都懒得说了,以“治诸热”一语概之。不过,本草经还是着重指出了在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等问题上的应用。后世医家根据这一药用总结,用在肝胆之热引起的黄疸以及在肠澼(如西医所讲的阿米巴痢疾,中医叫热协利)等疾病上,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出现治少阳胆或焦有热的小柴胡汤及太阳与阳明合病的热协利所用的葛根黄芩黄连汤为代表的经典方剂。

黄芩的清热作用显然还依赖于其他药物的带动,否则靠它一味是很难到达所要去的病层病灶,李时珍独一味黄芩治好自己的肺热是一个个案,有几个因素促成,一是当时他很年轻,阳气很足,二是它的热症强烈,气分之热激荡。这二个原因隐含了一种很强的阳动力在作怪,所以他无需引导辅助之药即可达到效果。但事实上很多情况比较复杂,有时候光靠一味药的力量达到要清热的病层,如少阳胆热的小柴胡汤,“黄芩能去热,胸胁苦满的现象,靠柴胡把黄芩带进去(倪海夏语),起到清胆热的作用。

抛开人们的实践经验去认识,至于黄芩为什么能清胆热,唐容川的解释倒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回味:黄芩味苦,中多空虚,有孔道,人身惟三焦;是行水气之孔道主相火,故主清相火, 火逆呕苦、黄芩为正药。此药苦而色绿,故能入瞻。

细说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与膀胱息息相关,学习此经,须知膀胱。

膀胱又叫州都之官,这个官名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其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矣。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解释说“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

从自然规律看,水往低处走,择东而行。套到人体上道理也一样,人的身体上为北下为南,面为西,背为东,水必然往下走,然后从背气化。形成一个循环。下方将水储藏起来就是膀胱,膀胱气化的路线就是膀胱经。

这个储水之地有点像湖泊,管理水调整水,有点像州都的管理者,不断地储水蒸发,又不断地将没用的水放掉一点。简而言之得阳气而化,满而疏泄。

膀胱的水从哪里来?

实际上人体的水全部来自外界,一是空气中的水气,二是饮用水,三是食物中的水。水气直接入肺,也能通过皮表渗透,饮用水和食物水直接入胃(入胃后有一个水谷消化处理过程后才到达膀胱,后述)只不过就体内而然,水有两种渠道进入膀胱,第一种是从三焦网路渗透下来,还有一个就是通过解剖学讲的输尿管,从肾脏流进来。

流进膀胱的水会被怎么处理?

一是气化,二是排掉。膀胱里的水量主要还是从肾而来,几乎是被肾气化过的二次水。肾水是来自肺脏,肺的水下达到肾脏以后,因肾跟小肠靠在一起,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烧,肾的水就会气化,气化后会进入所谓命门的地方。这个水很热,因为小肠不断的加热,水进入命门以后,水跟肾的营养,就顺着督脉,一路跑到脑部,这是第一次的气化,蒸发了还有残渣水,残渣水会从肾脏经过输尿管再给膀胱,进入膀胱以后,还有好的营养在里面,会再气化第二次。

第二次气化以后,水去了哪?

一部分变成没用的尿液排了出去。另一部分则上升至肝部,是通过三焦油网进入肝脏。进入肝脏以后,会帮助肝脏的代谢。代谢出来有废物,就进入胆,所以胆汁等于是肝脏排出去的大便浊物,排出去后再给身体里面消化再送给全身。

膀胱气化水的过程如何?

正常人的膀胱约有400cc的容积。当水在膀胱里面累积时,由于膀胱是紧贴着小肠,受小肠热量作用,水气蒸发,整膀胱如热气球上升。因为这种受热托升作用,正常人就不感觉到膀胱很重。当膀胱水和水气充满400cc的容积,人就会感到胀,就会去小便。因为膀胱气化中的水是温热的,里面有蒸气,有蒸气就会产生压力,人就能顺利地把尿排出去,排出的尿是带有蒸汽的。

所以膀胱的气化之力就是来自小肠的阳气。小肠火力足,则膀胱气化顺利!如果小肠的火不够,膀胱的水就没有气化,变成冷水在里面,排出来的尿是冷的。而且水不气化,积重在下,这个时候人感觉很胀很急,变成频尿。因此,尿频不是括约肌的问题,是膀胱不力的问题。时医只见基形,不知其义。

从这个道理出发,要解决尿频的问题,还得加强小肠的火力。把坏的水排掉,好的水气化出来让身体受用。因此有很多人艾灸关元,中极,神厥来加强火力。

足太阳膀胱经一共有六十七个穴道。整个路线的上下贯穿人体背面,穴位更是遍布人体正背面。从体层位置的阳气表现来看,属于太阳经的范围。以足太阳膀胱命名可见其路线之长,阳气之盛,涉及体表面之广。因此足太阳膀胱经与外感病邪息息相关。一旦伤寒,寒气束表,则膀胱经会先感知出来,其所涉范围出现酸痛症状。

足太阳膀胱经的走向为什么是向下的?

该经起于内眼角睛明穴,止于到小趾的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整个路线向下走。这条路线经过的区域虽然阳气最盛,但水气也很盛,化气出表之水为汗,不化之水则带着热量下行到膀胱。在小肠之火作用下再次进行气化。这个过程始终是阳气在主导水的运行,膀胱并非天生的智能水处理器。从水的特性看,足太阳膀胱经的走向向下是因这一特性所决定。所以中医有“太阳寒水”一说。

足太阳膀胱一旦受病,水循环出了问题,不但表现出表闭,体痛,而且也有小便不利的情况。

(0)

相关推荐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汇方(十五)

    方名: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桂枝汤 方歌 小柴芩半人参草,大柴芩半枳芍黄. 小柴胡加芒硝入,合桂柴胡桂枝汤. 方剂 小柴胡汤<伤寒论>:小柴胡半斤 微寒 黄芩 三两 苦寒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288至卷291 疟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八十八 疟门 黄帝素问 疟论 黄帝问曰:夫痎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 [注 夜病者,谓之痎:昼病者,谓之疟.] 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 ...

  • 生姜汤,生姜泄肠汤,生姜和中汤,生姜半夏汤,生姜甘草汤,生姜橘皮汤,生姜生附汤,桂枝生姜枳实汤,生姜泻心汤,,

    <备急千金要方>生姜汤 温中下气方. 生姜(一斤) 甘草(三两) 桂心(四两) 上三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一服五合,日三服.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生姜汤 ▼ 相关方剂 ...

  • 陈涛医生讲小柴胡方剂

    ​小柴胡汤是和解之剂. 什么是和解之剂呢? 病邪在半表半里,既不可以发表又不可以攻里.涌吐,就应该用清透并行祛邪扶正的方法治疗. 或脏腑之间有偏盛.偏衰.上热下寒,或阳气被遏而致的病证,应该用平其偏盛 ...

  • 小柴胡汤加五苓散专治肝硬化腹水(VK)

    小柴胡汤加五苓散,而且这合方也能专治肝硬化腹水. 小柴胡汤合五苓散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和五苓散均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 药物组成: 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6克 ...

  • 黄煌教授经方方应用总结(二)

    [组成用法]麻黄.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杏仁.生甘草.大枣.生姜. 水煎,分两次温服.如用雨后积水更优.梓白皮多用生桑白皮代之. [方证]身黄.身痒.心烦.小便不利,舌红苔浮腻者. 27.越婢汤 [ ...

  •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输卵管不通# 莪术50g三棱50g当归尾 100g 艾叶 50g白芷50g皂角刺 50g 血竭 50g地鳖虫 50g没药 30g透骨草 100g 红花 30g ...

  •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 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主要遵循软坚散结.舒筋止痛的原则,按照发病情况及疾病分型的不同予以配方.     1.复方红花酒     原料:红花20g,当归尾15g,赤芍15g,川芎15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完》

    麦门冬汤 麦门冬 半夏 甘草 粳米 大枣 主治: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 ...

  • 老人尿不畅,参考一下这个方

    I导读: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作者以清·沈尧封所撰<女科辑要>之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老年性癃闭 作者/嵇明亚 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以小便涓滴不利或 ...

  • 万方论文网_核心期刊目录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学报(改名为:医学争鸣)   4.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5.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6.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7.解放军医学杂志 8. ...

  • 一个外用方,治疗慢性鼻窦炎

    I导读:作者应用苍耳子散原方内服作外治法,比内服简便经济,收效快,疗效高.临床值得一试. 苍耳子散外治慢性鼻窦炎 作者/黄宗勖 刘××,男,32岁,干部. 患者自诉: 在初中求学时即患慢性鼻窦炎,十余 ...

  •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真武汤! 治疗心力衰竭,首先要弄清楚患者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这个要了解二者的区别,再根据症状,选用选用五苓散合它方,或者真武汤. 一.左右心衰的区别. 心力衰 ...

  • 国医大师肖少卿:常用配穴主治方49类,涵盖100多种病症经验配穴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相信很多灸友日常艾灸中最困惑的就是关于配穴的问题,什么病灸什么穴位?当然,最好还是需要专业中医师详细辩证以后,方能给予有效合理的配穴方案. 前几日,朋友赠我一本国医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