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详)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篇

教材分析:《带上她的眼睛》是人教版新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感受科幻文学之美和科学探索的乐趣,理解科学探险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作为荣获1999年第十一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的作品,以其生动奇幻的内容、浓烈深重的情感,在科幻小说中熠熠生辉。作者将自己对文明与人性的思考,寓于奇思妙想的科幻,在深重的情感中展现作者思想的光辉。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是学生在初中学段第一次在教材中接触科幻小说,七年级的学生有着充沛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科幻小说的兴趣,利于对科幻小说的阅读和理解。在学习本文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浏览”的阅读方法,可以自读。初中生对科幻小说这种文学类型十分感兴趣,但由于缺乏相关科幻理论知识,他们对科幻小说的阅读孩纸停留在其夸张的外在形式上,还不能也不愿意深入了解科幻小说真正的独特性内涵。对于科幻小说的学习,还只是将其当做有趣的故事,需要教师引导体悟其中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文章特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浏览全文,理清文章脉络,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了解科幻小说,学习科技小说的写法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2.细细品析文章,感悟文章内涵,理解作者通过设置悬念和伏笔展现的文章巧妙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感受作者非凡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品味小说人物的情感,理解文中小姑娘崇高的品格和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

1. 浏览全文,把握故事内容,找出文章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分析人物形象。

2.探究文本主旨,体会人性的伟大。

教学难点:感悟文章内涵,使学生明确科学和幻想奇妙

教学方法:提问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问题导入

师:如果我们要去旅行,你会带上什么?

生:带上零食、带上相机、带上爸爸妈妈……带上眼睛!

师:这位同学说要带上眼睛,回答的真好,不带上眼睛怎么能看见旅行中美丽的风景呢,你们说是不是啊?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能带上别人的眼睛去旅行呢?

生:没有,别人的眼睛怎么能带走啊。

师:看来大家都觉得难以相信呢,别人的眼睛怎么能被我带上去旅行呢,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我”会带上“她”的眼睛去旅行。

在讲课文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科幻小说和作者的生平吧。有同学知道吗?

生:科幻小说就是幻想未来会出现的高新科技,以及这些高新科技会对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师:概括得很好。科幻小说,就是科学虚构小说,虽然是用幻想的形式,却是在尊重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或科学技术远景。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必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元素。科幻小说也有软科幻和硬科幻之分。软科幻小说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

《带上她的眼睛》就是这样的一篇科幻小说,是由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的刘慈欣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课文《带上她的眼睛》是有原版的,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课后阅读,对比两篇小说的不同之处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对于《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刘慈欣,有同学了解吗?这可是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流浪地球》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场景宏大。

生:中国人,是男的。

师:说的很对,只是还不是很全面,那就让老师来补充一下吧。

刘慈欣,1963年出生,祖籍河南,长于山西,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三体》《球状闪电》,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等。其作品不仅在国内大热,也蜚声世界,连连创下中国科幻作家获奖记录。2015年,他的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向了世界的高度。

雨果奖,是“世界科幻协会”所颁发的奖项,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大会上颁发,正式名称为“科幻成就奖”,为纪念“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命名为雨果奖。和星云奖并称为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

雨果奖的设立不是为了纪念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而是为了纪念来自卢森堡的现代科幻小说奠基人雨果·根斯巴克。雨果奖并不是单独为科幻作品设置的,奇幻作品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科幻作品和奇幻作品都有获奖资格。

我们看着张图就是雨果奖的奖杯,非常有科幻特色。

让我们回到刘慈欣和他的作品。

刘慈欣的作品技术含量高,并多着眼于宏大题材,歌颂为人类福祉献身的崇高精神。

《带上她的眼睛》最初于1991年发表在《科幻世界》杂志,并获得该年的“银河奖”。这部小说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原版啦。

二、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对学生可能不认识的生字词进行讲解。

师:下面我们来看课文,给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一遍,在浏览过程中注意勾画出生字词,读完后可以向老师反映,老师讲集中讲解。

生:……

师:大家反映的生字词老师已经知道了,请看黑板,跟着老师一起读。点缀、漫步、迟钝、凸显、闲暇、拍摄、草籽、蔚蓝、合拢、吟唱、铁镍、朦胧、闷热、孤零零、德彪西、硅酸盐、不期而至、心有灵犀、天涯海角。同学们还要注意,这篇课文中的一些多音字的读音:屏、泊、核、闷、冠、累、壳、间

有同学能够指出他们的不同读音吗?

生:屏幕、屏住呼吸,湖泊、停泊,闷热、沉闷,累了、累积,房间、间隔。

师:说的很好,地核的核,还有一个读音梨核,是比较少见的。外壳的壳,当它和地组成地壳这个词是要读qiao四声。有同学对其他的字词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那么解决了读音和词语的问题,我们就开始进入课文吧。

(2)老师朗读课文,或者播放音频示范正确读音,请学生总结概括故事梗概。

(3)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鼓励。

师:“眼睛”怎么可以带上,“眼睛”究竟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明确:眼睛其实是“传感眼镜”,不仅能够同步视觉,还能同步触觉和味觉。

师:“我”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生:主任要求的。

师:那么为什么主任要要求我带上她的眼睛,“她”是谁,真相是什么?

明确: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没有机会回到陆地上亲眼看。所以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对答如流啊,非常厉害。老师问了同学们好多问题,同学们有想问老师的吗?比如对课文不大理解的地方。

生:小姑娘的队友是怎么死的啊?

师:问答好,课文中说小姑娘的队友是受伤后去世的,但对于怎么受伤、为什么去世没有详细的解释,这就要依靠大家来想象啦,我们完全可以依据这一点想象然后写一篇作文不是吗?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深入研读

(一)对文章进行细致解读:人物、情节、环境

师:我们可以将课文分为四部分。先前已经讲过,《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是属于小说的一种,谈到小说我们就得说一说小说的三要素了,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我们都知道,有我、主任和小姑娘;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我们首先来看小说三要素中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要在课文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段落。对,就像这位同学说的一样,就是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看来大家在之前的课文学习中已经有了经验,有哪位同学有思绪跟大家分享的吗——你是怎么分的?

生:开端1-5,发展6-24,高潮25-45,结局46-47。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还有同学有其他的分法吗?

生:老师我的段落只有46.

师:这是因为你十五段后面的省略号也要算上一段哦。大家还有疑问吗?没有了啊。其实教材已经替我们把段落分好了,有同学注意到了吗,第5段到第6段之间有空白把两端间隔开来了,同样的24段和25段也被空白间隔开来。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四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吧,给大家三分钟再次阅读,阅读完后,大家一起来讨论这四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师生讨论总结:

开端1-5,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发展6-24,草原见闻。“我”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

高潮25-45,知晓真相。“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并补叙地航船失事的情况。

结局46-47,“她”留在我心中。“我”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二)讲解悬念——伏笔和照应。

1.教师举例。

师:在第2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初读时我也没在意,但读到第43段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在本文中,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表现手法叫什么?

生:不知道。

师:叫伏笔。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的“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地伏笔,在看到“照应”,前,貌似“闲笔”。所以说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有不少。大家能找到吗?找到了可以举手告诉大家。

生:“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这是一处伏笔,照应后文的“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热,热得像——地狱。”是一处伏笔,照应后文中的“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三)分析人物,体悟情感,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1、分析小姑娘

师: 我们一起来看第45段小姑娘的录音,小姑娘真的觉得周围不再封闭了吗?前后桌四人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表最终结论。

生(讨论结束后):小姑娘并没有觉得周围不再封闭了,只是为了安慰为她而担心的人,才说“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

师(进行加深):正是因为小姑娘善良温柔的话语,乐观坚强的态度,才叫人痛惜。“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这句话,大家有感到什么情感吗?

生:小姑娘在那种环境下还记得工作,认真负责。

师:说的很好,小姑娘为科学献身,却不抱怨,依旧认真工作,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为人类科学进步有帮助,这种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和小姑娘的善良体贴、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2. 分析“我”的人物形象,以及以“我”来叙述的作用?

明确:“我”是一个性格豪爽而又缺乏耐心,心地善良而又对生活充满了抱怨的科学工作者。

作用:①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与可信性②“我”的所思所想为文章埋下伏笔。

师:我们都知道写下这个故事的人是作者刘慈欣,但在课文中叙说这个故事的人是谁同学们知道吗?

生:知道,是“我”。

师:对,就是“我”,“我”带上小姑娘的眼睛去旅行,“我”对小姑娘放心不下,做梦也在想,“我”从主任那里知道了小姑娘原来不是在太空,而是在地心。这些事情都是从“我”看到的知道的,课文中有不少“我”的描写,那么“我”是个什么一样的人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句子:“我睡眼朦胧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绿的工作中……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我发疯似的跑上楼,猛砸主任办公室的门”、“在以后的岁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出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同学们能够从中看到“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生:“我”猜到了小姑娘的处境后很着急,之后我也常常想起她。

生:“我”很不情愿起床,但我还是起床带着小姑娘的眼睛去看月亮了,“我”是个善良的人。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我”心地善良,关心同情小姑娘,时时想起她。那么,为什么世界在“我”的眼中是灰色的呢?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生:没有。

师:因为“我”觉得生活太无趣了,世界是灰色的,而不是缤纷多彩的。课文中的“我”就是现在很多大人的样子了,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消磨掉了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眼中的世界变成了灰色,不会像小姑娘一样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但小姑娘的存在让“我”的生活出现了“星星点点的嫩绿”。我们要记得,不要被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的宝藏。

小结作业

1.为《带上她的眼睛》续写一段故事

2.课外推荐阅读短篇科幻小说作品:

阿瑟·克拉克《星》、刘慈欣《朝闻道》《混沌蝴蝶》、弗诺·文奇《真名实姓》等。

师: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为大家布置两个课外作业:1、阅读刘慈欣的《流浪地球》2、续写《带上她的眼睛》。同学们,下课。

生:老师再见。

六、板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             科幻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伏笔和照应

“我”“她”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第三单元第一篇文言文。单元要求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回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其时作者五十七岁,隐居山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世家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援疆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寄托着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社会的向往。全文用清新朴实的语言描写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桃花源中的景物、环境、风情,为我们描绘出衣服人间乐园的图景,让世外桃源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代名词。

学情分析:

《桃花源记》全文不长,却包含有美丽的风景、宁静的村落、美好的情感寄托,适合八年级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和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向往,又不至于因为太难理解造成厌学情绪。学生在此之前就已经接触过这类文体,对文言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学法已经有所了解和认识,教师应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古代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有所了解,理解现在生活的可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翻译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言虚词、古今异义之类的文言知识。

3、了解陶渊明的一些文学常识

4、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播放相关音频,帮助学生掌握字词。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3.结合课下注释,掌握文言特殊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自主探究法、直观形象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耳濡目染一定听过“乌托邦”这个词语,现在大家常用它指代理想的美好社会,这个词由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提出的,而在中国也有着一个类似的词,同学们知道吗?

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词就来源于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言文——《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它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上了“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六十三岁去世后被称为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 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当时的统治者用阴谋的黑色手段夺取权力,朝廷的黑暗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引发他对统治阶层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这个寄托的美好境界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篇文言文《桃花源记 》所描绘的桃花源。

二、整体感知

师:大家课前就已经预习过了,对这篇文言文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些注释中没有的读音还需要老师强调,下面老师读一遍课文,大家认真听,对于一些生字记得注音,熟悉字词的读音、朗读节奏。这篇文章可是要背诵的哦。老师已经读了一遍,大家听清了吗,还有不认识或者不确定读音的字词吗?

生:有,(举例)询问老师。

师:老师课前整理了一些生字词,根据同学们的反映发现都在其中了,现在就跟着老师看屏幕:

舍(shě)船    屋舍(shè)俨(yǎn)然  阡(qiān)陌(mò)交通  往来种(zhòng)作  黄发垂髫(tiáo)便要(yāo)还家    此中人语(yù)云  妻子邑(yì)人   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老师已经注了音,有同学愿意读一遍吗?

生:(读一遍)

师:很棒,非常准确,没有含混也没有读错。解决了同学们读音的问题,下面需要同学们自己读一遍了,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朗读一遍《桃花源记》,朗读完后需要请几位同学用简单的话语来概括《桃花源记》的内容。(朗读完)下面有哪位同学愿意告诉我们《桃花源记》讲了什么吗?

生:渔人发现了桃花源,在那里被人热情招待,出去后标记带人来找没有找到。

师:说的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借助注释领会了《桃花源记》意思。《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顺序来讲,最后还有刘子骥没有放弃,没找到后病死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边看课文边讨论。

师:渔人是怎么进入桃花源的?

生:缘溪行……

师:这位同学十分聪明,用了原文——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业,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他进入了桃花源。

师: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生:很漂亮,落英缤纷。

师:“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片落花的桃花林漂亮极了,但这片桃花林是桃花源里的吗?

生:不是,桃花林是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路边的风景。

师:对,那桃花源里是什么样的呢?

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师:非常好,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有同学能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桃花源里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人们安居乐业。

师:对,桃花源里人们的生活和平安定,老人和小孩怡然自乐,他们生活的非常幸福,丰衣足食。

师:桃花源里的人看到渔人是什么态度呢?

生:“见渔人,乃大惊”。

师: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会“大惊”?

生:桃花源与世隔绝,鲜少见到外人。

师:正确,答得真好。“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桃花源出现的原因和时间我们都知道了,是秦朝时期为了躲避战乱。我们可以看到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逼迫桃花源人们的祖先不得不逃离故乡,带着亲人躲避在桃花源。也可以看出人们哪怕背井离乡,也想过平静安定的生活。追求幸福是哪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的向往啊。

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村人都告诉了渔人不要往外面说,为什么渔人不仅说了还做了记号带人来找呢?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

生一(讨论完):想找到桃花源,让大家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生二:为了向太守邀功。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老师更倾向于渔人是想让大家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因为陶渊明创作这篇文章,是为了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一定希望人人都能过上像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的日子,丰衣足食,每个人都能怡然而乐。

师:桃花源美吗?

生:美。

师:美在哪里?美在它与世隔绝吗?

生:不,美在它很幸福,生活很安定,老人和小孩也很快乐。

师:说得太对了,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而现在我们已经过上了不愁吃喝的日子,这就是古人们向往却过不上的生活啊,大家可得学会珍惜哦。

师:“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人们最后都没有找到桃花源,大家认为桃花源存在吗?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讨论吧,现在开始。(讨论完)有同学愿意向大家分享他的看法吗?

生一:不存在,这只是陶渊明虚构的,是假的。最后不也说没有找到吗。

生二:存在。渔人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桃花源记是存在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有道理,对于渔人桃花源是存在的,他还被人招待吃了饭呢。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群人过着幸福日子的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这是作者由于对黑暗现实社会的不满,用手中的笔虚构出来的一个村落,所以最后没有人找到它。它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理想的美好社会,这个社会的人们生活幸福,丰衣足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理想社会也会发生变化。

三、深入研读

师:我们对文章内容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这篇文言文中重要的文言虚词、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这方面的知识助于帮助同学们为未来更长更难得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同学们要认真听呀。

1、重要虚词

师:文言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织词语形成句子,包括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我们今天只讲三个字:
  乃(1)见渔人,乃大惊:竟然
  (2)乃不知有汉:竟然
  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
  其(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 代桃花源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4)得其船:自己的
  (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渔人
3.古今异义

师:古今异义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和现在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和用法。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的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挂齿")
  间隔(古义:隔绝;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 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 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4.词类活用

师: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四、拓展延伸

师:好啦,这节课主要的内容大家都学到了吗?课堂开始的时候,我们提到了“乌托邦”,有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解释一下吗?

生:乌托邦。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

师:解释得非常正确,是不是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桃花源”很像呢,关于桃花源,还有一个成语叫“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和乌托邦一样,随着社会的精神进步,现在有了更深的寓意,已经可以指代超越无法到达的地方,和它们最开始的意思已经不一样了。

2、文体:记

师:《桃花源记》,我们都知道了桃花源,那课文题目的“记”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记——可以是游记和碑记(或铭记)(主要的还是游记)。游记是收在文集中的记叙游览山川名胜活动、描写景物、用来抒发感情,让思想在风中飘荡的一种文体(散文)。相当于现在的记叙文,有的夹有一点议论,更像散文。
  《桃花源记》的文体就妙在“四像”而又“四不像”——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散文;好像是游记,又好像是寓言;实际上却又是序跋类文体中的诗序。这都是根据题目中的“记”这种古代文体衍生翻新出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文体解读。所以我们可以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一篇志怪小说。

五、小结作业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我们来布置课外作业:1、背诵全文2、写作练习《我心中的的桃花源》,不少于两百字。下课,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渔人   —— 入桃花源      在桃花源      出桃花源       寻桃花源

乃、为、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