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简爱》,发现那些有大智慧的女人,都具有这个特质
《简爱》是一本简单而复杂的小说,她记录了一个女孩,从懵懂无知,到成长为一个真正独立,自我的女性,所经历的心路历程,所接受的生活洗礼。
她教会了女人关于爱与尊重的知识,也记录了一个女人,平凡而深刻的一生。
初中时,第一次在小说中,读到这句话: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
那时,难言的激动和震撼,一直记忆犹新,可是,十多年后,在人生三十而立的档口,再重读《简爱》,却发现在这部小说里,作者传递给普通女人的人生知识,不单单是自我,独立,自尊,自爱,而是一个女人,在对自我的不断追逐中,渐渐认清自己,认识世界,从而真正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
「如果别人不爱我,我宁愿死去而不愿活着,我受不了孤独和被人憎恶」
在简爱很小的时候,她对她的好朋友海伦,发表了这番热烈而极端的言辞。
这番说辞,像极了曾经的我们。
因为孩子有个天然的属性:渴望被爱。
因为年轻女孩,天然的被灌输:不被爱,就没有价值。
所以,小简爱才会在生命的最初,情感最蓬勃,价值观最紊乱的时候,人生意义最模糊的时候,说出这样最发自肺腑,却也最幼稚的话:将自己的人生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爱上。
可是,真心总是被践踏,越是渴求被爱,就越是容易被伤害。
但那时,简爱还不知道,她还是一个年轻的,不懂人世的小女孩。
她迫切的渴求爱,以为爱,只有别人才能给,所以,当她的监护人无法给她爱时,她将目光转向了任何人,任何对她好一丁点的人,任何给她一丝温暖的人。
可是,生活不断让她失望了。
作为一个穷牧师的女儿,她出生未见过父母。寄养在舅舅家里,本就很悲惨了,但舅舅很快也去世了。
这让简爱的存在,变得很尴尬,因为她的舅母,从契约上,因为接受丈夫的委托,不得不抚养她长大,但从血缘和心理上,她和简爱,既没有亲情做联结,也没有任何情感的延续。
倔强的简爱,是她的累赘,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作为一个女人,嫉妒情绪让里德太太憎恨简爱的母亲,分割了自己丈夫的爱,憎恨简爱,抢夺了里德先生更多的关注。
简爱在里德太太家,度过了10年,被精神虐待和肉体盘剥的生活。
因为寄人篱下,就算表兄表姐们欺负她,也没人为她撑腰,因为寄人篱下,就算受尽了委屈,也会被告知,要忍着,让着,因为你吃的是里德太太的面包,喝的是里德太太的牛奶。
这种屈辱和匮乏,是导致青年和成年后的简爱,不断追逐自己挣取面包的能力,和不断追逐,童年时代就缺失的爱的原因。
那个时候,支撑和拯救她,没有走上歧路,没有走向堕落的是:她天性里的善良,与生俱来的倔强。
「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生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软弱和愚蠢的表现。」
在这个女孩,孤单而苍白的前半生里,倔强是她和不公命运,和不幸过往,所搏斗的唯一武器。
善良让她没有变坏,倔强让她,即便跌倒了,也爬起来。
但这些,不是一个女孩,过好这一生的最重要的元素。
一个女孩,想要拥有一个丰沛的人生,一个永不后悔的人生,需要很多很多东西,而其中,爱,是人生车轮,不断前进下去的原动力。
但小简爱,既没有那份运气,从别人那里获得爱,也没有那种能力,可以自己生产爱,源源不断的供养自己。
所以,童年的简爱,过得孤单,而充满戾气。
像一头小野兽,不被生活善待,自己也不断弄伤自己。
因为不被舅母善待,在俩人的矛盾被激化后,舅母一气之下,决定送简爱去罗沃德孤儿院。
那是一个,比里德太太的家,更冰冷残酷的地方。
孤儿院不仅教规严苛,生活条件也十分恶劣,尤其是院长,对孩子们没有基本的爱和同情,只将这些孩子,当作敛财的工具。
这个伪君子,对外装作大善人,获得各种捐款,而实际上中饱私囊,用这些钱,来供养自己和家庭的豪奢生活。
他的自私行径,导致恶劣生活条件下的孩子们,在一次大伤寒流行病中,接二连三的死去。
而简爱,在罗沃德孤儿院唯一的好朋友海伦,也在这次流行病,夺去了性命。
这次事件过后,孤儿院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倔强火热的简爱,也发生了一点点变化。
朋友的死亡,喜爱的老师的离开,让简爱对爱,对人生,有了新一重的认识。
有很多评论家认为,小说中,简爱被舅母关在,红色而闹鬼的房间里,有着一种象征意义:那就是红色,是简爱性格中激烈的的那部分情感,关在红房子,意味着简爱,开始慢慢奴役和驾驭,自己性格里,激情的那部分。
而我却认为,关在红房子里,是一种对自己激烈情绪的妥协,不是意味着简爱可以驾驭自己性格,激烈而野性的一面,而是生活,让她学会了妥协。
就像海伦的逝世一样,倔强固执,活在自我天地里的简爱,不得不接受,生命中,有些事情,有些情感,强求不来,即便个人带着迫切的渴望。
我认为,正是这种妥协,让她在初次爱上罗切斯特时,可以保持理性和克制。
因为,她体验过求而不得,体验过,迫切的求而不得。
这种情绪的走向,你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很容易感受到。
幼年时的是简爱,虽然被舅母不公对待,但这只是更加的激起了她的逆反情绪,这种逆反,是红色的,和她天性的火热交融起来,狂热而不可控。
所以,你能看到,最初到孤儿院时,最初和海伦交流时,简爱性格里,因为被这团火驱使着,会说出很多自认为板上钉钉的话。
她觉得,自己如果被罚站丢脸,一定会反抗,她觉得,如果面临什么情况,就一定应该怎么做。
这种建立在我觉得之上的世界观,全部是基于她本性里的,火热而逆反的那团火。
幼年的简爱,无法控制这团火,常常被情绪牵着走,而青年时的简爱,经历了海伦死,孤儿院里真正的苦,以及生活的无奈之后,她开始妥协了。
这团火,慢慢变小了。
就像青年时期的我们,渐渐明白了,我以为的,不过是我以为,我想要的,也不过是想要。
生活会告诉我们,它以为的是什么样,人生会给我们当头一棒,告诉它想给的,我们才有资格要。
但是那团火,在遇到罗切斯特先生后,开始再次熊熊燃烧。
我们本来以为,我们对生活,已经无欲无求,已经没有什么奢望。
直到有人出现,再次唤醒了这种渴望。
原来,天性里的那团火,可以被生活压抑,却不能被生活磨灭掉,只要不死,那团火永远存在,只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出现而已。
简爱的一生,都在和自己天性里的火,学着相处。
这团火,不能灭,灭了,她就是行尸走肉。
这团火,不能太旺,否则就像桑菲尔德庄园的那个疯女人,和她点燃的那团火一样,将自己烧死,将他人烧伤。
简爱,从发现这团火,到学会控制这团火,经历了人生的五个阶段。
在这五个阶段里,我们看到了她在情感,社会,和精神上的成长,以及她对爱的追求。
在里德太太家时,也就是住在盖兹海德庄园时,简爱的天性里的那团火,被锁在了红房子里,但因为压抑的缘故,最后爆发出来时,我们看到了她的大胆和对里德太太的恨,也是这种激烈的爆发和狂热的情绪,驱使里德太太最终决定,将她送走。
第二个阶段,在罗沃德孤儿院,作者用了大量的笔触,描写这里的冷,因此我们能够看到,简爱的那团火,在这里,被冰封了。但是,温暖的海伦,以及亲切的坦普尔小姐,让简爱的这团火,得以保存不灭。
而简爱,也在这里学习了教育,习得了耐力,为她以后驾驭这团火,提供了基础和技能。
第三个阶段,是在桑菲尔德庄园,火热的罗切斯特,不仅唤醒了简爱心中的那团火,还为这团火加了把风,让简爱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火热,也第一次感受到恐惧。是因为这种恐惧,催促她最终逃离了罗切斯特身边。
因为一无所有的女孩,最害怕的是,难以自控的沦陷,一腔孤勇的投入,尸骨无存的结局。
第四个阶段,躁动不安而迷茫的简爱,遇到了做牧师的圣约翰,在圣约翰的家里,简爱体验到一种来自家庭的爱,这种亲情一般的爱,不像爱情的爱那样炽热,所以,让她能够保持平静,能够去体验爱的同时,学会驾驭爱,学会用爱,滋养自己,也控制内心的火热。
而这部分爱,大部分女孩,都应该从原生家庭里得到,得到了的女孩,可以在以后遇到爱情时,更坦然的面对,没有得到的女孩,就需要像简爱这样,走很多弯路,最后,才能以平常心,面对爱情,而不是被爱情的火热吞噬。
所以,第五个阶段,也就是简爱重回桑菲尔德的时候,那个时候,她不仅明白了自己的心,也学会了如何驾驭自己的欲望,和自己平和相处,和爱人,平等相处。
五个阶段,揭示了简爱的成长历程。
也是这五个阶段的层层递进,让我们最终明白,简爱天性里的那团火,究竟是什么?
那就是爱,那就是一个女孩,与生俱来的爱的渴望。
无论这种爱,是渴望被爱,渴望爱人,渴望爱情,渴望亲情,这种狂热的爱,都灼烧着简爱。
她只有学会了和这种爱相处,才能不被这种狂热所烧伤。
所以,你能看到在整部小说里,简爱寻求每一种爱,亲情的,浪漫的,自我的,宗教的,当每一种爱都体验过后,简爱才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爱,以及,该用何种方式去爱。
在里德太太身上,简爱体验了迫切渴望爱,却没有得到,并进而因爱生恨。
在罗沃德孤儿院,简爱体验了爱的幻灭和无望,但坦普尔小姐和海伦,用精神导师和友谊之爱,帮她度过了这种绝望。
和亲情的爱相比,友谊之爱,没有那么深厚,和爱情之爱相比,友谊之爱,没有那么火热。
但友谊之爱,让一个人,认识自己。正是坦普尔小姐和海伦的友谊之爱,让处于人生黑暗中的简爱,开始思考,开始对自己形成初步认识。
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体验了最浓烈的爱,爱情之爱,但从小经历爱的匮乏的女孩,被这爱吓到了,她惶恐不安,患得患失,无法自控,最终选择逃走。
而在圣约翰和他的姐妹那里,简爱体验到了小时候,缺乏的家庭之爱,手足之爱,这种爱,和友谊之爱一样温暖,但因为多了血缘支撑,亲情的联结,所以,显得更加稳妥熨帖。
在被这种爱滋养之后,简爱更加用勇气,去面对爱情之爱。
所以,她最终选择重回桑菲尔德庄园,并完成爱的修炼中,最终极的一课。
在认识爱,学会爱,以及如何自爱,爱人的路上,简爱和很多年轻女孩一样,走过很多弯路,吃过很多苦。
所以,在触碰爱的同时,她也在寻求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支柱,可以帮助一个人,度过无爱的孤苦。
这种精神支柱,也可以说是精神信仰,在小说里,以宗教的形式出现。
在里德太太家,这种宗教是黑暗的恐惧的,这里的仆人暗示简爱,如果她发脾气,或者不乖,将接受上帝的制裁。
在罗沃德孤儿院,这种宗教是严格的,虚伪的,作为牧师的布罗克赫斯特先生,对学生没有基本的同情心,他盘剥她们的食物,却将钱财用于自己的家庭,他满口谎言,却声称简爱是邪恶的,将会下地狱。
而海伦,作为一个宽容,仁慈,忍耐的基督徒典范,她向简爱展示了另外一种宗教,那就是安静而顺从的,领受上帝的旨意,要相信,他所赐予的一切,都是恩典。
在海伦的影响下,简爱确实变得更加温顺,但伴随着海伦的去世,简爱陷入了怀疑。
而圣约翰,则是另外一种宗教,代表着殉难的基督教,他以牺牲自己的人性和感情,来传播福音的伟大。
迷茫时的简爱,一度差点要和圣约翰结婚,一起去过着殉道者的生活。但是,她内心,对爱的渴望,那种人类的天性,阻止了她。
没有得到爱的简爱,也没有得到切实的,可以支撑自己的精神信仰,因为她接触到的任何一种,以宗教形式出现的信仰,都无法合乎她的心意。
所以,她虽然做祷告,但是内心深处,她信奉的上帝,和任何人的上帝都不一样。
并且,因为没有宗教可以信任,所以,在求取信仰的过程中,她养成了观察的习惯,并进而学会了怀疑。
怀疑现行的社会规则,等级制度,也怀疑男女的差别化对待,是否真的公平。
最终,倔强的简爱,从最初只是简单逆反心理作祟,开始怀疑一切,到最后经过深思熟虑,养成成熟的思维模式,她走出了社会框架的束缚,也不再被任何力量所压迫。
精神上的自由,和对爱的习得,让她可以突破维多利亚时代,严格的社会角色体系,勇敢的追逐自己的爱情。
而对当时男尊女卑,厌女时代的清醒认知,让她学会了,不仅从别人的爱中,汲取爱,还可以自己通过源源不断的爱自己,来供养自己的灵魂,滋养自己的身心。
这是简爱,可以和罗切斯特建立平等爱情的,精神和心理基础。
没有这些基础,即便是拥有了财富,在当时的时代,他们的爱情,也无法平等。
可以说,整个初中时代,《简爱》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之一,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如果说,《红楼梦》和《百年孤独》,让我在百年家族的兴衰隆替中,窥见了人生的无常,命运的凉薄,那么《简爱》,则让我看到了,一个平凡女孩的人生,也可以有着史诗般的深刻,一个普通女孩的人生履历,也可以有着大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
只要,她怀着热烈的感情,带着理性的脑子,在充满错误,激情,和心痛的生活中,不屈不饶的探索人生之路,只要她的灵魂和躯体,始终保持一致,她就能活得,特别特别有深度,特别特别让人充实。
我相信,很多女孩喜欢看《简爱》的原因,不仅因为,这里有浪漫的爱情,波折的童年,曲折的故事,还因为,这是一个贫穷女孩,展示了自己,如何通过努力,过上有尊严的日子,享受平等,最终求得幸福的故事。
如果说,简爱生活在一个,原本狭隘封建的社会,所以,她追求幸福的道路,会坎坷很多,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应该要比简爱幸福的多,因为,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金钱,权力,事业,爱情,多种多样的男人,也可以选择单身,要孩子,或者不要孩子。
我们不需要结婚来生存,如果婚姻让我们不幸,我们可以选择离婚,我们可以从事任何感兴趣的职业,我们可以依赖任何技能养活自己,而不用像简爱一样,只能从事家庭教师,还要忍受风险和歧视。
我们拥有绝对自由的选择权,但遗憾的是,我们这一代的女性,却并不是历史上,幸福感最高的一代女性。
相反,大多数女人,越来越不快乐。
因为,我们有一百万个可供选择的机会,但大多数女性,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们选择生孩子,又担心事业受损,我们选择致力于事业,又担心对不起孩子。
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视野越来越开阔,可是实际上,我们完全在选择的过程中,就筋疲力尽了。
你可能不知道,今天女性患严重抑郁症的可能性,是50年前的女性的10倍,是当今男性的2倍。
没有人想要回到维多利亚时代,面临要么生孩子,相夫教子,要么做家庭教师,自力更生,只有两条路选择的时代,但是,在多重选择的社会,确实太多女性,丧失了快乐的能力。
心理学家本·伦斯认为:21世纪,女性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意义。
太多人按照社会期望做事,太多人追逐别人眼里的幸福,最后却发现,我们爬错了通往幸福的阶梯,别人的幸福目标,无法从心理层面,真正让女性获得成就感,满足感,所以,女性也无法真正快乐。
安娜·雷伯恩解释说,在20世纪70年代,在一个叫做比夫拉的地方,有一种营养不良的病很常见,原因是这里的孩子吸收不到任何蛋白质,可是她们的妈妈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是拼命的给孩子吃淀粉。
孩子们很瘦,但是肚子很大。
安娜·雷伯恩认为,当代女性生活不快乐,也是因为这样,为了得到幸福,她们总是吃错东西。
她们听从社会的建议,也许嫁个好老公,买个大房子,有个新款包包,升职,或者生一双孩子,就能拥有幸福。
但最后是,建议太多,她们被外界的声音淹没,反而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过去,女人和女人比,现在,女人和女人比较,和男人竞争,她们忙到只知道跑,却不知道,跑的意义是什么,最终想要得到的,又是什么。
很多年轻的朋友表示,很害怕过年,因为害怕回家,害怕催婚,害怕一切的一切,与其说,是这些外在声音在迫害她,不如说,是因为她内心深处,还没有真正想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人在什么时候,会害怕,那就是害怕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害怕做出选择,是因为,我们心里没有真正想要选择的,我们不敢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所以,我觉得,在过去,我们读《简爱》,因为我们从中获得力量,明白女性只要靠自尊,自爱,独立,才能追求自己的人生出路。
那么,今天,我们重读《简爱》,则有更深的现实意义,简爱面临的选择很少,简爱的人生更艰难,但是,她依然很挑剔,只选择,符合自己本性的,只选择自己想要的。
对于今天的女性来说,我们也是如此,需要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要害怕结果,因为最坏的结果就是,你在错误的道路上,错失了自己的人生。
《简爱》自从1847年出版后,就变成了一种文学现象,打动了无数读者,人们不相信这是一个虚构的女孩,一个虚构的故事,人们更相信,这是作者的自传性小说。
因为简爱和原著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有太多相似之处。
1816年,夏洛蒂出生在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父亲是郊区牧师,一家人依赖富人的施舍生活。
夏洛蒂作为家中最大的孩子,很早就承担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职责,同时还要拾柴、捡破烂,替有钱人带孩子。
即便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她依然没有放弃学习,放弃对知识的渴望。
没有办法读书,她们就在家跟着父亲学习认字,读书,而且,青年时的夏洛蒂,为了谋生,当过家庭老师,这段经历,让她可以更加熟稔的刻画简爱的职业生涯。
1836年,20岁的夏洛蒂,将自己认为最好的诗,寄给了当时的著名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可以得到这位文学前辈的指点,却没有想到,傲慢的诗人回复她说: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这封带着偏见的信,不仅让夏洛蒂很伤心,也让她和妹妹们很气愤。
她们没有听从诗人的建议,没有在那个年代,选择嫁人,结婚,养活自己,过体面的生活。
反而,和女作家简·奥斯丁一样,她们意识到,在当时的时代,婚姻会让女人陷入永无止境的家务,生孩子,义务和职责中,她们立志毕生为梦想而活。
在当时的时代,作家养活自己尚且很难,更不必说女性作家了。
但是,她们坚持了自己的本心,她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执着的追求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整个社会安排的,那一条看起来明媚的康庄大道。
你可能并不知道,即便成名后的简·奥斯丁,也收入微薄,时常需要弟弟的救济生活。
而对于勃朗特三姐妹来说,除了父亲的收入,她们自己还要做家庭教师,忍受歧视,赚钱养活自己和梦想。
但是,正是她们的努力,历史上有了勃朗特三姐妹,而不是多了三个,默默无闻的,心有不甘的,不快乐的家庭主妇。
而在今天的时代,女性做出选择,承担错误,所需要付出的风险,远远比过去小的多。
所以,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为自己的人生而战,为自己真正想要的而活。
唯有如此,你才能过一个真正的,无怨无悔,没有遗憾的人生。
在小说《简爱》中,我唯一痛哭的地方,就是海伦死的那一幕。
因为很伤心,她年纪轻轻,没有真正经历生活,就早早的去世了。
在小说里,有一段这样的话,记录她的死亡之旅:五年中,墓上仅有一个杂草丛生的土墩,但现在一块灰色的大理石墓碑标出了这个地点,上面刻着她的名字及“Resurgam”这个字。
我特意查了这个词的含义,这是拉丁语,寓意是:我将再次崛起。
是的,我将再次崛起。
我们为自己的人生而战,为自己的内心而活,无论面对什么,无论命运赐予什么,无论最后结局如何,我们都将:再次崛起。
死去的人,抱着再次崛起的信念,那活着的人,又何必因为纠结和胆怯,错失真正活着的机会呢。
好好体验独有一次的人生吧,哪怕失败了,没关系,我们还可以再次崛起。
文 | 巴黎夜玫瑰
图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