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再战江湖,能否寻回初心

网视导读:转眼间,2020年已接近尾声,各行各业都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娱乐圈的盘点也都蓄势待发。不过今年娱乐圈的年终总结似乎不太好做,尽管作品减产严重,筛选工作大大减轻,但质量上却是乏善可陈。

电影电视剧方面今年爆款缺席,幸而综艺成绩还算不错。先是春季的《青春有你》收视傲人,万众期待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又在夏季席卷网络,秋季的《演员请就位》也凭借混乱场面有了姓名。

近日,历经六季,贡献出无数金句和独特思考角度的《奇葩说》又开始了第七季的征程,为寒冷冬季奉上语言盛宴。

正片开始前,新一轮的海选已新鲜出炉,率先热场。

峥嵘岁月

《奇葩说》是一档长寿且特别的节目,它是2014年由爱奇艺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旨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

第一季从海选开始就从头到脚透露着奇葩的气质,紧扣主题。那时内娱的综艺届还被各种舶来品充斥,高晓松还是一个痛心疾首地呼吁着“名校是镇国重器”的“文人”形象。

为《奇葩说》的品牌打造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奇葩们,马薇薇、肖骁、范湉湉等人还是意气风发的模样,还未尝过名利味道的他们略显青涩又锋芒毕露,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在当年宽松的舆论场上肆意挥毫,输出了无数金光闪闪的观点,展现了各种刁钻吊诡的角度,让场下的观众们看到了世界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带来了一些灰色地带的思考。也使辩论圈第一次走出舒适区,以一种与传统迥异的面貌获得新生。

客观的说,《奇葩说》当年的火爆为年轻观众输送了很多新奇的观点,同时也推出了很多意见领袖。但意见领袖数量的增长速度逐渐甩下了节目影响力的扩张速度,内卷化是必然结果。而粉丝们盲目的追捧也加速了他们的故步自封,不思进取。

乱花渐欲迷人眼

作为一档语言类节目,文字游戏是他们最熟悉的,粉丝们会天真地以为他们的观点即为他们的本心。但一个人也好一群人也好,本色如何,不是看他们说什么,而是看他们做什么。

一档以辩论形式为基础的节目,想要展现的当然是思辨、包容,倾听各种声音,包容世间百态。讽刺的是当几朝元老们从这种环境中走红之后,就忘了初心,转而开始勾心斗角,排除异己。

不过转变的整个过程摆上台面,倒也让头脑清醒的部分观众获得了另类的感悟。某些所谓辩论并不是真的旨在辨清是非,使人拥有看世界的更多视角,而是让你走进语言迷阵,习得谎言的威力,学会煽情戏码,从此高看自己。

随着闹剧一出出的上演,选手们一个个翻车,《奇葩说》似乎摇摇欲坠,众说纷纭之际,马东攒了新局带着第七季来了。

重新出发

当年的辉煌保障了《奇葩说》的收视底盘,曾经的挫折也有利于对节目进行反省改进,新一季首播的成绩还是非常可观的,海选的内容也算可圈可点。

嘉宾杨幂在电视剧折戟多部的情况下,却意外地契合《奇葩说》的气质,犀利的点评,老道的江湖智慧,令她看起来就像一位常驻导师;

哲学教授和经济学教授之间的暗流涌动,文人相轻更是喜闻乐见的传统环节;

口播天才马东和绵里藏针的蔡康永配合控场仍然默契十足,这样的导师阵容还是水准之上的。

但海选中的选手大部分就没那么满足期望了,模仿老奇葩的人设替代者,把想红写在脑门上的各路网红,为了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的投机者充斥赛场。

一个新综艺的发展趋势如何往往可以从第一期播出后的热搜一窥端倪,海选之后的热搜榜上有名的选手大部分还是表达的老生常谈的话题,包括“爱豆是不是商品”,“手撕Amy姐”等过时流量包。

这不免让人为节目的走向担忧。不过幸好除了这类工具人,也有一些心无杂念,从容真诚的年轻血液注入,让观众们耳目一新,也让老粉丝们松了口气,找到了久违的感觉。

作为经历了大风大浪,有过光辉岁月的节目,作为一档以辩论之名行观点输出之实的语言类综艺,《奇葩说》身上的社会责任不可推卸。

既然忍痛割爱,与不堪回首的部分过去说了再见,新一期也有着努力找回初心的身影。那么就请用内容化解“会唱跳的去选秀,会写词的去rap,啥都不会去奇葩说”的失望的观众们心里的刻板印象,为他们带来真正的思辨盛会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