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女作家马金莲短篇小说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
据中国作家网消息,宁夏女作家马金莲的短篇小说《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
马金莲,回族,1982年生,宁夏西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获得者。先后创作大量中短篇小说。曾在《六盘山》《回族文学》《黄河文学》《朔方》《民族文学》《作品》《十月》《散文诗》《芒种》《花城》《飞天》《天涯》等杂志发表作品九十余万字,部分作品入选《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以及各种年度选本。《碎媳妇》入选《新世纪民族小说选》(英文版)。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父亲的雪》《碎媳妇》。曾获少数民族创作优秀奖、宁夏第八次文艺评奖二等奖、固原市第五次文艺评奖一等奖。中篇小说《赛麦的院子》获《民族文学》2010年度小说奖。中篇小说《长河》获2013年度中篇小说评选第一名,被誉为“当代《呼兰河传》”。长篇小说《马兰花开》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是马金莲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在内,以及《1986年的自行车》《1990年的亲戚》《1992年的春乏》《摘星星的人》《一抹晚霞》《窑年记事》的七个短篇小说。评论家称其延续了萧红的文脉,用深情的笔调怀念那个已经远去的岁月,用细腻、质朴的笔触书写生活中那些让人动心的细碎鳞片,并将之慢慢地咀嚼,在纷扰繁复的表象之下,探索人内心深处的温情与良善。鲜活富有个性的语言通过细节让时光流转,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侧面和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平民的生活状态。
关于这本书,马金莲这样说:我想固执地写我熟悉的,难舍的村庄和人与事,近期的系列短篇《1987年得浆水和酸菜》《1990年的亲戚》《1992年的春乏》《1986年的自行车》,还有《一抹晚霞》,所有的文字都始终围绕西海固,围绕我捻熟的乡村。但是如今书写乡村,明显要比书写城市难度大,因为当下的乡村已经远远不是我们最初生长、生活、熟悉的那个乡村,社会裂变的速度和纵深度早就渗透和分解着乡村,不仅仅是表面的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还有纵深处的隐秘的变迁,包括世态、人心、乡村伦理、人情温度……乡村像一个我们熟悉的面具,正在发生着裂变,一不留神,它已经变得让我们感觉面目全非和陌生难辨。而在我们的意识里,却对乡村寄予了我们最初成长岁月里对乡村的美好感觉和情感,现在我们还以这样的尺幅去衡量乡村,无疑现状让我们失落,这种落差,怎么在文字里呈现?怎么书写当下的乡村?怎么重塑乡村形象?怎么叩问追索乡村失落的东西?又怎么重新发现、讴歌和守望乡村?……
作为金莲的鲁院同学,同时也作为记者,在为金莲祝贺的同时,从稿库里找出了那年金莲获五个一工程奖时,我为她写的一个专访。写了3000多字,报纸上只发了1000多字,现在全文发出,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试着走进马金莲的文学和生活。
马金莲:坚守文学就是坚持一种精神
张涛
展现当代西部回族生活的宏大画卷
2013年,“80后”回族女作家马金莲中篇小说《长河》甫一发表便广受关注,不仅斩获《民族文学》年度奖、第五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奖等诸多奖项,并位列中国小说学会评出的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之榜首。有评委称《长河》是近年来中国中短篇小说的新成就,可以说是一部当代的《呼兰河传》,马金莲和萧红一样写出了家乡父老乡亲的苦难中的人性美,写出了死亡的洁净和生命的尊严。而今,马金莲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马兰花开》出版后,并入选“五个一工程”。
《马兰花开》是一部当代回族题材长篇小说,也是马金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长达40万字。故事发生在西部农村一个叫卧牛川的地方,主人公马兰是一名当代回族女性,她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对生活、人生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但命运严酷,她被父亲当做赌资输给了李家庄的青年李尔萨,从此开始了小媳妇的艰难人生。马兰身上具备现代女性的各种品质,当乡村生活面临着现代社会的种种变迁,面对着生活的种种考验,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公公婆婆相继病故,嫂子抛下孩子离婚出走……她没有畏缩,以一种隐忍而持久的耐力,默默地撑起了生活的重担。从柔弱到成熟,她就像一株生长山间路畔的马兰花,历经风雨而不倒,开出了一朵娇美的女人花。
在小说里,马金莲以浓墨重彩的笔法书写了李万山一家人在现代社会下的生活状态,塑造了马兰、李子梁、穆子、尔萨、李万山、婆婆、大嫂和二嫂等形象鲜明的人物,同时以副线形式描写了邻居马柏云一家的生活,塑造了老奶奶、马柏云夫妻、哈儿和哈儿媳妇、梅花等性格鲜明的人物,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诸如“左撇子嗜赌”、“马兰失学、出嫁”、“马柏云盘小炕”、“李子梁进监牢”“哈儿的婚变”“马家打官司”、“三妯娌感叹命运”、“穆子的婚变”、“舍目的闹剧”、“马兰担当重任”、“舍目小两口在家乡创业”等等生动活泼的细节,讲述了回族人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巨大而细微的变迁和发展,真实而艺术地为大众展现了一幅当代西部黄土高原上回族生活的宏大画卷。
有评论家认为,《马兰花开》这部长篇小说融入大量西部当地生活的俚语、俗语、谚语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回族日常生活用语,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诙谐,寓庄重和诙谐于一体,展现了一名成熟作家的语言特点。
小说主副双线交错穿插,打破了平面化叙述的呆板性,灵活生动,将宏大叙事和细微描写完美结合,尤其采用大量生活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具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惊人效果和感染读者的力量,同时展现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回族生活画面和风俗、宗教等,读来具有独特的魅力。小说构思精致细密,展现了一系列不愿意被命运摆布的回族女性,在生活里各不相同的挣扎史,进而辐射出西部这片土地上当代回族人们生活的原貌和独特性,展现当代西部回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在叙述上,《马兰花开》充分汲取了传统审美方式、表现模式和美学原则的营养,并且努力进行超越,挖掘新奇和丰富的审美意蕴。
在刻画人物上,马金莲有意偏离了传统的典型人物的塑造方法和审美原则,而是让每一个人物都置身于生活之中,使之呈现出一个个似乎是未经雕琢的人物原型,塑造的人物朴素、真实,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结构上,马金莲对故事和情节的展开,叙事视角的多样性和叙事内涵的丰富性都做到了最大努力,读来充满暖意,让人感觉生活是如此不易,又是如此美好。
马金莲告诉记者,《马兰花开》这部长篇从酝酿到完成,用了近三年时间。2012年1月,她开始做前期的创作准备工作,先后走访了西吉县什字乡四十户回族人家,2月份,她又到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走访了二十户回族家庭。4月份,她采访了十余位当地回族妇女,收集生活素材。5月份,她开始整理材料,直到6月--12月进行创作,并完成初稿。虽然完成初稿,但她并不满意。2013年1月初,马金莲又到固原市原州区炭山乡走访了30户回族家庭,在更大范围内了解当地回族的生活、生产、婚嫁风俗、随时代变迁的观念等等,并作了大量的采访笔记,整整用了2个月时间。之后又陆续对小说初稿进行两次修改。当年10月中旬,马金莲到固原市泾源县选定了一个回族聚居村,进行深入考察,从整体上把握当代回族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人文精神及宗教信仰的情怀,今年初,又进行了好几次大的修改。“孩子还小,我是既带娃娃,又要上班,还要写这个长篇,忙的恨不得分出几个身子来。”可以说,这部长篇小说凝聚了马金莲极大的心血。今年3月,马金莲克服种种困难,到鲁迅文学院第22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进修,这才有时间对作品进行了修改和打磨。
“《马兰花开》是一部接地气的作品,首先是题材的稀缺性,当下回族生活这个题材的独特性,足以吸引人们的阅读视线,目前这样题材的长篇小说很少;还有就是作品构思精巧灵活,以一个回族女性从女孩到媳妇到变成家里的顶梁柱,这一漫长的过程是生命独特的成熟过程;再就是塑造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主人公马兰在平凡、枯燥的生命历程中展现了一种回族独具的坚忍不拔和顽强不屈,恰如一株生长在干旱缺水的西部土地上的马兰花,那么动人,那么坚韧,让人感动,给人以鼓舞。”一位评论家说。
手里紧攥生活,心里怀着爱
对马金莲来讲,长篇小说《马兰花开》也意味着她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上升期。
马金莲1982年生于宁夏西海固,2000年,18岁的马金莲开始写作。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她在固原市的文学期刊《六盘山》上发表了小说处女作《夙愿》,自此,马金莲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到今天,马金莲已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100余万字,出版《父亲的雪》和《碎媳妇》两部中短篇小说集,并获得多种奖项。
“写作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不敢松懈。”当人们用艳羡的目光打量马金莲时,却不知道这位身子瘦弱,沉默、讷言的女子当年为了自己深爱的写作,所付出的那份艰辛。曾有段时间,马金莲一边拉扯孩子、操持家务、种地,一边悄悄写作,没有电脑,她就在旧笔记本上写作,再修改誊抄在在稿纸上。直到进入民盟固原市委员会工作后,生活写作环境才大有改观。在鲁院读书时,她依然不改当年的写作习惯,在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进行小说创作。
马金莲是在西吉县一个叫扇子湾的深山沟里,度过了自己安静而美好的少年时光。她熟悉扇子湾的每一个人,甚至每一棵树、每一根草。从自己十四年前拿起笔开始写作,马金莲默默地坚持了下来,支撑她坚持下来的,除了兴趣爱好,还有就是想写一写她的村庄的冲动。村庄里的人大多目不识丁,没进过学堂,但是他们的生活、生命并不因此而暗淡,相反,他们真诚而善良、淳朴而简单,秉持着对生命最本真的认识和感悟,活得艰难而自足。
在这样的人群中生活,马金莲对他们的内心有着最深入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来自哪里,知道他们内心信仰的高度和深度。马金莲说,她是村庄里第一个念书学历最高的女孩,也是村庄里唯一拿起笔书写村庄的人。所以,她不敢懈怠,我敬重自己的笔,和笔端流淌的每一个汉字。我怕自己写不好,一不小心歪曲了那一份本真和纯美。
谈及写作,马金莲有很多的话语想表达。
她说自己小时候觉得生活苦,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念书,考上学,找一份工作,摆脱土地,不再做农民。十几年后,她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可当她回头重新打量家乡的村庄、土地的时候,发现了自己在少年时代的稚嫩,还有浅薄。
无论从理性还是情感上,马金莲都无法割舍这片土地。马金莲七十九岁的祖母,将近六十的父母,还有好多亲人,都留在土地上,留在山村里,春种秋收,四季忙碌,苦弯了腰,苦塌了背,可是,心性还有意志,倒是被生活磨练得越来越刚强。生活里,人生中,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灾难,经常降临,但是,再苦再难,他们从不放弃生活,手里紧紧攥着生活,心里怀着爱,怀着宽容。
只要生活继续,写作与坚持就不会终止
在西海固,坚守文学就是坚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让我们的内心变得丰足,高洁。联想到自己的小说写作,马金莲感触很深。
在一篇创作谈中,马金莲这样写道:清真寺里早晚飘出高诵《古兰经》的赞念声,虔诚的男女穆斯林就算再忙,也要抽身完成每天的五番乃麻子。这是穆斯林“念礼斋课朝”五件天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我们是回民族,内心坚持信仰的人。信仰让生活在旱海里面目苦焦的人们活着有了希望,粗糙的心变得柔软,充满渴望。信仰是一泉看不见的清水,滋润了我们干渴的心田。这样,再大的苦难也变得可以忍受,可以克服,可以超越了。西海固大地上,连年干旱,种子埋进土里,整整一个春天连着夏天不落一滴雨,是常见的。西海固的人还是留恋这里,没有谁可以轻易抛下故土,就是那些去外面寻生活的人,多年后,还是禁不住怀念这里。在外人看来,我们的生活是绝望的,没有出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看来,日子就是这样,穷也罢富也罢,认真踏实地活着,将一个人的一生活得清洁,完整,干净才是最重要的。
文学在路上,永无止境。横亘在马金莲前面的路,遥远而漫长,但是马金莲却有着自己的信念与方向,“宁夏的回民占全国大多数,我熟知我们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我熟悉他们的生活,在写作中,我想描述这一群体的生活实况,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在精神。我已经这样做了,并将继续努力。写作其实是负有一种使命的。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从捉起笔开始,从一个举念开始。在西海固大地上,只要生活还在继续,我想,我的写作与坚持就不会终止。”马金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