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嫔来大姨妈,皇帝刚好要求侍寝咋办?古人的脑洞是真的大
古代妃嫔来大姨妈,皇帝刚好要求侍寝咋办?古人的脑洞是真的大
现代女孩来例假时很不好受,若是有痛经的人恐怕上学上班都要请假。古代宫里的妃嫔也是如此,每个月总有不方便的几天,这时就不能侍奉皇帝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层迷信色彩,那就是古代人认为女子的经血不干净,若是不小心沾上就会倒霉,有损皇帝的寿命。
因此,如果来了例假,妃子们要千方百计的拒绝的,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更是因为经期侍寝会被责难。若是因此被皇帝厌弃,更是得不偿失了。
中华民族是个委婉的民族,一般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用各种暗示的手法。比如在汉朝时期,妃子们在例假期间会选择佩戴金戒指。皇帝看见了,就不会召她们侍寝,这主要是为了不影响国运。
皇帝一般也非常惜命,有时候还会让方术给他们制作延长寿命的药丸,很是迷信。对于女子经血影响寿命这件事深信不疑,因此看到金戒指就不会召人侍寝。戴金戒指这个方式还是很可行的。
但是,有些皇帝非常宠爱妃子不在意这件事,或者压根没看见那就尴尬了。中国古代对例假有个委婉的称呼“程姬之疾”,程姬是汉景帝的妃子,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一次汉景帝醉酒,偏要宠幸程姬。程姬恰好来了例假,她有心拒绝,又不敢不从。思前想后,决定让自己的贴身侍女唐儿代自己侍寝,于是将唐儿梳妆打扮一番,变得和自己接近。
古代,妃嫔得到皇帝的宠爱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诞下子嗣,这样自己和家族的荣华富贵更能得到保证,在皇帝死后也能避免陪葬的命运。
因此,能得到皇帝宠幸是一大幸事,万万不可惹恼皇帝。程姬推出自己的侍女,若是侍女怀孕,也算是自己一方的力量。
汉景帝已然喝醉,也分不清来人,早上醒来,才发现不是程姬而是侍女唐儿。也许汉景帝的确很宠爱程姬,汉景帝并未怪罪二人。唐儿也是运气很好,只侍寝一次就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儿子刘发。
也许是唐儿并没有获得汉景帝的宠爱,史书上对她和儿子的记载不多。只知道后来刘发被封长沙王,也算是不错的结局了。几百年后,他的后代里出现了一个成就很高的皇帝,那就是创造光武中兴的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时期,因为戴金戒指暗示不够明显,妃嫔直接在妆面上做文章:来例假时就在唇边点两个红点,这样既直观又美观。点了红点的面容更显娇媚,大家都认为很好看,竞相模仿跟风,一时间成为流行妆容。
到了唐代,世风开放,妃子侍寝实行轮班制度,轮到谁就是谁,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保证公平,若是妃子怀孕也可对上日子,避免皇室血脉被混淆。妃子比之汉代就直接多了,可以直接写密奏交给皇上。
同时每个妃子进宫时,都会收到两个小环:一金一银。戴金环就代表来例假了不能侍寝,右手戴银环则表示怀了身孕,左手戴银环则表示还未被皇帝临幸。这和汉朝戴戒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更复杂、更细致。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天下三分五裂开,经期提醒方式也是五花八门。高位嫔妃会让宫人在自己的寝宫前挂上红灯笼,皇上一看便知。当然,有些低阶妃嫔可能没有这种待遇,就在手臂上或者腰间系上一根红绳。
可以看出,以上这些方法都是采取暗示的方式,各朝各代在此基础上或延续或改变,没有系统的制度来保障妃嫔们的身体安全,这一情况持续到明清才终于有了改变。
明清时期,对妃嫔的管理更加精细,根源是由于皇权的加强,妃嫔作为皇家的人更要被管理好,不可乱了皇室血脉。明朝的内务府和清朝的敬事房是专门负责妃嫔侍寝的管理机构。
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敬事房的绿头牌,在忙完一整天的事务之后,敬事房会给皇上送来一个银盘,上面有写着各位妃子名字的绿头牌。
绿头牌,顾名思义就是绿色的牌子。皇帝想要哪个妃子侍寝,就翻有谁名字的牌子,这样敬事房也会通知妃嫔准备好。
若是哪个妃子来了例假,就跟敬事房通知一声,那么那几天她的牌子就会被撤下,这样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了。妃子就不用担心自己来了月事要被被迫侍寝,经期侍寝对身体不好也可能触了皇帝的霉头,皇帝也不会误选来例假的妃嫔,造成“程姬之疾”的尴尬局面。
当然,这个制度也让皇帝和妃嫔不能直接沟通交流,妃嫔要想获得皇帝宠爱,也要小心打点敬事房,否则地位低的妃嫔可能会被打压的没有出头之日。
皇帝若是不喜哪位妃嫔,也可暗示敬事房撤下妃嫔的绿头牌。比如《甄嬛传》里,祺嫔让皇帝不喜,旁边的苏培盛察言观色,借口祺嫔的绿头牌落灰了给拿下去了。
其实不止是中国古代,世界各地都有这样的偏见:认为女子的经血是不洁的,会损害男子的气运。在世界上某些部落,女性来例假时会被赶到一个环境很差的木屋,因为害怕经血会给家庭带来霉运。
其实,例假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女性生理结构决定。来例假很不方便甚至痛苦,妃嫔们却不能直接告知皇帝拒绝皇帝。古代皇宫看上去金碧辉煌,妃子们都锦衣玉食,其实她们连掌握自己身体的权力都没有。
所幸的是现代社会这种偏见得到了纠正,女孩子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状况和需要,不会因为例假这种正常生理现象难以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