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圆明园顺木天的遗迹(上)

“顺木天”位于圆明园西北角“紫碧山房”的东边、汇芳书院的北边(图01)。

虽说那里曾存有劫火余生的一些建筑,随着岁月的冲击,那一带除了一些残存的假石山,地面几乎不见遗迹,甚至连原建筑遗址的轮廓都无存留。尽管在圆明园的导游图中标注了“顺木天”的位置(参看图01),也未必引起游人的兴趣。

自2019年年底法国驻大清外交官谢满禄(RobertDE SEMALLÉ1849年-1936年)相册问世,多张照片为帝都首张引起我的兴趣,其中一张“顺木天”(图02)的实景照片引起我的好奇:它的外形和我们今天见到的颐和园廓如亭何等相似。

谢满禄拍摄的“顺木天”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信息:

1.顺木天为八角重檐青瓦木质彩绘敞亭。八角形的台明设东南西北四个“垂带踏跺”,台明外似有正八边形矮墙(扶手墙)和相应的台阶入口。

2.八面亭每边三间:中间宽长;两次间短窄,次间长度不及中间的二分之一。因此可把次间视作“廊间”。

3.亭每边外檐柱四根:两侧立柱即“支角柱”为“圆形柱”,中间两根为“方形柱”。通过仔细观察区分,相互印证,可以推断出顺木天亭的立柱按同圆分三圈:内圈八根圆立柱,中圈八根圆立柱,外圈八根圆立柱 + 十六根方立柱,顺木天亭共有四十根立柱。(图03。可看放大图中的标注)

从以上的观察自然会想到颐和园内最大的八方亭-廓如亭也有同样数量的立柱,甚至圆、方立柱的比例都完全一样(图04)。今天我们所见的廓如亭据官方记载为光绪年重建,未见标写具体年份。自清光绪重建后廓如亭在整体结构和外形上并无明显的变化(图05)。

清乾隆皇帝喜好“孪生建筑”,比如:清漪园的“玉带桥”和“绣漪桥”(图06);清漪园花承阁“多宝琉璃塔”和玉泉山静明园圣缘寺“多宝琉璃塔”(图07);香山静宜园昭庙的“万寿琉璃塔”和承德须弥福寿之庙的“万寿琉璃塔”(图08);北京西山宝相寺旭华之阁和玉泉山东岳庙玉宸宝殿(图09);圆明园正觉寺八角重檐文殊亭和承德殊像寺宝相阁(图10)……还能举出一些例子。

圆明园的“顺木天”和清漪园的“廓如亭”会不会也是一对“孪生建筑”?

先从比对一下建筑的面积。

今天颐和园廓如亭的面积,有载“亭内面积130平方米”,“140平方米”;还有载“建筑面积384.95平方米”。

因受疫情影响,现阶段廓如亭一直关闭,无法近距离测量只能估算:正八边形矮围墙(扶手墙)每边外侧主墙长10.7米(图11),台明的边长为:7.2米,台明与矮围墙间距3.8米。(图12)

在圆明园顺木天的遗址,能否找到相似的尺寸?

为了进行实物对比,有了探看顺木天遗址的愿望。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一直未能如愿,年中尽管公园已对外开放,因具体遗址所在“区域”灌木丛生,杂草茂密,实在难以进入(图13-1、图13-2)。时间进入2020年的深秋,北京公园有清除杂草防火过冬的习惯,才得以找到现场,实现一探究竟的愿望。

今天进入圆明园顺木天遗址有两路:

从圆明园遗址公园内的西北角、紫碧山房东侧的道弯进去(图14-1),向北几米不远向东(,14-2),可见一棵高大的杨树(图14-3),杨树的南边就是原流经紫碧山房的小河(今无水)(图14-4),离开马路沿旧河道向东一百多米有一处小树林(多为槐树)(图15),林中的小土丘就是顺木天遗址(图16)。

还有一条路:在汇芳书院“景名石”(图17-1)前大道的路北的“环卫工场”铁栅栏门内(图17-2)。进入工场大门的不远的土路路西即是(图18)。

今天在顺木天遗址内能清晰地分辨出大亭的大致轮廓:顺木天位于一个“岛”上,四面环水(有河沟遗迹可寻),和“样式雷”绘制的圆明园图样史料一致(图19)。从史料图中的山丘、流水和围墙的走向和分割,可以认为:顺木天是紫碧山房内的一个附属建筑,所以乾隆爷有关“顺木天”的诗,都写在与紫碧山房中与其邻近的建筑中如:“学圃”、“景晖楼”、“丰乐轩”(图20)。在顺木天遗址现场很容易看到紫碧山房门前,由东向西流来的河水在“岛”前分成南北两道水流(图21),最后在岛的东端汇合在一起,继续东流(图22)。岛的东、西环水上设平桥,便于上岛登亭,今天除了西端可见一堆乱石(参看图15-2),东边桥址已无迹可寻。

在今天顺木天遗址,可见一个很大的土围子,中间有一个凸起的平台。(图23)

土围子疑是顺木天扶手墙遗存,现场观察,扶手墙是建在自然石块垒砌的地基之上,在土围四周可见到不少裸露的石块(图24-1)。这种建筑墙基的设计,充分考虑到“顺木天”附近的土地平坦,水位较高,用天然石块作地基,可以确保扶手墙地基在水浸泡的情况下的稳固性。

土围中央平台,疑是“顺木天”的“台明”遗存。站在台明上基本能辨认出土围呈“八边形”(图24-2),土围的高度西低东高,低处0.8米,高处达1.5米(图24-3),底部宽度在1.5米-2.0米之间,排除因地形西高东低的因素,应该有后来的无意识改变。


土围在东、南、西和北四个方向都有缺口,疑是原设台阶处。站在台明的中央,很容易找到相应的豁口,开口的方位基本正南正北(南北轴线略向东偏10°左右)(图25)。土围的“东南边”上有一个“豁口”,这个方位本不应该有“辟门豁口”,推想是后来庄户为方便进出开的口(图26)。在土围顶的中心点,根据“正八边形”,寻找等距边长八个角,估算出扶手围墙的边长可以在10.5米-11.3米(参看图24-2、图27)。中央平台(台明)的边长不少5.5米,而土围和平台之间的间距可在4.5米-5.5米之间(图28)。由此可以推断出顺木天的八边形台明的边长,包括砖石包边,完全有可能在7米以上,和廓如亭台明边长相近。

在顺木天遗址的地面可见到一些破碎砖瓦,未见琉璃残片,估计顺木天屋顶铺的是青瓦:筒瓦的宽度上下不一样,为上宽15CM,下宽14.5CM(未能见到长度完整的筒瓦)(图29)。板瓦上宽21CM,下宽20CM,长22.5CM(图30)。在大清建筑制材规制上,筒瓦的尺寸为皇家建筑最宽尺寸,板瓦比皇家用瓦最高尺寸略窄一点。

在遗址的台明的西北角,土围内横卧着一块“埋头”(又称“拐角石”,“角柱石”)(图31)两钝角的边长为0.5米,长为1.5米(或称“柱高”),朝外有1.0米长的“光面”,其余0.5米为粗糙面,应为埋入地下部分(埋头厚度无法测量)。符合顺木天老照片中台明的“埋头”(参看图02、03)。这个0.5米宽度的“埋头”和廓如亭台明的“埋头”尺寸完全一样(图32-1。廓如亭露出地面的“埋头”高度在0.38米左右)。在今天廓如亭台明拐角处的“埋头”,除高度,其石质,颜色和锐角边长0.5米和顺木天遗址的埋头遗存非常相似,甚至一样(图32-2)。

颐和园廓如亭扶手墙的“腰际石”下为虎皮石基墙(图33-1),八角的拐角处也有“埋头”,因地势原因靠昆明湖的位置低,埋头相对就高,离湖远埋头短,甚至没有。扶手墙的埋头,石质、石色雕工、差异较大,锐角边长的长度在0.43米-0.50米(图33-2)。由此说明廓如亭扶手墙的石料,非原件,疑为重建时东拼西凑的“产物”。

在顺木天遗址土围南门外西侧,有一个大枯树桩,疑是谢满禄老照片中(参看图03)图左位置的那棵树(图34)。顺木天遗址内可见多棵枯树桩,虽说树径长达在0.4米左右,这些树桩为槐树,生长速度比较快,有个“五、六十年”就能达到那个树径。

为了进一步了解顺木天的建筑尺寸,我数了“两亭”下檐每边的“瓦垄”数,因“檐翘脚”的长短,会影响檐角瓦垄数,我选择支撑“重檐”的“中圈圆立柱”,两柱之间的距离为“24垄瓦”,这个“24垄瓦”的距离和廓如亭的相关位置的“垄数”完全相同(图35。可放大看详细标注的瓦垄数。),由此说明两“亭”的中圈枋长相同,亭的占地面积也应该相差无几。

通过以上分析:圆明园顺木天和颐和园廓如亭的占地面积,扶手矮墙和台明的边长,建筑结构,外檐中间方形立柱等尺寸、外形完全近似,相同点如此之多,完全像是一对“孪生建筑”。

请看《探寻圆明园顺木天的遗迹》(下)(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