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刘宏伟/那年,我穷游华山!
那 年 ,我 穷 游 华 山!
刘宏伟(陕西安康)
也许是人慢慢变老的缘故,常爱回忆过去,回忆那曾往的往事……我在西安上学时偷偷游华山,就是我融入生命中最深刻的往事之一。
我最早知道华山,是上小学时候看的那部著名的黑白电影巜智取华山》,讲述的是1949年,解放军在当地一药农的引导下,绕小道,过天险,占领制高点千尺幢,消灭逃窜到华山上据险顽抗的国民党残匪,打破“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故事。因为是黑白片,主题突出的是讲解放军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形象。因此,对华山的景色景点没啥印象。后来上中学,学 习《中国地理》了解到,华山位于秦岭山脉东部的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县境内,是中国五大名岳之一,古称“西岳”。因山势奇险雄壮,被称为“奇险天下第一山”。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华山是一块完整的花岗岩石山岳,形成于1.2亿年前,由五座主峰即东峰、西峰、南峰、北峰、中峰以及环围四周的七十多座峰岭和三条峡谷组成,海拔最高处在南峰极顶,高度近2200米。我们熟知的传说故事《宝莲灯》中的三圣母之子沉香壁山救母之处就在西峰。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以华山脚下的仰韶文化的蔷薇花作为民族的图腾而得名,我们之所以被称为“华夏”、“中华”、“华人”也是因华山而得名。
我第一次游华山,纯属偶然。那是三十二年前,我在西安上银行学校期间,“五一"前夕下午,我到西安市东大街菊花园保险干部培训学校找我们高中时一位同学玩,闲聊中他们培训班中的一位舍友提议大家去华山玩。同学问我去不去,我说:“我没带钱,算了"。同学说:“不要紧,我们有钱"。说完,我们就约了四、五位他们培训班的学员,简单地准备了点干粮,带上水杯,立马就走,来了场现在还时尚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其中,有一位学员是临潼人,说是他去过华山。于是我们就跟着他先坐汽车到临潼县城,先到他家取了部黑白照像机和一把手电简,然后就到火车站坐火车向华山方向进发。当时,坐火车的人很多,我们是从车窗爬上车的,并因没买票而悄悄躲在厕所里。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到了华山车站,下车后沿着铁路走了十几分钟到了华山售票处玉泉院外。一看门票三元钱,大家感到票价很贵、很心痛,有点舍不得花钱。这时,那位临潼学员说:咱们可不买门票,可顺着进山的那条河走,不远处中间拦着铁丝网有一缺口可攀爬上进山的路。于是,我们几人就在他的带领下,深一脚浅一脚的沿着河朔行而上,那条河也不大,应该是条沟或溪,走了大约两三百米,找到了被挖开的有缺口的铁丝网,我们走上了进山的主道。只记得,那时己快晚上十二点,山路较窄,全是土路,全是慢上坡,路上的人很多,几乎连绵不绝,走的我们气喘如牛,汗流不止,渴了我们也不管干净与否,就用水杯取路边小水沟的山泉水解渴。因为天黑,也未带导游图,具体走到什么位置,我们也是稀里糊涂的。只得“千尺幢"“百尺峡"全是石梯台梯,临潼那位同伴在前面拿着手电筒带路,我们低着头,紧紧抓住两边的铁索攀爬而上,不敢丝毫放松,不敢放慢脚步,生怕不小心掉下去那就粉身碎骨了。偶尔抬头向下面望去,只见是人挨着人自然地排着队,手电筒的亮光不停闪烁,像一条巨龙在山间盘绕。走了大约走六、七个小时,天快亮了时我们才走到北峰,但可惜的是,我们未赶上看华山日出那壮丽的景象。
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也不太重视旅游,也不懂旅游,行前对华山的认识也仅停留在中学地理书上片言只语的介绍,有什么传说或有那些景点,一概不知,上华山纯粹是出于年轻一时的冲动与激情。当时的华山,几乎是原生态的,山上也没多少建筑物,原先修的一些宫殿庙宇。据说,在“文革"时期,因“破四旧”而被红卫兵上山捣毁,而仅留遗迹。所以,上北峰后,我们试图找当年电影巜智取华山》中的那些炮台、战壕等战场遗迹,但因不懂故也未发现啥,看着光秃秃的灰白色山体,大家还有点情绪失落。也许是太累了,我们坐在北峰山上一块白色巨石上,几个人不知不觉的不约而同地躺在石头上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也不知其中是谁先醒的,然后把大家叫醒。醒来后,我们简单吃了点东西,即朝南峰方向赶去。
沿途,只记得,北峰通往金锁关途中,有条狭长的山岭叫苍龙岭,因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山体有片状鳞片似悬龙而得其名。传说,诗人韩愈被其险峻震惊,吓得连带的书也掉到山下了;东峰,山峰上有个棋盘。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曾在这里和陈抟下棋,结果失败,而将华山输与陈抟;南峰,峰顶有个老君洞,相传道家始祖老聃隐居于此;西峰,峰顶有座宫殿叫翠云宫,宫前有块巨石形状如莲花。翠云宫旁有一巨石中裂,形如斧劈,名斧劈石。传说是沉香为救压在山下母亲,而被其用铁斧辟开的。
因为,那时华山没有索道,也还未开发当年智取华山上时解放军上山的路,我们到了西峰后又沿原路返回。因临近“五一 "节,那天上华山的人特别多,当时还调集了一些解放军战士在北峰下山路口维持秩序,组织分流人群。结果,在北峰因上下山的人非常拥挤,我与几个同伴被上山的人流冲散,找不着他们几个,并在山上多停了一两个小时。那时也无手机,也无法与他们联系。无奈,天黑后 ,我只得随着下山的人流独自一人下山,下到华山景区出口,也就是玉泉院已是半夜三更。我独自在镇上的街上像个幽灵样转了一圈后,发现街道不长,家家大门紧闭,到处黑灯瞎火的,也无去处。想了想,只得向火车站方向走去,到车站侯车的长椅上坐下歇休了两三个小时,看看了开往西安火车班次。想起,身上虽身无半文,但口袋有一二十斤全国粮票。我就在附近找了个卖早点的,向人家说明情况,将粮票便宜卖给他,换了三四块钱,盘算着够买返回的车票钱后,又买了点吃的。一清早,就慌忙买了张早上六点多的票返回西安。到了西安火车站,身上仅剩一两毛钱,我只得花五分钱先到同学处,找到同学后,简单地说了和他们离散后的情况,我就倒在他的床上蒙头大睡,下午三点多才醒来,同学又请我们同游华山的,到南门外一家卖酸菜面的小餐馆,每人吃了吃了碗三毛钱一碗的浆水面后,向同学要了一毛钱准备坐公交车返回学校,算是结束了这次游华山之行。
因为有学校的学生曾从华山上掉下去身亡,我们那次路上也听说有人掉下山。因此,当时的西安大中专院校是严禁学生私自游华山的。回到学校,己是五一节那天晚上,刚好不影响我上课。因此,我暗自庆幸老师同学不知道我去游华山,我也未敢向同宿舍的同学讲起我游华山的尴尬事,只说找同学玩了两天。但回来后,仍无法掩饰不了上华山事,因为上山后腿那个痛非常难受,要疼至少三四天,特别是下楼梯时小腿肚抽筋似痛的更厉害,让人有苦难言。想来,我应该算是没花多少钱游华山的后遗症吧?
岁月长河中总有一些曾经往事,让人记忆犹新。总有一些人,让我们难以忘怀,即使可能至今你连他或她的名字也不知道。
那次游华山,与我们同游的人,我除了记得我们同学和安康的一位女孩名字外,其他几位姓什么?叫什么?长什么样,我己记不清。但有两件事,我记忆犹新,一是七、八十岁老太太游华山的事。当时在上了北峰后不久,我们曾偶遇一个八十岁的小脚农村老太太,在孙子陪同下上山。说是要到上山的一个什么庙还愿进香的。当时,我们十分惊异,十分地佩服老太婆的毅力。当时我想,我们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上华山都感到十分劳累,有许多人因怕累,到了山下的回心石就返回了,而老太太却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受了些那些罪,才上得山来?这也许就是信仰的力量吧?从老太太的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有信念有决心干一件事,年龄应不是问题,人家姜子牙八十发才出山,甘罗十二岁还当宰相呢?二就是那个临潼同伴站龟形石头上照相的事。我己记不清那块石头具体在什么位置,只记得,那个石头不是很大,象一只乌龟多半个身子伸出悬崖外,下面就是我们常说的"万丈深渊"。看着那块石头,我们谁也不敢靠近,他却很从容的说笑着或站或坐的在那个石头上让别人给他照了几张像。看着他照像,当时我们几个站在傍边的,吓的是心惊跳肉、目瞪口呆。那是我第一次领上略了什么是胆大、从容,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真有胆大不怕死的人存在,知道了电影中宣传的勇敢不怕死的人物不仅仅是虚构的。
我游华山的经历, 至今想来有些荒唐,身无分文,敢上华山?也纯粹是年轻冲动,根本没考虑途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与后,确实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动,假如我身上当时没有那点粮票,我真不知是否要乞讨着回西安?从此后,我虽然没有出门旅游多少次,但要出门我一定要提前准备,带足钱和必备的东西再出发。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吧?旅游如此 ,干其他事也应如此,不干“不打无准备之仗”的蠢事。
作家简介:
刘宏伟,工作单位安康银监分局。有作品刊发《西南作家》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