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吴俊凯/记忆中的书院街
记忆中的书院街
吴俊凯(四川邛崃)
我曾经在一中校,即现在的文昌中学住了9年,因此书院街成了我生活中的一条必经之道。
那时的书院街大约保持了民国时期的格局,小小的屋门,深深的庭院,几方天井,大约那是川西城镇的基本格局。街道丈许宽阔,有窄窄的街沿,可供行人遮遮雨,躲躲阳。街两侧的房屋都是些木架平房,大约有两丈之高,铺面很生态,是用木板装制,物理结构。
据说,书院街在民国时代是临邛的富人区。谢姓人家在此安居。这是出过几多名人的家族,出过将军。上海解放前夕,该将军因身份特殊,救过张澜。还听说谢家的前辈,在昆明与在西南联大的名人徐悲鸿交往甚密,悲鸿先生以奔马图赠之,家人视之如宝,带回邛崃,藏之书院街家里。然文革烽火甚盛,其家族之人遭罹追问。悲鸿先生所赠奔马图或成封资修之证据,不得已,奔马图从此失踪了。改革开放之后,族人记起这价值数千万元的宝贝,苦苦追寻,也不见踪影,成了一段遗恨。每每与云一先生谈及此事,他虽然也笑落落的,但心地里也存了一点失望。
据说,这条街上,还住过一户姓赵的人家,当时称赵公馆,以经营盐米等百货为生,也挺富裕,请了不少佣人,生活得体体面面。街面有二十余间。解放后,屋舍在公有化中七零八落了。临邛城在第一次扩建中,赵家首当冲,拆了不少面铺,还留下一些官司,至今未了却,成了憾事。
每当我从一中后门走进书院街时,总有些民国的风情时不时挤进我的思绪之中,即使站在那株上百年的楠木古树下,树的浓荫也没有遮住往昔的繁荣。这里曾经让人向往,曾经让多少人驻足而望。即或是解放后,邛崃一中的教师经过这条街时,也有不少的闲言碎语,历史与沧桑,记忆与岁月,往事与旧闻,都让他们存留了话语,都成了他们闲时的龙门阵。其实,于我而言何偿不是如此呢?我追问过书院街的来历,是始于何时?历史的风尘,让多少人从此发迹,又从此消亡?明末清初张献忠屠洗临邛古城时,这条街就存在了吗?如果存在,那么经历过血腥的无奈吗?还有,在一中校的鹤山书院,曾经有让文化传承不止的祭拜,这种文化的阳春白雪,让那么多的读书人顶礼膜拜,他们都是从书院街来来去去的吗?书院街成了他们成长的人生之道?时间是无情的,所有的往事,所有的辉煌,所有的热闹,所有的失望,所有的遗恨,都被时间封存了,我们只有与其默默对视,只有在记忆中弄出几声无奈的叹惜,岁月无迹,时光无迹,我们这在物存而人非的事实面前,显得缈小而微茫,几十上百年的光阴在历史的行进中,不过一瞬而已!
有多少一中的教师,在年轻时,把美丽的背影留在了书院街,夕阳下,青春的灵动,成了一首抒情的小诗,爱情,事业由此诞生,知识,育人由此起步,赞誉首肯由此张扬,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岁月渐移,只有书院街见证了他们岁月旅途中的点点滴滴,那昂扬的头胪已经蔫搭搭地让夕阳弄成了风干的行尸走肉。无情的岁月让他们刚健的步子变得迟缓而无力,书院街成了他们年老的窄巷,王老师己经去逝了,他曾经无数次地走过这条他熟悉而陌生的小巷。年老时,他的屋舍离书院街百米而已,他曾经收到的赞誉,大约经书院街而来的不少,但至今都无影无踪了,只有虚无的空响还伴了一些往事在鹤山书院的时空间缥缈与沉浮。
书院街街名不知还在否?反正,有过一些传说,有过一些往事,有过一些伤感的书院街已经不见了,临邛人文气息浓郁的小巷已经不见了,清代和民国的遗存已经不见了,只有那株苍老的楠木古树还在车道上独自支撑着往昔的岁月,支撑着历史的厚重,支撑着日落月出的时空。也许,于书院街的消逝和变迁,我们有些依附于这颗在风雨中犹存的古树了。
不过,我们不必过于悲切和恚恨,历史的脉络往往就是如此。邛州志载,卓氏的宅屋在州治南三里,至今不也迹沓难寻了吗?迫不得已,以他的酒坊祭之;邛窑剥剥作响的往昔不也只存残渣碎片吗?所以,书院街的消隐或多或少是有其必然。人类的进步也往往是伴随了悲悯的。得与失本身就一对凄迷的矛盾共同体。没有书院街风情的失落,就不会有大气临邛的出现。我们千年的古城有大同街,大北街,兴贤街已经足够,这些建筑符号,己经足够让我们读懂千年文化之不朽,读懂古城传承的深刻意义,读懂濮水之畔的千般情愁万般风流。今天,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与胆识,足够的毅力与气魄,在历史与现实中决断与抉择,在遗憾与抱残中重建与再塑,让临邛的辉煌一再流传。
其实,作为今人,作为今天的邛崃人,我们更多地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生活在如此的时代,我们应该为邛崃后人之后人,留下点什么, 留下的东西如何让他们有点脸面在他人面有几份的得意和骄傲。如果有此气度,有此力度,有此风度,即或是一条书院街的消隐又算得了什么?文化只靠缝缝补补,那必定缺乏亮丽和华美;文化靠拼拼砌砌,那必定缺乏流畅和伟岸。所以,我们不忘记书院街,但也不一味守缺不放。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和规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认知和典范,我们只有追随时代的正步,城市的变迁,才能高下相倾,才能音声相和,才能前后相随。
2018年3月6日于临邛土园村
作者简介:
吴俊凯,男,笔名双溪河、吴籁。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文学艺术院副院长,《西南作家》杂志编委。
在《散文》《星星》《西南作家》《四川日报》《重庆晚报》等报刊发表文章甚多,已出版散文集《问过月光》(成都出版社)、《心谷无雨》(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86号视角》(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蓝雪的红雨伞》(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