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忆文:怀念姥姥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姥     姥

作者 沙漠红柳

我的姥姥生于一九一四年阴历八月二十八日,华县县城北西种村人。自幼家境贫寒、世代以务农为生。迫于生计,她十六、七岁就为人妻。先后生了三个女儿,膝下无子。我的母亲排行老大,我的二姨五岁不到就夭折。听母亲说过,抗战期间,我家有东北军暂住,二姨玩耍时不慎跌入军灶饭锅被烫伤,因缺医少药救治不及时而不幸离世。

姥姥二十四、五岁时,我的姥爷在看护村办小学时又惨遭意外,英年早逝。从此我的姥姥就成了寡妇,一直到她生命的尽头都没有再嫁人。姥爷的意外对我姥姥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两个年幼的女儿就靠她一个人抚养教育。小姨也因此多次被寄养于亲戚、邻居家中。听同村长辈说,那时候我家的日子不算最差,姥姥靠多年勤劳,累计置换了20多亩地,基本上能做到“果腹蔽体”。解放后,由于我家又分得了些土地,于是姥姥养了义子并为他娶妻盖房。土改那阵,姥姥又把嫁出去的长女和女婿叫回来一起过。她和女儿、女婿相依为命,共渡时光。日子过得倒也和睦舒心。等有了我们弟兄几个,那日子又紧张起来,单说一家八口的吃饭、穿衣就够三个大人累的。打我记事起就觉得姥姥不停地忙碌,纺线、织布、喂猪、养鸡、拾柴、打水、洗衣、做饭,这还不算给农业社干的那些繁重的体力活如修水库、造梯田、割麦子、收玉米等等。累是肯定的,但我们家的气氛还是乐观融洽的。记得那时候我很小,放学回家姥姥总是嘘寒问暖,端出热腾腾的饭菜让我吃。那时,我们吃的最多的是玉米面馍和饸絡,偶尔还能吃顿麦面面条。那时候买一斤肉至少要吃几个月.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生活可真苦。要是没有勤俭持家的姥姥,真不知日子还要苦到何种程度?!

转眼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弟兄几个相继成人,哥哥娶妻成家,弟弟高中毕业回家务农,我也跑到两千里外的河西走廊谋生。离开家乡的我,每逢探亲机会,总是匆匆赶回家去探望已经年迈的姥姥和患病的老娘,也看看仍在土里刨食的兄嫂和弟弟。记得一九八七年春节回家,我刚进家门姥姥就拖着病体迎我,见面就哭,我不知是什么缘由。事后才明白这是不祥之兆,老人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便见着亲人就哭。那年正月十五,我提议和三个老人去县城合影留念,老人欣然应允。十个月后的1988年12月8日中午,我姥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也获得了彻底的解脱。12月11日,按照关中习俗,姥姥灵柩被安葬于村北坟地,入土得安。收到她不幸去世的电报,我禁不住嚎啕大哭,恨不得插上双翅飞到她的身边再看她最后一眼,遗憾的是没能如此。等我春节再回到家中,看到的只是她的新坟。面对她那座孤坟,我心痛万分,只能抱憾终生,我向苍天祷告:保佑我的姥姥安息!愿姥姥的在天之灵能永远伴随我的人生旅程,姥姥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姥姥离开我们这么多年了,可我的脑海里总是不时浮现她在世时的生活画面:

纺线。打我有记忆开始,姥姥就不停的纺线,而且多在夜间。我的童年是在姥姥那纺车吱纽吱纽的叫声中逐渐度过的。姥姥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不知疲倦”。一年四季,总在不停的忙碌。待我长大成人,渐渐理解了她老人家:迫于生计,别无选择。

拾柴。我的童年碰巧赶上整个中国极端缺乏物资的岁月,城市居民所有生活用品(如棉布、粮食、白糖、煤、食用油等等)都凭票供应。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更是生活地艰难至极。记得当时家家都用柴草做饭,煤是一般农家见不着、用不起的。因此,每到秋冬农闲时节,姥姥总是带头下地捡拾枯枝树叶。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姥姥领着我一起拣树叶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那也是一种简单的社会实践,颇能培养孩子成就感的一种劳动。

种菜。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首先启动农村改革,允许农民有自留地。我家在村西分得一片菜地。我记得我家最早种植的是韭菜。姥姥当时已经66岁,按理可以不下地干活。但她闲不住,始终把自己当成主要劳力,整天在菜地忙活。后来,韭菜不好卖了。于是,大家又一窝蜂地种植西红柿、黄瓜等。种植这些蔬菜相当费功,好在农民不算人工成本。我记得当时西红柿能买到1角钱一斤,菜农对这个价格还是满意的。

喂猪养鸡。农村长大的孩子几乎都会喂猪养鸡,我的这套本领是姥姥教我的。割猪草是我童年做的最多的事情,其中有不少乐趣。比如可以结伴去采摘野果、烧毛豆或玉米、拣拾鸟蛋等。割猪草时必须弄清哪些植物有毒,这些生物知识只能靠老人口授。养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关键是不能遇到鸡瘟。在我的记忆里,鸡蛋不是随便能吃的,多半用于老人、孩子生病或者用作亲友相互拜访之馈赠礼品。

逢年过节走亲戚。对中国农民而言,春节、端午、中秋算大节。姥姥在世时,每逢过节,登门探望她的人让家里的气氛变得热闹了许多。最令我开心的还是客人们送的糕点、时令水果可以解馋。小时候,我和弟弟就像姥姥的跟屁虫,春节总是随她去串门走亲戚.那时串门全凭双腿步行,来回需要几个小时.串门让我初步懂得了华县风土人情,也明白世界远比一个个自然村庄大的多.

姥姥只是黄土地上千千万万个农家妇女中极普通的一个,她通过言传身教让我学会谋生,学会与形形色色的人相处。她的坚强、勤劳、善良、宽容等美德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我的血液里,必将让我受益终生!

(0)

相关推荐

  • 结冰的花季

              正值烟雨纷纷的清明时节,悠然行走在旭阳路上--我家附近较安静的一条道路.          夜幕来临时,喜欢一个人在这里散步,来这里看繁星闪烁,看树影婆娑,任思绪在风中蔓延.   ...

  • 思考华州:农产品为啥卖不动?

    华州农产品为啥卖不动 作者:吉建军 曾经有这样一个谜语,打一件事:进门蓬头垢面,出门神气活现.卖了多少东西,还得自己赔钱.您应该已经猜出来了,没错,是理发.把头发留在理发店,也算是卖了东西出去,还要自 ...

  • 如果再见,希望我们都变成更好的自己

    时间匆匆走过,快的让人措手不及,开始的时候希望能早点结束,结束的时候却希望还能再久一点,不要说再见.还记得一个月前刚来到这里的局促不安的样子,我第一次见到华姨时其实有点害怕,她并不凶,但是我总在无形中 ...

  • 五台人忆 | 梦回河边路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曾任职于忻州师院,现已退休. 梦回河边路 --老年纪事之十三 文/老农民 我的姥姥家 ...

  • 华州记忆:怀念华县消失的小人书摊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想起那些看"娃娃书"的年代 作者    胡博玮   偶尔看到微信朋友 ...

  • ​辛丑清明再忆母亲——华州杏林镇沙圪塔村人宋知娃

    邮箱:3125136050@qq.com 辛丑清明忆母亲 作者 宋欢午    母亲宋知娃,陕西省华县杏林镇梓里村沙圪塔组人.出生于1932年5月(农历4月23日)卒于2007年1月23日(农历2006 ...

  • 癞蛤蟆躲端午——华州端午忆与杂考

    邮箱:3125136050@qq.com 端午忆与杂考 作者 郝庆年 端午节来了.红的.粉红的.兰的.绿的.花的缎面香包飞上了儿童和妇女们的胸前,尤其是年轻媳妇和姑娘,她们在新凉中刚换上了单衣,丰腴的 ...

  • 华州半截峪——文峪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 州 文 峪 作者 邵拉雄 文峪是华州金堆镇中轴地段,也是金堆城钼矿的主要产地,北半峪属华州区,南半峪属洛南县.文峪河华州区境内长23. 1千米,文峪河也叫 ...

  • 【陕西华州 武大炜】原创//《院中的银杏树》 一一仅以此诗怀念我的父親

       2019第191期        总第805期    <院中的银杏树> 一一仅以此诗怀念我的父親 我回故乡来, 开门進院落. 故居依旧在, 荒凉可罗雀. 两株银杏树, 迎声舞婆娑. ...

  • 吃遍五大洲,最怀念华州美食!

    邮箱:3125136050@qq.com 忘不了的华县美食 作者 王 庆   前些天,偶然起了思乡之情,写了些关于华县的童年回忆,一不小心就沉浸在美好的自然风光里无法自拔,却也勾起了不少乡亲同学的共鸣 ...

  • 华州赤水镇朱村:谨以此文怀念我参加的老山自卫反击战!

    邮箱:3125136050@qq.com 姚志华,又名姚革命.家住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朱村行政村李家堡四组.男,52岁,中共党员. 毕业于原华县瓜坡高中,八四级.毕业后响应祖国召唤,于1984年1 ...

  • 被气死的皮影艺人——华州赤水安门前人刘文信

    邮箱:3125136050@qq.com 刘义信:和郝大师几乎齐名的"签手" 刘文信,又名润年,生于1930年6月19日,属马,华县赤水镇安门前村人.殁于1998年10月12日.解 ...

  • 谨以此文怀念华州高塘群兴中心小学

    邮箱:3125136050@qq.com 那村   那校   那顽童 作者 东 升 从老渰村十字道上往北,穿过一椽宽的巷子,用脚步在巷道里走出一个拖拉机摇把样的轨迹,驻足而立,曾经的群兴中心小学便在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