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中国精美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大奖赛刘静作品

刘静(河南)

我静静地站在学校门口,眼睛掠过校门,往里延伸再延伸,只为看到那抹小小的瘦弱身影。校门口站满了家长,每个人的眼睛都是一眨不眨地盯向同一个方向,不时有学生从校园里走出来,快步走向家长身边,然后谈笑着离开。

每次在校门口,一个大大的归字总是在心头盘旋,不知道是急切想见到孩子的心情还是一种久违的温暖在牵引着我。

女儿小的时候,每天下班走到家附近的拐弯处,远远地,总会看到妈妈和女儿的身影。每次,只要一看到我,女儿就兴奋起来了,从外婆的怀里跳下来,一摇一晃地向我走来,一边走一边兴奋地喊着:“妈妈,抱抱。”一天没见,看到小小的她,我的心里陡然一暖,赶紧放下车子,快步走过去,轻轻地抱起她,她稚嫩的声音仿若天使的歌唱,心头堆积的其他情绪一瞬间消失全无,只有幸福在快乐地流淌。

妈妈告诉我:每天下午,一到三四点钟,她就闹着到拐角处,看看我回来没有。一次一次,每次都失望地回来。对于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来说,她不知道什么叫焦急,但是她知道,一天没见妈妈了,只有站在这里,才能第一时间看到妈妈。她小小的心里,装着的全是对妈妈归来的期盼。从那以后,每天下班的路上,我都加快了速度,只为能早些在那个熟悉的地方看到那抹熟悉的身影……

天气越来越冷了,孩子娇弱,妈妈身体不好,更多的时候,她们都只能呆在室内。每次走到家门口,我都会先大声地喊一声,随即孩子的欢呼声便传出来,迅速地拉开门,风一样地扑过来。孩子的笑声,家人的健康对于每天归来的我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慰籍。对于他们来说,我的平安归来,又何尝不是他们最大的慰籍?

小时候,父亲在建筑队包工,每天早出晚归。有时间,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父亲依旧没有回来。只要父亲不回来,妈妈就不允许我们吃饭的。于是,我们姐弟就一边写作业,一边等,实在饿极了,就拿一个馒头垫垫肚子,我们对此抱怨不已。渐渐长大,每天看到父亲吃完饭后,不是在灯下写写算算,就是看那些各种形状的图纸,甚至还会询问教几何的大爹一些数学问题时,我陡然感到了父亲的辛苦和不易。

虽然只是一个几十人的工程队,但是落实到实际,还是很繁琐的,特别是一些新工程,需要看懂图纸,工程量多大,多长时间、多少人可以完成,各种预算还有工人们每天的出工、吃饭问题,林林总总,而父亲是一个认真的人,他坚持精益求精,力求每件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每天收工时,他等人都走完了,还要把工地再巡视一遍,叮嘱夜晚守在工地的人一些注意事项后才走,所以往往回来的晚些。

等待是一件很难熬的事情,明白了这些后,我对父亲有了深深的理解,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总在心底暗暗祈祷父亲的平安归来。在每天的守望和等待中,我慢慢地明白了,归来对于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的意义。

结婚后,是我和妈妈共同照顾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为一些琐事闹口角也难免会发生。有一次,妈妈因为我忘记买鸡蛋唠叨了起来,我怒火中生,一气之下,摔门而出。一个人孤独地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街道两旁的路灯清晰地拉长了我的身影,看着窗户里透出的万家灯火,我想起每天为我留着的那盏灯,心里有些懊悔了。

我整理了一下心情,迅速到附近的超市买了鸡蛋和菜回去。回到家,尽管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但她焦急而慌乱的眼神、欣喜的表情还是让我心头一颤。从小到大,她对我最不放心,对我的要求也最严,即使在结婚后,晚上我也很少独自外出。我的赌气出去,她肯定在家里担心自责了很久吧?

对于老人来说,还有什么比每天等着孩子回来,看着他们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更幸福的事呢?没和妈妈妈住在一起时,每次回家,我都要提前准备很长时间,事无巨细,确保该带的都带全了才兴高采烈地回家,颇有一种“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的心情。现在在一起了,为什么会一言不合就出走呢?即使走了,能放得下牵挂和担心吗?既然如此,还是多一些包容吧!

有了一次次切肤的体会,我才会对每一位归来的人都充满了祝福,无论是老人还是少年,他们的回归,都让我莫名地感动着。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所有人感情的凝聚和汇合,是没有理由的回归。那些天,无论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穿越千山万水,穿过大半个中国,只为两个字:回家。我渐渐地明白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归,是一种契约,是无声的呼唤,是千百年来,刻入我们灵魂深处对归的敬拜,也是对归的最高礼仪吧!

归,自始至终贯穿在我们生活中,乃至我们的一生中。“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是少年把酒言欢,夜暮归来的兴奋;“之子于归,宣其室家”是对幸福生活的盼望;“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对无法归来的感慨;“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是军士们一年一年归家无望的叹息……

无论时光怎样轮回,无论是年少的我们盼着父母的归来,还是年迈的父母盼着长大的我们的归来,无论是身在故土还是处在异乡,归都是我们永凝我们心头一生的情结。

作者简介刘静,女,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西平县供电公司。工作之余,善于用眼睛和心灵发现平淡生活的美,在文字的世界里将其升华。作品散见于《脊梁》、《奔流》、《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河南电力》等报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