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赵国权:【老地标 新记忆】(散文)

 老地标  新记忆

作者:赵国权

伊通满族历史积淀深厚,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生存、繁衍,为这块神奇的土地增添了许多迷人的色彩。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挖掘传统文化产业优势中显现出独特魅力。作为满族的发祥地和集居地的“祖宗肇兴之所”,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孝慈高皇后就出生在伊通。在这片“贡山”、“贡河”相间环抱的沃土上,满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同时也留下了为后人景仰的满族传统文化。

  

满族的旗袍,在清代居“国服”地位。旗袍称“衣介”,分单、夹、皮、棉四种,女子旗袍的领口、衣襟、袖头上都镶有艳丽的花边,穿起来美观、匀称、婀娜多姿,成为最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服装。

  

满族的饮食,从“天火肉”到“满汉全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火锅。在满族历史上曾出现“天上锅”、“地上锅”、“水中锅”、“雀火锅”等多种火锅,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到一处都要吃火锅,使大江南北盛行至今。

  

满族的婚嫁礼仪十分讲究,从相亲到完婚有一套完整、庄重的礼仪过程。一般有:相亲、迎亲、回门、满月住家等。结婚时,新郎披红挂彩骑马,新娘头顶红盖头坐轿,举行送亲车与迎亲车在中途相遇换车仪式,进屋在厅房南炕:“坐福”俗称“坐帐”,吃过“管小饭”饺子,由“小叔子”牵手拽到地上,新郎新娘 “拜天地”,三叩九拜,改口称额娘、叫阿玛。晚间在地上放一圆桌,新郎新娘绕桌三圈后饮酒,年轻人不分大小闹洞房。桌上一对焟烛,通宵不熄。婚后三天“回门”。2018年8月30日时值伊通满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央视记者采拍了《体验满族婚礼,感受萨满文化》专题,于10月5日国庆期间播发了,引起轰动。

  

栉风沐雨三十年,泼墨撰写图腾篇。满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其中,满族曲艺歌舞最具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每逢佳节、喜庆、婚嫁筵、出征、凯旋、祝寿、祭祀等都要歌舞尽兴,其中“莽势舞”最具代表性。此外民间还有“野人舞”、“笊篱姑姑舞”、 “童子舞”、“秧歌舞”、“萨满舞”等。

 

勤劳智慧的满族人民,以“骑射为先,骁勇天下,勤耕作,娴围猎,尚耕钓”等著称,曾经的老地标:碑碣子、戏楼子、箭亭子、木栈道等地方名片重新修复和启用,火车站、高速公路贯通南北,如今,仍较多地保留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贝勒府和牧情谷,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眼球,引领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色彩斑斓的民俗文化产业后劲儿十足,伊通依托自身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瞄准市场巧妙运作,加大对重点民俗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了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吸引力的民俗文化产业品牌,做富裕百姓文章,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目前,新开发的176公顷的田园综合体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

  

伊通文化悠久、民俗风情浓厚、旅游资源丰富,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素以“皇后故里,凤翔之地”蜚声中外。浓郁的满族民俗气息,别具满族特色的古镇建筑,让整个小城充溢着满族民俗文化的风情韵致。为了弘扬满族民俗文化,创造乡村旅游品牌,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内的满族民俗文化资源,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经济优势,用其文化承载力,用其历史厚重感来增强旅游胜地的影响力,进而成为拉动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的原动力。

  

从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等众多角度,展示萨满文化的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打造民俗文化产业的大品牌。激发无限活力,萨满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渊源。近些年,随着民俗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萨满文化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伊通满族自治县作为萨满文化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有着神奇传说的七星山和蜿蜒清澈面貌一新的伊通河,被称为“七星宝地”。这里拥有目前世界上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美丽的萨满文化展示胜地铠绎贝勒府风情萨满园。这里集合了北方诸多少数民族的萨满文化信仰遗存,伊通满族博物馆系故宫博物院分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将萨满文化的诸多内容完整展示出来的展览馆,其规模庞大;萨满图腾林规划占地3000平方米,是国内最壮观的图腾林,展示了我国北方古代先民的图腾崇拜信仰,反映了北方诸民族多种多样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内容。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文化产业,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它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较之传统文化产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无限潜能。伊通文化底蕴厚重,山川地貌钟灵毓秀。在加快转变、加快赶超、加快腾飞的关键时期,通过走多元化道路,将文化产业作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引擎,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引领文化产业的“活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作 者 简 介

赵国权(曾用名:品茗、天问、白水、燚焱炎火)男,祖籍吉林省,无党派人士,大学文化,自幼酷爱文学,现仍笔耕不辍。做过教师、报社编辑、记者、政府机关秘书。自1983年开始在省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曾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吉林日报》《城市晚报》《新村》《参花》《青年诗人》《吉林农民报》《关东作家》《四平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诗词歌赋800多首,报告文学、散文及其它文学体裁作品60余篇,并有部分作品获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吉林省分会会员,四平市作家协会会员,伊通满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家协会副主席。

关于开通《三秦文学》公众平台

热点话题栏目及作品征集的通知

各位老师、各位文友:

自2018年10月起,平台将推出热点话题栏目,大家可在本通知后留言你最关心的话题,平台将选出关注最多的话题作为下一期话题。被选中的话题,将作为同题征集作品,大家可在不违反国家政策及相关管理规定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尽情发挥,文体不限,主题鲜明即可。

《三秦文学作家群》所有成员可对同题作品发表评论,每期选出一篇优秀作品,平台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奖金50元,获奖者稿费正常发放。提出话题并被选中者,奖励10元。

平台第一期话题为《当我们老了……》,投稿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请大家踊跃投稿。

特此通知!

《三秦文学》公众号平台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多投有风险,投前需谨慎

坚决支持原创,严禁一稿多投

其他公众号转载,需本公众号授权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  顾  问:边士刚

顾  问: 鹏   鸣    段恭让    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主   编 : 鱼儿姐姐

副 主 编 : 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 守   望     吴亚妮    唐桂英

        李华磊    王发茂     谢   雷

        余 晨     慧 子    米兰花

        水云天  毕廷娟     刘马陵

        张云峰  王敬军     心   语

春不风度

本期编辑:徐萱波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