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程党会:【村口老树】(散文)
关 注 三 秦 文 学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村口老树
文/程党会
八百里秦川,坐落着成千上万的村落,每个村子不论地盘大小还是人口多少,十有八九都会有一棵或几棵古老而参天的大槐树或者大皂角树,我的老家也不例外,村口就有着一棵高大威猛、雄伟壮观的大皂角树。它的树龄已达600多年,前些年已被我们武功县人民政府列为“陕西省古树名木一级保护单位”,皂角树意喻“皂角”,保护一隅的意思,它既是我们村的镇村之宝,也是神灵的化身,护佑着我们村全体村民的健康和福祉,它又是我们村的重要标志,能给陌生人指明行进的方向,它还是吉祥富贵的象征,能给树下的住户带来很大的财运。
(2015.5.8回老家时所拍)
过去我村是南北走向的土路街道,东西对面住着两排人家,大皂角树就长在东排最南头的住户三爷家的门前,那些年全村就数三爷家的母猪最能下猪娃了,不但每一窝能下十多个甚至接近二十个猪娃,且每窝都正好能赶上好价钱,他家两三头母猪一年下来,能收获五六窝的高价猪娃,而别的村民一年有时连一窝猪娃都没有养成,即使养成了,一窝也只有三五个猪娃,且不一定能赶上个好价钱,另外三爷家的奇娃爸当年还有马力很大的大拖拉机,那些年这个大拖拉机也确实为家里挣下了不少的钱。随着农村庄基规划的重新调整,我村的街道早已由原来的南北走向改成了现在的东西走向,坑坑洼洼的泥泞土路也变成了光洁平整的水泥马路,街道的数目也由原来的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变成了现在的南北中三条东西走向的街道,现在这棵大皂角树“又长到了”中心街中心地段的社民爷家的门前,他家这些年也是财运滚滚,老两口在家里开百货店,儿子在长宁开建材店,女儿在三冢开纸花店,几个店的生意都是越做越大,儿女们也在几年前都有了自己的轿车了。
(2017年暑假外地游客慕名来大皂角树下与树下住户合影留念)
我们村就坐落在武功县东北角的北莽原上,处于武功、乾县、兴平三个县市的交界处,距离这三个县城都约在20公里左右。前几年刚刚开通的武功县北环线,就从我村的中心街沿东西方向横穿而过,我村处于武功县北环线的中段,离三冢街道只有一公里之遥,沿三冢街道向西一路步行,只需十几分钟的功夫就能到达我魂牵梦绕的故乡——上河道村。
(武功县北环线从我村大皂角树下东西穿过2018.5.8)
值得说明的是,三冢,顾名思义就是此处曾经有过三个很大的土冢,所以人们才把这个地方叫做三冢。后来随着农村大规模的平整土地运动的到来,大约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这三个土冢就陆陆续续地被夷为了平地。这里就是唐代开国名将刘文静的安葬之处,其中的一个土冢就是刘文静的坟墓,另外两个土冢是用来迷惑人的,为的是防止仇人在祖坟上搞一些不必要的破坏活动。过去这里除了有三个大土冢以外,周围就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庄稼地,直到1970年左右河道乡政府由河大村迁到了三冢,这里才慢慢有了人气,后来河道中学、河道供销社、河道邮电所、河道卫生院、河道粮站、河道磷肥厂、河道农具厂、河道配种站、河道农机站、河道电管站等单位也陆续在此扎营,另外街道的西头和东头分别从皇甫的涝池岸和南堡子各迁移来了一个两三百人口的生产队,这样才慢慢形成了日趋繁华的三冢街道,2013年左右随着新一轮行政区划的调整,河道乡被撤并归了长宁镇,变成了如今的不伦不类的河道社区(说它不伦不类,是因为目前社区依然和乡镇的配置基本一样,有自己的党委书记,有自己的一套一二百人的人马,只是把乡镇长叫成了社区主任而已)。现在的我们村,应该隶属于武功县长宁镇河道社区田南行政村,田南行政村下辖着田井村南堡子、北堡子、庄庄和上河道村四个自然村。
(2016.9.10丫丫学步的外孙女第一次从山西来陕西)
我们村除了这棵大皂角树以外,以前还有一棵稍微小一点的皂角树,树龄也有500多年的历史,它就生长在我村老城墙的东南角外,别看我村当年只是一个拥有400多口人的小村子,但却拥有一座完全封闭的城墙——尽管只是土墙而已,如今老城墙早已找不到了踪影。为了和大皂角树以示区别,这一下把整个村里都弄得人心惶惶,大家都觉得这下肯定是得罪了神灵了,不由得这棵皂角树就只能委屈的被人们叫成小皂角树了,其实它也够大的呀!令人痛惜的是1973年,不知道什么原因(我那时还小,还不是太懂事),这棵小皂角树却被村里的一些当权者残无人道的砍伐掉了,多可惜呀!多气人呀!像这么大的一棵文物级的古树长起来多么的不容易呀!就这么随随便便的被他们无知地砍掉了,他们简直就是在造孽、就是在犯罪呀!不出所料,当年就遭到了惨痛的报应。就在这一年里,我们村居然连续死亡了十三个人之多,其中包括跳井等非正常死亡的,这在我村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叫人想起了一句流传很广的说法,说皂角树一旦在一个地方生长过十年就会自然的具有一定的神气了,从此就不能轻易的砍伐和挪动它了,否则就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灾难的。为了安抚神灵,让全体村民在未来的日子里免除新的灾祸,经全体村民商议,最终决定在全村凑钱凑粮,凑够经费后就在我们六队的东岸子的麦地里搭建了戏台子,请来了秦腔名角儿为神灵连续唱了三天四晚上的大戏。说来也怪从此之后连续三年我们村里都没有死过一个人了。还记得唱完大戏后的小麦地,被看戏的人们踩踏得光光溜溜的,我想明年的收成肯定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了,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年这块地不但没有减产,反倒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大丰收。从此我也就明白一个基本的农业小知识,那就是冬天的小麦一点都不怕踩,越踩第二年越能大丰收。
(2016.5.8一家人在皂角树旁合影)
吸取小皂角树的教训,村口的这棵大皂角树后来就越来越得到了村民们的敬畏和爱护,如今它的根不但深深的扎在了上河道村的这块土地上,而且也早已深深的扎根在了上河道人的心田里,它已经成为我们村名副其实的镇村之宝了,它不但是上河道人的根,更是上河道人的魂了,现在它不但是我们上河道村的重要标志,更是我们上河道村的重要文物了,人们早已视它如瑰宝、如神灵了,在外地工作的他乡游子每次回家探亲时,都喜欢带上自己的一家老小在村口这棵大皂角树下合影几张,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也顺便提醒一下自己的后代子孙别忘了本,别忘记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2016.5.8儿子从部队回老家探亲)
一晃又四十多年过去了, 村口的这棵大皂角树是越来越枝繁叶茂了,如今已长成了名副其实的参天大树了, 其树围需要四五个成人手挽着手才能勉强的环抱一圈,到了夏季它的树冠就像一把巨型的遮阳伞,可以向四周延伸出将近200平米的一片绿荫,成为父老乡亲们纳凉避暑的圣地。它的绿荫远比城市里的空调房更加舒适更加环保,这里的空气更加纯净更加清新,早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块千金难买的世外桃源了。西安钟楼的热闹远没有这里温馨,高档休闲场所远没有这里舒心,坐在公园里更不会找到这里美妙的气息。
(2015.7.28皂角树下)
这里曾留下我们儿童时代的无比欢乐,如今依然是名副其实的儿童乐园,其实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来这里聊天,来这里聆听能言善辩者的各种长短不齐的各类免费讲座,从而了解村里村外的杂闻趣事和国际国内的新闻大事,这里也早已成为村里政治文化的活动中心,村里需要商议个啥事时往往都会在这里集合开会,特别是一到夏季的炎热时分,男女老少都喜欢来这里避暑纳凉,男的一般都是来玩的,年龄大点的不是丢方就是下棋,再年长一点的基本都是掀花花牌的;年龄较轻的不是打牌的,就是谝闲传的,叮能抬杠的,胡吹海谝的;女的大都手里拿着活,有做针线活的,有编地毯的,有打毛衣的,还有姑娘媳妇比谁的衣服好看的...... 另外一些卖瓜买菜的小商贩也不会放过大皂角树下这块风水宝地,一旦来了必然就会在这里安营扎寨,边乘着凉边做着生意,好不惬意。
(2015.7.28几位长者在皂角树的树荫下丢方)
孩子们则围绕着大皂角树东颠西跑,追打嬉闹,女孩子们树下跳绳踢毽子,抓模跳房子,男同学们树下斗鸡打四角,招靶绊泥瓮,有个别调皮的胆大男孩还会上到皂角树上去逮瓜吱喽(学名应该叫蝉),一不小心就会被皂角树上的大小如巴掌、粗细如钢针的大刺猛扎一下,顿时就能听到他发出哇哇的大哭声,小时候我也上过这棵皂角树逮过瓜吱喽,也被大刺扎过,被刺扎过的部位很快会流出黑乎乎粘稠稠的血液来,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忍受的火辣辣的疼痛,所以娃的哭声并非是恐惧,更非是撒娇,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难以抑制的疼,自然也就情不自禁的会大哭起来。有个叫润通的小兄弟,有一次被当年的娃头子宋会生派上树去逮瓜吱喽,不上去就可能会挨娃头子的一顿饱打,等他光荣完成任务之后,值得庆幸的是他的手脚并没有被大刺扎破,于是他就兴高采烈地从大树上往下滑行,不幸的是一不小心他的棉裤却被大刺挂破了一个很大的口子,白花花的棉絮连同他娇嫩的牛牛和沟蛋子一下子全部都一览无余的暴露了出来,羞得他急忙地跑回了家,结果却被他老妈狠狠地饱打了一顿,他心里暗暗后悔,早知会是这样的结果,还不如当初不上树去呢,反正都是一顿饱打。
(2015.7.28老人们在皂角树的树荫下玩牌)
一到吃饭时分,一些男村民总喜欢把饭菜端到大皂角树下来,围着大皂角树就地圪蹴哈吃饭,很少有人端着凳子来的,一是因为一个手端着饭碗,另一个手端着菜碗,没有多余的手来端凳子,二是因为祖祖辈辈都圪蹴惯了,普遍觉得只有圪蹴哈咥饭才会咥得更香更美。大家边吃边聊,互通有无,你尝一口我的,我尝一口你的,谁家的菜味道好,就会很快被大伙抢着咥光的,并把这家媳妇豪不稀词的大夸一番,正所谓吃人的嘴短嘛,最抢手的菜往往不是谁家炒的绿辣子就是谁家蒸的麦饭菜,谁的菜味道不好,就会成为大家开涮的话题,说什么“你媳妇看着那么漂亮,可做饭咋这么不中用呢,不会是只有晚上才中用吧”之类的调侃话。吃饭期间人们还会夸赞谁家的媳妇蒸的馍又白又能四开花,真是既好吃又好看,也会夸谁家的媳妇做的包谷珍黏黏糊糊有嚼头。每到这个时候,大皂角树下俨然成了民间美食大赛的赛场了,有人吃完一碗了就会回去舀来第二碗甚至第三碗,吃饭的时候就要人多,人越多吃起来才会越香越有味。一个人坐在城市单元房里的大餐桌上吃啥都不会觉得香的,因为他吃不出乡情和乡韵,吃不出家乡特有的味道的。
(2015.7.28老爸与几位老伙计在皂角树下纳凉闲谈)
到了秋天,树上就结满了超级豆王----大皂角,它们就像一串串的风铃,在空中随风尽情的摇摆。小时候物质非常匮乏,农村孩子几乎吃不到什么水果零食,在皂角还比较嫩的时候,我们这些小伙伴们就会经常用竹竿打下来一些嫩皂角,然后用火一烧,吃皂角里面的嫩豆豆,回想起来,对当时的我们来说,还真是一种难得的美味呢。到了秋收季节,皂角已经基本成熟了,想洗衣服的人家就会打下来一些皂角,用棒槌将其砸烂,然后和脏衣服混在一起揉搓,不大一会就会神奇的发现脏衣服已经变得干干净净了,衣服上的污渍和汗味都无影无踪了。用皂角洗衣服既经济又环保,用它洗过的衣服没有现代洗涤剂所残留下来的异味,更不会引起任何的皮肤过敏,而现代的各种洗涤剂就很难说了,经常会听到周围有人出现皮肤过敏,究其原因就是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没有漂洗干净,上面残留的洗涤剂导致了皮肤过敏。在以前没有洗涤剂的年代里,人们都是用皂角来洗衣服的,小时候我那不知辛劳的妈妈就是用这些皂角给我们一家大小七口把一件件的衣服洗涤干净的,不知何故现在的人们咋都忘记了皂角这么好的天然洗涤剂了,也可能是嫌麻烦,也可能是现在的皂角树越来越少了的缘故吧。
(2015.7.28三妈四伯等在皂角树下纳凉)
到了秋末冬初, 随着西伯利亚寒流的来临,很快就进入到了“秋风扫落叶”的既残酷又无情的时节了,短短的几天,就能使满树的黄叶铺天盖地的全部落下,犹如天女散花一般,厚厚的一地落叶,踩上去就像海绵一样的柔软,柔软的树叶上面自然就成了小孩子们打滚嬉闹的乐园了,躺在上面既舒服又安全,丝毫也不用担心会出现任何的跌打损伤,等树叶稍微干了一点,它就会成为村民烧火做饭和烧炕的免费燃料,它燃烧起来不会产生煤炭那么多的有毒气体,更不会污染环境,它就是当今所倡导的绿色燃料。其实也不必过分的为大树落叶而伤感,这只是所有树木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而已,它只是为了减少冬眠时不必要的能量损耗,给来年蓄积更多的能量,让来年生长得更加的茁壮,才自然而自愿的落叶的。没有今年的冬去,哪来明年的春来?没有今年的叶落,哪来明年的春发?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017.9.15家族部分人员在皂角树下合影)
老家村口的这棵大皂角树,不知道它见证了多少次人间的悲欢离合,见证了多少代父老乡亲们的奋斗历程,见证了村里多少老人的离世和多少新人的诞生,见证了村里多少姑娘的出嫁和媳妇的迎娶,它给村里带来了多少的资源和的欢乐,也不知它经历了几朝几代,经历了多少次风霜雨雪,多少次电闪雷鸣,经历了多少次江山易主,多少次兵祸匪患,它坚强的生存了下来,至今依然巍然屹立于老家的村口, 距今已经整整六百多年了。它顽强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不知鼓舞了我们村多少代的父老乡亲,它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村的村魂了,愿我们能够从这棵大树的身上吸取更多的精神营养,愿这棵大树永远茁壮成长、根深叶茂,不久的将来,它必将成为我村旅游开发的一大景观!
(2015.7.28回老家)
庄稼一茬一茬黄了就收,收了又种,当年的儿童都变成了如今的爷爷奶奶,时光在飞逝,一切都在动中变,唯有那棵大树,一直守望在村口,似游子的老爸老妈,凝视着远方,时刻盼望着孩子们回家看看……无论你走多远,村口的老树,永远都是恻动你内心最深的种子。古树让村人平安,游子留恋,愿古树枝繁叶茂,村人和谐安康。
(2016.8.13回老家)
老家村口的这棵大皂角树呀!你永远都是我们挥之不去的牵挂,你寄托了我们这些外地游子对家乡无比的眷恋和思念,你永远都是我们的根,永远都是我们的魂呀!我爱你,老家村口的这棵大皂角树! 最后请允许我以那英的一首《好大一棵树》的歌词作为本文的结束。
好大一棵树
头顶一个天
脚踏一方土
风雨中你昂起头
冰雪压不服
好大一棵树
任你狂风呼
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
有乐也有苦
欢乐你不笑
痛苦你不哭
撒给大地多少绿荫
那是爱的音符
风是你的歌
云是你脚步
无论白天和黑夜
都为人类造福
好大一棵树
绿色的祝福
你的胸怀在蓝天
深情藏沃土
(文中插图来源于作者)
作者简介
程党会,武功县河道乡上河道村人,1963年出生,1984毕业于陕西师大化学系并获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陕西汉中中学、武功薛固中学、武功长宁高中、河南新欣学校、北京华诚中学、北京京华学校、西安航天中学、杨凌高新中学任教,现任教于西农附中。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多投有风险,投前需谨慎
坚决支持原创,打击一稿多投
其他公众号转载,需本公众号授权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 顾问:边士刚
顾 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主 编:岭南鱼(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崔启昌
李华磊 王发茂 谷 雷
余 晨 慧 子 米兰花
姜建洲 毕廷娟 鱼 鹏
张云峰 王敬军 谢 雷
水云天 唐桂英
本期编辑:谢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