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隐,累趴了三任妻子,她们为何支持陶渊明?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具有代表的一位诗人,他一生里创作了无数篇具有影响力的诗词,其中最著名的三篇诗词《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深受人们的喜爱

陶渊明自20岁出头就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他想通过仕途生涯去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可奈何他又是清高之人,不愿与当时的黑暗官宦子弟同流合污,任官虽然13年,但他正直、坚决不收贿赂,在当时的官僚中是一名难得的清官,所以导致成他虽然在官场待了13年,但还是两袖清风,家里并不富足,他家人甚至还是需要种田才能填饱肚子。

陶渊明是一名诗人,他浪漫而自在,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对田园生活也是充满着向往的。他喜欢饮酒、作诗。他最后一次从官场上回归田园时写的《归去来兮辞》里的“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可以看出他有酒足矣,他的家非常简陋,可他并不觉得寒碜,因为对他而言,能靠着窗边饮酒并能眺望着院子里完好无损的松菊,那即是快乐的人生。

陶渊明逍遥自在,他讨厌官场便下定决心隐退,两袖清风地回归了家庭,像是一个毫无负担的人,难道他真能达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理想状态吗?不能,他有妻有子,他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可他尽到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应有的责任了吗?我想是没有的。

陶渊明一共有三段婚姻。他在25岁时迎娶了他第一位妻子,成婚后不久他便独自离家搬去浔阳教书。而家中的妻子在他走后不久便怀了孕,陶渊明的母亲担心儿媳怀孕的消息告诉陶渊明之后会让他分心,于是将此事瞒了下来,在陶渊明妻子即将分娩之时,陶渊明收到消息后才归家,可他的妻子在临盆时遭遇难产,大人和孩子都没能保住,这也让陶渊明陷入深深的自责,他的自责在于妻子十月怀胎不能相伴左右,而又遭受难产之苦,最终丧命。

陶渊明在第一位妻子过世后,伤心了许久。过了几年后,陶渊明在34岁时迎娶了第二任妻子,这任妻子实在是能生,她在和陶渊明婚后的第二年生下了长子,然后过了两年,再生得一子。二子还刚学会走路,陶渊明的这位妻子又怀上了双胞胎,最后平安地生下了一对儿子,几年间她为陶渊明生下四个儿子,而陶渊明虽然十分高兴,也非常宠爱这四个儿子,可他还是经常不在家,陪不了妻子和孩子。

陶渊明的第二任妻子既要照顾几个年幼的孩子,还要照顾婆婆,家里的田地也需要她的垦荒,不然这一大家子要吃什么呢?陶渊明虽然又是教书又是当官,可他廉洁,除了拿几个俸禄再无其他收入,而他又好酒,赚的钱够他自己花么?

在长时间的辛劳之下,陶渊明的第二任妻子终于病倒了,她得了痨病,最后大吐鲜血,离开了人世。陶渊明心里十分清楚,她的这一任妻子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多了,6年间生四子,为了生计忙前忙后,活活给累病的。

这任妻子去世后,教导孩子的重担便压在了陶渊明母亲的肩上,可他母亲毕竟已经年迈,哪里能吃得了这种苦?陶渊明教书回来后看见家中的四个孩子乱成一团,实在无奈,又恐累坏了母亲,于是他又娶了一任妻子。这任妻子比陶渊明小一轮,也是个贤惠的女人,不但把婆婆照顾得很好,还把陶渊明的那四个儿子当作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养育,她也为陶渊明生下一子。

陶渊明的这最后一任妻子不但贤惠,还特别支持陶渊明的工作,陶渊明几次从官场上回归家庭,这个妻子都不说二话,她只在家里种好田,多的粮食还为陶渊明酿酒喝。《归去来兮辞》里的“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就能说明这任妻子在知道陶渊明选择归隐后,早早地给他备下了酒,这一举动给陶渊明带去了安心,让他认为回家又有何不可呢?起码家里还有酒可以喝。

陶渊明不爱做官但又在官场几进几出,他有伟大的抱负但他的才能和当时黑暗的官场相违背,这也是他选择归隐的原因。可陶渊明选择归隐的背后,让他下定决心的难道就没有来自家庭的支持吗?有的,陶渊明是个命好的人,他的几任妻子嫁给他都没能享福,都在辛苦的劳作。

陶渊明之所以自在,就是因为家中的事他不用管。他在做官时,家里的事务谁在打理?是他的妻子。他选择归隐,整天饮酒吟诗时,谁在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是他的妻子。他的《归去来兮辞》里写道:“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他即便归隐家中,也照样还是在院子里散散步,去外面看看小溪流水,随时随地可以休息,并充满雅致地眺望远方。那家中的田地谁在垦荒?还是他的妻子。

陶渊明一生逍遥自在,可苦了他的那几任妻子,但在他的《归去来兮辞》里有提过仆人,孩子,酒,松菊等等,可并没有任何一句诗词是有提到过妻子的,这不禁人们充满疑问,陶渊明究竟有把妻子放在心上吗?我想是有的,他在心里肯定会感激妻子对这个家庭的付出,以及给予他的支持和理解。

陶渊明一身正气,读过许多书也非常地有才华,那个时候读书人之所以读书,就是为了走上仕途,争取功名利禄,享受荣华富贵的人生。陶渊明虽然也居其中,但他与其他的读书人又有不同,他想为官只是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他想要的是真实,为老百姓做真事。

而当陶渊明发现他进入的官场并非他想象的那般“明朗”,他进入的官场是阴暗的,官官相护,私饱中囊,所以他最后在纠结中做出他认为最正确的选择,归隐。他的归隐并不是消极的逃避现象,而是给无数的读书人带去另一种生活的态度。就如他诗词里的“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所表达的,即便是读书人,也不要委曲求全的待在官场,那何不归隐去“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呢?

当然,陶渊明的这种归隐之所以洒脱,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他那三任妻子对他的支持,如若不是她们代替着陶渊明尽心地打理好家庭,陶渊明还能这般洒脱和随性吗?

今日话题:你认为陶渊明的三任妻子,哪位付出得最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