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巷故事】从清末的淮盐巷到民国的怡怡里
原创:汉皋书生 田联申
隔着汉正街与泉隆巷相望的淮盐巷,这个地名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历史上长期居于重要地位的淮盐运销。
据《武汉地名志》记载,淮盐巷“位于硚口区东南部,汉正街中段北侧。南北走向,南起汉正街,北至武胜路(应为汉中街)。长约194米,宽约3米,水泥路面。(单号)门牌1—39号,(双号)2—10号。清末成巷,吴姓商人在此设盐号,专售淮盐,故名淮盐巷。1967年以长江食品厂驻此,改名长江巷。1972年复名淮盐巷(怡怡里并入)。老式两层楼房,巷道狭窄,仅可行人。”
淮盐巷
淮盐巷究竟始建于“清末”何时?查阅1868年的《续辑汉阳县志》汉口镇地图和光绪年间的《武汉城镇合图》(约1890年),在汉正街今淮盐巷位置,“五圣庙”与“存仁巷”之间为“督销淮盐总局”,直通到汉江边“五圣庙”(码头),其东侧有“淮盐官仓”,但尚未见“淮盐巷”的踪影。而其附近的泉隆巷、存仁巷则均有标注。
民国时期的信息比较混乱。在1930年的《武汉三镇市街实测详图》和1938年的《汉口市街道详图》上,“榷运局”东边标注有一条细长的里份——“三宫殿”,(应为三官殿,供奉天、地、水三官。汉口长江边旧时另有四官殿,增奉火神祝融。)西边为“永安巷”。而在1933年的《武汉三镇地图》上,原“督销淮盐总局”的位置标注的是“淮盐巷”。
武汉的淮盐运销可以上溯到明万历年间。据清同治《续辑汉阳县志》记载,万历初年,由扬州上驶的巨大盐船“群聚武昌之金沙洲。嗣以岸善塌,惟汉水入江之处水势稍平,故盐船皆泊其上游,此汉口盐行之始也”。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朝廷建立由领有执照的盐商运销淮盐的制度—“纲法”。大型运销“纲盐”的船只停靠汉口后,再分销两湖地区各州县口岸。到明末,包括淮盐在内的各种货物的运销,已经使汉口成为“天下四聚”之一(清康熙刘献廷《广阳杂记》)和“楚中第一繁盛地”,“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十五省中,亦未有可与匹者”(清乾隆《汉阳府志》)。
清代继承明代淮盐运销办法,朝廷发行“引凭”(俗称盐票),每“引”可贩盐364斤,并定汉口为“商船聚集分销引盐之所”。雍正十年(1732年),由汉口转运两湖的淮盐达774 137 引,共2.6亿余斤;乾隆初年(1736年)更高达90 余万引,计3.3亿余斤;咸丰元年(1851年),运销淮盐达4亿斤,呈现“十里通津驻盐艘”的盛况。当时汉口分销的淮盐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被视为国内“淮盐转输第一口岸”。到清末,在武圣庙旁形成淮盐巷是有可能的,但还没有见到清代文献的支持。
光绪末年,各地的“督销淮盐”的机构改称榷运局(其下还有各州县分局和办事处),民国时期仍称榷运局。如朱自清在《笑的历史》一文中曾提到,“那时公公正在榷运局差事上,家里钱是不缺的。”驻汉的榷运局在地图上也可查阅到。如1930年的《武汉三镇市街实测详图》和1938年的《汉口市街道详图》上,在原来“督销淮盐总局”的位置上,标注的是“榷运局”。
从清末到民国中期,由老的淮盐巷的消失到三官巷(由三官殿得名,今长江巷)的出现,其间的原因可能还是缘于辛亥革命时期的那一场焚烧汉口的大火——老的淮盐巷烧毁了,新的三官巷、怡怡里、淮盐巷等建起来了。
贺衡夫拥有的房产,都冠有怡字,天津路的怡庐,汉正街的怡怡里
口碑资料似乎也可呼应。2004年6月12日《楚天都市报》刊载《淮盐巷——盐商的后花园》一文,文中系采访80岁的贺淦荪老人的说法。贺淦荪是曾任汉口市总商会会长贺衡夫的侄子,一辈子住在淮盐巷,刚刚搬出来。贺淦荪说,咸丰年间那里有个“官盐局”,淮盐巷是盐商们的“后花园”。1912年后,叔叔贺衡夫做了一笔成功的买卖,凭着2400串钱发迹,于是在此买得大块地皮建房,专门用于出租,取名“怡怡里”。……直到前些年,人们从窨井盖上还可以看得见“怡怡里”的字样。
现在,淮盐巷已经拆除了不少,但是余下不多的房子还是可以看出民国建筑的遗风。如淮盐巷2号,民国时期的榷运局旧址,还保留着带立柱的大门,带花边的二楼窗户和三角形屋顶,两边突出呈六角形的边厢房。
淮盐巷2号榷运局旧址 田联申2014年摄
西风东渐的历史见证
晚清到民国时期,繁盛的汉正街西风东渐,晚清的汉正街更是西方传教士青睐的地方,至今留有他们的印记。
1861年汉口开埠,外国人取得在中国内陆传教的权力。就在这一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格里菲斯·约翰(Griffith John,1831-1912年,汉名杨格非、杨约翰、杨笃信),走进了汉正街金庭公店。他先是当的 “街头传教士”,后来于1863年在汉口大夹街太平巷创办了华中地区第一间基督教礼拜堂——“首恩堂”,在蔡家巷设立“恩光堂”、统一街兴建“救恩堂”、花楼街建立伦敦会“花楼总堂”, 还在武昌购地建“崇真堂”。
此外,在花楼巷(后称居巷)创办仁济医院。1928年仁济医院与普爱第二分院联合创办汉口协和医院,位于今解放大道。又在昙华林也建造了一所仁济医院。1896年,杨格非在花楼总堂旁边办起了汉口第一所集大学、中学、师范、经学为一身的综合性学校Griffith John College杨格非学院,即后来搬至汉西张公堤外的博学书院,今武汉四中。1931年杨格非的百岁诞辰日,基督教会在汉口云樵路(今黄石路)新建了“格非堂”(今荣光堂)。
江汉桥边的救世堂
今天在汉口江汉桥西侧的汉正街上,人们可以看到一座中西式合璧的基督教堂——救世堂。它的前身叫大通巷福音堂,是晚于杨格非8个月来到汉口的英国基督教另一教派传教士Josiah Cox(汉名郭修理、觉士)所建。救世堂在福音堂的原址上重建于1930年。
这座教堂体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其平面布局呈拉丁十字形,建筑面积约780平方米;红砖清水墙,两层砖木结构;大门为单檐琉璃瓦中式盔顶,正立面的二层中间开有白色常圣光冠冕的大十字窗。现在已列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汉口救世堂
紧挨着救世堂,现在的武汉市第四医院(武汉市骨科医院),其前身是普爱医院。
郭修理在汉口传教开始不久,写信给伦敦所在差会,建议在这里建一个新的传教中心,并要求派医学、教育、文字方面的人来协助他的工作,施药传教。1864年5月17日,由英国派来的医学传教士Dr.Frederick Porter Smith(汉名施维善)和妻子来到汉口。他们开设了一个诊所,当年门诊量达一万八九千人次。
普爱医院
1866年4月27日,施维善在今武汉市第四医院南院的位置建成新的普爱医院,设有候诊室、药房,并有12张床位的两间男病室和8张床位的两间女病室。“这样的西式建筑在当时极为新颖”,是英国教会在中国中部建成的第一幢正规的医院。(《武汉第一个教会医院一普爱医院》,《武汉文史资料》1981年第2辑)。
普爱医院
编辑: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