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购书网站 买书

买书  

书市,本来是古已有之的一种售书方式,但旧日的书市绝非今日的书市,今日的书市越办越大,大到占地数千亩,云集全国出版社数百家,各类出版物数万种,引来天南海北购买人以十万、百万计,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 逛书市,人说是一种享受,我说是一种刑罚,那么多的书一同摆在你的面前,价值连城者一个大部头上千元,而想想自己每年爬格子不过得稿酬三几千元,相比之下,再看书架上摆的那些大部头,一部一部真是面目狰狞,有的似还在以奚落的目光望着你,暗中又似在骂你无能。 >当然也不乏买书大腕儿、报载一位不肯披露姓名的读者,自费购书,一次就买了三、四千元,听着令人钦敬,想想又觉可悲,一次书市,一次购书,真不知那些求之多年而不可得的书是如何加百鸟朝凤那般一股脑地汇到一起来的,如此大把大把地花钱,大捆大捆地买书,也真令穷读书人心寒。 >买书之乐,乐在倾尽囊中所有,有时连回家的车钱都掏出来,手中抓着一本书,一步一挨地在马路上走着,任由无轨电车、公共汽车从你身边飞驰而过,而自己却心甘情愿地走上一、两个小时,那才真是苦中有乐。 >50 年代初期,逢上节日,新华书店有特价部、一折二折,贱到几分钱便能买到一册。虽说是处理,其中也大有平日喜爱的书籍,偏那时在求学,每次去买特价书,多不过带上一元多钱,倾其所有,真恨不能连衣服都脱下来押在书店,挑来捡去也还是要忍痛割爱,就这样抱着一大摞书,每次都是步行回家。 >后来有了工资,平时就更要带上些钱去跑书后,几乎每次都在书店掏得一文不明,原准备逛过书店后要打牙祭的,又总是从书店出来还得赶回食堂照例去吃白菜豆腐。最可恨那时有些书已是贵得令人望而生畏,一次去旧书店见到一部二十四史,索价 40 元,匆匆赶回机关东借西借,好不容易凑足 40 元再跑回书店,恰正好一位已将这部书买走的什么人物已指挥着他的下属往年上搬,气冲冲找到书商辩理,明明我说过取了钱就来买书的,书商却只说你又没有交订金,无可奈何,只能怪自己没钱。 >文革后期,在工厂作搬运工,一次随车外出运钢管,车到任丘县城,同行工人均深入农家偷买资本主义鸡蛋去了,唯有我一人留在城中。百无聊赖便在街上闲逛,突然发现新华书店旧房一间,门可罗雀,信步走进书店去,竟把店内售书人吓了一跳,举目向书架望去,喜出望外竟见有某红学家名著一部。说来也是不可思议,此书于彼时彼际,在天津是要凭内发购书证才能买到的,谁料到了农村县城,竟然公开置于架上无人问津,不容置疑,当即倾囊购书,幸好,还总算凑足书款。待我将 4 元 7 角钱送至售书人面前时,那售书人竟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犹豫再三不知如何是好,最后经我再三解释这 4.7 元钱是买架上那部红学专著的时候,售书人才反身将书从架上取下来,啪啪两声、拍去书上厚厚尘土,立时店内烟雾濛濛,据我在一旁估算,只书上拍落的尘土,少说也值一元钱。 >由任丘返津、途经堂二里时,正当用饭,同车工友纷纷下车在路边面馆大吃烩饼粉汤,只有我一人留在车上,推说胃口欠佳不肯下车就餐,时近黄昏,夕阴西沉,坐在车头里悄悄展卷读来,那才真有一番别样滋味,买书之乐,非不买书人所能体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