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吃饭难?找对方法比饿一顿更有用
亲子讲师董董曾说:“饿,或许能让孩子迫于生理上的饥饿而吃饭,但在孩子的心理认同、亲子沟通以及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方面,可能会留下一些隐患。”
宝宝吃饭的道路上都遇到了哪些难题?
1、逼迫孩子吃饭、强喂孩子吃饭,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长期被迫进食
有的孩子不爱吃饭,家长心急,怕宝宝吃不好,身体长不好,想尽各种办法逼她吃,威逼利诱喂饭,宝宝只知道配合张嘴,但不是自己真正想吃的,会对吃饭产生厌恶的情绪,脾胃消化也不好。
父母强迫喂饭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痛苦。不仅仅让他们恐惧吃饭,更恐惧父母。
时间久了,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影响心理健康和亲子关系。
2、没有从小培养宝宝的饮食规则和饮食习惯
有的大人生怕宝宝饿着,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宝宝饿了,就经常在不在饭点的时候给宝宝喂辅食,想尽办法让孩子多喝一口奶、多吃一口饭。
殊不知,孩子这样就养成了吃饭不定时、不定量、不定点的坏习惯,而且宝宝的脾胃得不到休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大人在两餐之间也不停的吃东西,到了正餐还有胃口吃饭吗?所以千万别担心宝宝饿着,若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所以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之初,就应该定点定量来安排宝宝的三餐两点及奶量摄入,如果辅食的摄入量过多时,就适量减少奶量,如果辅食摄入量过少,就适当调整奶量。
3、你家孩子进入“进食倒退期”了吗?
有的宝宝可以好好吃饭,饭量也还可以,但突然到了一个阶段就变了样,不爱吃饭,玩食物,挑食等。。。
后来咨询医生,才得知孩子是进入“进食倒退期”。
当宝宝1岁多,自主意识开始萌发时,有自己的想法,对食物开始“挑剔”,有的食物喜欢吃,有的食物不爱吃,不再是以前的给啥吃啥的宝宝了,此时的家长又开始焦虑了。
但如果此时的宝宝发育正常,家长也不必过分干预,慢慢的引导宝宝去尝试不同的食物,把食物做的多样化。
4、宝宝的发育具有“个性”化,发育速度不同
有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宝宝不爱吃饭,吃的少,不像别的宝宝那样会吃。但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个体,此时不好好吃饭,不代表后期不会爱吃饭,此时不会自己吃饭,也不代表后期不会自主进食,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不心急,慢慢引导。
其实,6-12个月,是宝宝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开始从精到粗、从软食到硬食的逐渐锻炼。
每个孩子的长牙速度也是有快慢的,有的小娃已经满口牙了,但我家怎么才几颗。
此时又不得不提到一点:不要跟别的小娃对比,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家长不要焦虑,只要跟大体的发育速度相差太远,就慢慢等待孩子发育。如果是真的在很大月龄了还没有做到相应的发育速度,在宝宝体检的时候医生也会建议给宝宝做相应的检查的。
如何解决孩子不吃饭的难题,这需要父母的智慧
1、设定饮食规则,固定餐桌礼仪,定时吃饭、不追喂、不逗喂、不强喂。
不少家庭喂孩子吃饭,逗着喂饭、哄着喂饭、看电视喂饭、实在不行还得强塞。
这都不利于孩子养成好的吃饭习惯。
最好的办法是,大人事先商议好孩子进食原则,小孩的好习惯也是从最开始形成的,凡事开头难,形成统一意见,老人也要共同遵守、有效执行。
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就餐习惯,拥有一个爱吃饭的宝宝就不是难事了。
2、耐心引导吃饭、不焦虑、不发火,情绪影响很重要。
儿童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喂养情商”,指的是父母对孩子吃饭这件事的情绪和态度。
我们要做智慧的父母,不逼迫孩子吃饭,用春风化雨式的语言和循循善诱的行为引得孩子胃口大开,让宝宝觉得吃饭是一件开心的事,是一件享受的事。
我们可以兴奋地告诉孩子:这饭菜太香了,我们一起来尝尝吧。而不是粗暴下命令:这是你今天的饭,必须吃完!
我们也可以让宝宝多参与一下做饭的过程,比如择菜、洗菜,让宝宝感受到乐趣,让宝宝吃到自己辛苦择的菜而兴奋。
还可以饭前多陪孩子运动一下,消耗光孩子体内的能量,餐前一两个小时不给宝宝吃零食,孩子饿了自然吃得香。
3、挑食的宝宝怎么办?首先尊重、后引导。
我们总觉得孩子小,很自然地帮孩子安排了好吃什么,觉得应该多吃什么,哪些有营养,哪些有助于发育。但孩子其实有自己的饮食偏好,喜欢吃的才吃,不喜欢吃的就不吃。
给孩子适当的选择权,带宝宝去超市或菜场买菜,多问问孩子:“明天是买胡萝卜还是土豆?想喝绿色蔬菜汤还是奶白色鱼汤?土豆切成长条形还是圆片形......”,给宝宝选择权,而不是命令,这会让宝宝减少不少的抵触心理,就不会老是说“我不要吃”了。
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你就会发现,他们不是不爱吃饭,只是不爱吃某些食物。也可以增加食物的多样化,不爱嚼肉,就可以打成泥做肉饼或肉丸子;不爱吃蔬菜,就可以煮蔬菜粥、蔬菜饼、蔬菜鸡蛋羹等;不爱吃米饭,就做饭团、炒花饭、做焖饭等。不但探索去找到宝宝爱吃的东西,这就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