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类比象”——中医认识人体的一把钥匙(附语音)

原创彭鑫医师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今天
彭鑫博士讲解:“取类比象”——中医认识人体的一把钥匙 音频: 00:00 / 08:29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二百六十五】

“是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裏,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接前文)我们再往后看,这段话也很有意思,因为整个这篇文章叫《阴阳应象大论》,通篇讲的就是阴阳的事,这儿又重新重申了一下,叫做“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这段话只要是学过前面的内容的同学一下就明白了,其实很好理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无形的清阳上升于天,有形的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动静就是运动和静止,是由阴阳的这种非常精妙的变化为纲纪的,叫做“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所以说能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样周而复始、循环不休,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就形成了。所以整个这段话,我们要是连起来去理解,所以说“天有经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之纲纪,地有五方之道理。因此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无形的清阳上升于天,有形的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与静止是由阴、阳的精妙的变化为纲纪的,而能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循环不止。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这样。

我们从这段话当中读出来什么背后的内容?其实就是《黄帝内经》在这篇文章里经常强调的动、静、阴、阳、天、地、生、长、收、藏,周而复始等等这些道理。天有八纪,地有五里,后面我们就会看到天气通于什么?地气通于什么?风气通于什么?雷气通于什么?谷气通于什么?雨气通于什么?天、地、风、雷、谷、雨,还有六经是什么?九窍是什么?

天道就是大自然当中的这些具体的事物,与我们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九窍、肠、胃都是相通的,互相之间相通。其实大家想想雨跟我们的肾有没有关系呢?天气与肺有没有关系?风气与肝有什么关系?其实某种意义上我们会看到没有直接联系。古人为什么喜欢就这么归类呢?这里就渗透出一个核心的思想,叫做取类比象,把一类的东西归于一种象,再给它分类。

五行就是一个典型的取类比象的方式。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肝、心、脾、肺、肾又对应着窍,比如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等等,又对应了身体的其他的部位。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五体、五脏为核心的归属图、方法论。这就把天、地、自然跟我们身体它就连在一起了,所以说这就是古人的一个核心思想背后的内容。

我不知道上古的自然界和人体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古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喜欢进行取类比象?我们研究同时代的,比如说西方的,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这些思想当中,几乎没有像中国这样取类比象的方式来划分自然界与人体的关系。中国古人是怎么样来思考这件事?其实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这与我们的传统的方法论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与阴、阳、五行为核心的传统的科学、哲学的方法论关系非常密切。这就是中国的传统的一种方法论。

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才有了现在的医学,就是中医学。我们学到后来就知道了,包括药物、针灸的穴位,都是这个方法论指导下衍生出来的一个体系,这是一整套体系。像我们的肺,古人就认为属于金,西方属金。补肺的药物,像浙贝、杏仁归于肺经,像山药等等的这些归于肺经的药物,还有生石膏颜色都是白的。补肾的颜色都是黑的,都是种子。疏肝的大多数都是植物的茎,色青疏肝。归于心脏的,像丹参、酸枣仁什么之类都是色红。归于脾胃的像五谷杂粮都是色黄。

这些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古人把天、地自然的所有的植物跟我们人体,包括天、地自然的风、雷、云、电这些都跟我们的人体发生了联系,而且是归类性的联系,归了类,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核心方法论,叫做取类比象。这套方法论特别好玩,很有意思。包括我们现在非常热的《易经》的研究,八卦卦象,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这些风、雷、雨、电这些内容,天、地、阴、阳、水、火这些内容它是怎么跟人体发生关系的?

你要是对道家感兴趣,那就更有意思了。道家还有内丹,你要是不懂这些内容,不懂阴阳五行的话,你彻底什么也看不懂了。内丹里还喜欢用拟人的方法,还喜欢用赤儿姹女,黄婆为媒,这些水、汞、铅、还有这些重金属元素,然后进行比喻身体内部的这些变化,他们这套方法论是什么呢?也是中国古人骨子里思想当中的核心方法论,就是取类比象。把这个弄明白了之后,你再读古书之后就能解锁了,就全都能解开了,所以非常有意思。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关于取类比象是怎么回事?我们人体跟天气、地气、风气、雷气是怎么相应的?这些内容,我们下节课再讲,谢谢大家的收听,再见。

(0)

相关推荐

  • 清阳上天

    ​清阳上天 浊阴归地: 无形清阳,上生于天 有形浊阴,下归于地 清阳出上窍 浊阴归下窍 阴阳理论 即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世界 万物由来.变化的论述方式 阴阳哲学 不仅仅是 中医 ...

  • 万物纲纪

    ​万物纲纪 纲纪: 大日纲 小日纪 总之为纲 周之为纪 纲纪: 古代主簿 一府之事 万物之纲纪 万物的主宰者 阴阳: 宇宙间的,一般规律 一切事物的,纲纪 万物变化,的起源 生长毁灭,的根本 有大道理 ...

  • “取类比象”——中医认识人体的一把钥匙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二百六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是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裏,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 ...

  • “取类比象”——中医思维的灵魂!

    象形思维(一):望诊,中医最有趣的灵魂 有没发现中医平时说的四诊:望闻问切! 望诊是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望诊的重要性,<难经玄解>有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 ...

  • 取类比象 | 中药在人体这样走,明白它就明白了中药药效

    中药很独特,就像人一样,有它自己的行走方式 .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有的药走五脏,有的药走四肢:有的走上焦,有的走中焦,有的走下焦--都不同.到底它的行走方式对药效有什么影响,又有哪些不同的行走 ...

  • 中国古代圣人对人体的认识(附语音)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二百零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 ...

  • 中医“肾”的五行养生法(附语音)

    彭鑫博士讲解:中医"肾"的五行养生法 00:00 10:17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一百四十三.(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quo ...

  • 中医阴阳消长转化的道理(附语音)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一百九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 ...

  • 中医“脾”的五行养生法(附语音)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一百三十四.(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 ...

  • 孕育中医的土壤——传统文化(附语音)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一百八十四.(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 ...

  • 中医饮食中的养生之道(附语音)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一百八十.(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