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不可久浸,却可煮着喝,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茶叶是不能久浸的,久浸的茶非常难喝,可是为什么可以煮呢?
首先,茶叶不宜久浸主要是因为久浸会使茶叶中的咖啡因、鞣酸等物质大量浸出,从而影响口感和茶汤的品质。
而且已浸出的有益成分也会因为长时间接触空气而因为氧化等原因遭到破坏。
其次,茶叶一般在5-6泡之后由于成分释放差不多了(普洱茶除外),茶汤的香气逐渐降低,茶味逐渐淡泊,茶叶中的苦味成分也将逐渐的释放出来,故口感较差,如继续以100℃以下的热水或温水浸泡下去就没多大意义了。
但这时如果高温熬制,那么茶叶中的高沸点芳香物质就会被释放,一些粗纤维里的糖分也会被煮出来,汤质就会变得甜稠。
因此其二者口感会略有不同,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适合用煮的方式!
老茶是指存储年份长久的茶,一般是指存储5年以上的茶。
用新茶、嫩茶、芽茶、制作而成的茶,则不适合煮着喝。如:明前茶、雀舌、毛尖等。
那些用粗老叶片、粗老枝梗、制作而成的茶叶,比较适合用来煮着喝。
这样的茶叶,一般都是采自三、四叶,木质化程度高。
且粗枝大叶的茶,并不代表茶叶的品质不好,相反有些粗枝大叶的茶,品质非常的好。如:老白茶、黑茶、老茶头、老黄片等。
经过发酵的茶叶,在品质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适合的外部条件,使茶叶中各种物质非常活跃,又产生出了许多新物质。
这些新物质的加入,进一步深化、提升、发展了茶叶原有的品质,使得茶叶品质更加“香甜醇厚滑”。
半发酵、全发酵、后发酵的茶都可以用来煮着喝。其中发酵度越高的茶,越适合煮着喝。如:红茶、黑茶、普洱茶、中高火乌龙茶等。
后发酵茶应该是属于这一类茶,后发酵茶在制作工艺过程中,有一个长时间的“陈化”工艺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非酶促自动氧化”反应,促使茶叶中各种物质,继续深入降解转化。
使得茶叶:陈香初显、色泽变褐、油润光泽。茶汤色泽出现红褐色、浓稠饱满、苦涩降低甘甜形成、口感趋于醇和。
这样的茶用来煮着喝,更加能够体现茶叶的品质。如:普洱茶、黑茶、乌龙茶、老白茶等。
耐泡的茶一般都是好茶,而好茶却不一定都耐泡,如绿茶中的龙井、竹叶青都不耐泡,却是茶中珍品。
发酵茶一般都比较耐泡,通过发酵工艺,使茶叶:苦化甘涩转津、刺激强烈转化为醇和温润、汤薄味淡转化为汤厚味浓。
因此耐泡的茶叶用来煮着喝,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普洱茶、黑茶、老白茶、乌龙茶等。
※部分文章与图片来源网络,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