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猜想录(六)
本文是我的《“时间”是认识万物的尺度》一文的续篇(六),是在时间流逝中的随想系列,通过对在时间中发生和存在的事物,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从事物的整体、事物的现象和蕴含、事物的因果性、事物的变化发展可能性等方面,进行批判分析;通过对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有关人在时间中的人生系列、人生内容、人生意义和目的、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以及必然性的解读,加深对康德的“范畴”的“时间图型”的理解,佐证自己的“人类的时间意识是认识万物的尺度”的想法。
以“时间意识”认识事物,从静态和形式的角度,可以训练人的结构性的系统思维;从动态和内容的角度,可以训练人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哲学思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澄清概念”,而“澄清概念”就是对“概念”进行“具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分析和再综合,就象我们经常说的“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的过程。
【时间猜想录之三十五】时间作证
欣闻大学同学在穗城美食加美酒聚会迎牛年,特赋诗一首《时间作证》助兴:四年蜜月燕分飞,酱醋油盐岁月亏。时间作证情恒在,今日举杯醉一回。
袁同学和道:转瞬额上鬓霜飞,夕阳红里念紫微。四载长情绕君侧,能聚一回是一回!
而亚东同学有ー句说说得非常好:珍惜我们走过的风景!时间在流逝,人们常说要“活在当下”,而容易忽略或忘记过去。若我们认真想ー想,人是不可能“活在当下”的,而只可能活在过去与未来中,因为,即使你在说“活在当下”的那一瞬间,已成为过去,进入未来。生命的意义在于过去,生活的希望在于未来。如果没有有意义的过去,没有有希望的未来,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珍惜我们走过的风景,其实就是珍惜我们生命的意义,这更多的是ー种情感活动。通过情感活动,建构我们生活的意义,丰富我们生活的内容,提升我们生活的质量。
情感活动,由情绪活动与审美活动构成,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情绪活动是人们对人、社会、自然的一种喜怒哀乐的本能反应,审美活动主要是通过人们的文学艺术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社会、自然来进行喜怒哀乐的创造性反应。情绪活动融入到审美活动中,可以呈现出美;审美活动融入到情绪活动中,可以体验出爱。
爱可以产生美的意境,而美可以提升爱的境界。通过爱与美,人们会去追求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导向人们动机与行为的善。
就让时间作证,我们情恒在!
合唱版【再回首】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7411n7LB?from=search&seid=5316630063819010035
【时间猜想录之三十六】代孕出来的孩子的妈妈到底是哪一个?
这两天,郑姓明星找人代孕生出来的孩子却遭她弃养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这里面有法律的问题,也有道德伦理问题,在此不论。
这其中有一个自然的问题,代孕出来的孩子的妈妈到底是哪一个?是郑姓明星还是代孕者?
按照自然的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是原因,时间在后的是结果。在这件事情上,有授精卵在前,然后移入代孕者体内,最后生岀孩子,在这一点上,郑姓明星理应是孩子的妈妈。
【时间猜想录之三十七】时间会让我们变成“怒怼一族”吗?
我在【时间猜想录之三十四】的《交朋友,一定要“三观”一致吗?》中谈到:互联网让我们越来越多地活动在思想一致者的社区里,不同的意见很少会出现在眼前,容易造成思维偏差中的其中一种——“确认偏误”。
这种“确认偏误”除了会让我们的朋友圈的范围变窄、朋友的数量变少外,还会造成另一种结果,就是让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变得偏激、非理性。
人在时间中生活,一定会有内容,我们要时刻面对发生的新事物,或者要面对过去巳经存在的事物。对这些事物我们如何认知?
正如我们常说的,我们在工作或者日常生活时要掌握时间的快慢缓急的“节奏度”,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也要掌握“度”,也就是说,要对认知对象的各种要素条件比如时间、空间、适用范围等要有所限定,对事物发展到何种程度要有所量度,对其因果关系要有所探究等等。
如果我们落入了“确认偏误”的陷井中,只喜欢听自己喜欢听的话,只喜欢看自己喜欢看的故事,对有违自己偏好的东西一概排斥,就容易造成非理性的极端的情绪化,对“异己”的东西不作分析,并将其树立为与自己为敌作对的“对立面”,而对其进行“怒怼”。对此状况,如果我们不加以警惕,不加以节制,任其发展下去,那么,时间会让我们变成“怒怼一族”吗?
【时间猜想录之三十八】“等待”是一种信念
Richard Marx - Right Here Waiting【中英字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T4y1E79g
《Right Here Waiting》是美国理查德·马克斯(Richard Marx)创作并演唱的一首歌曲。理查德·马克斯第一次巡回演出时,爱妻去拍片已3个月,由于签证问题,理查德无法前去探望,他感到非常郁闷。这时,他的朋友说:“你郁闷的时候会写出最好的歌曲。”于是,理查德坐在钢琴旁,在一种强烈的冲动下,只用了20分钟就写完了这首中文翻译为《此情可待》的歌曲创作,这首歌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情歌。在海湾战争期间,这首歌在美国成了亲朋分别时相互告慰、互祝平安的歌曲。(百度百科)
理查德·马克斯带着沙哑的嗓音唱出了“等待”的主题,他的演绎给人一种成熟感和坚定感,他在吿诉我们:“等待”是一种信念!
在“时间的总和中”,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对于过去了的事情,我们现在可以去追忆,对于未来想要得到的,我们现在可以去希望。尤其是对于过去了的有价值的、珍贵的、美好的东西,例如这首《此情可待》中所表达的情和爱,我们都希望其持续下去成为永恒,因此,“等待”其重现是值得的,而且,不管“等待”的时间要持续多长,仍然“在等待”,这是一种信念。
中国的刘鸿的《站台》,也是“等待”的主题,不过是“伤感”版的。
一首刘鸿的《站台》经典好听,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7411v7QW/?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0
【时间猜想录之三十九】父母如何规划孩子的“时间”?
昨天的科普公众号《果壳》推荐了一篇文章“这样引导孩子规划时间,靠谱!”,文章说道:如今的孩子,学习和生活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即使放学,也还有各种兴趣班、线上课.....繁重和密集的任务,太需要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给自己争取撒欢儿、去疯玩儿、去做一切自己感兴趣事儿的时间和机会!但对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时间管理”晦涩难懂,要让他们明白时间规划的意义,需要用实际场景带他们去亲身体会和总结,这个过程非常需要家长有耐心且找对方法。
正好,现在正对“时间”进行思考,我认为,若想要孩子有“时间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父母就首先要规划孩子的“时间”,如何规划?不妨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首先要对“时间”进行分类。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的特点,不妨将孩子的“时间”划分为“学习时间”和“玩耍时间”,而“学习”包括了“知识、审美、行为”三个方面,“玩耍”包括了“锻炼、游戏”两个方面。
二、要对“学习时间”和“玩耍时间”所要学习和玩耍的内容是什么,其涉及的程度的浅深,各项内容之间的时间分配、精力和资源投放等,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及孩子的条件,有一个大概的计划。
三、要对“学习”和“玩耍”的目的有所确定,比如说,“学习”方面,在“知识”上不仅学知识而且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在“审美”上培养孩子的审美趣味和能力,在“行为”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自律能力;“玩耍”方面,强身健体以及放松心情。如果想着重培养一下孩子的“时间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妨从让其“认识时间”、“感知时间”、“制定学习和玩耍时间表”等着手。
四、要对孩子过去的知识积累和其它各种能力的呈现,对其现状,对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潜力,有比较客观、合理的判断,有对过去的总结,有在现在的扬弃,有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