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三调:调意、调气、调身
练太极拳,下手之初,就讲究三调——调意、调气、调身,三调做好了再开始练习拳架,因为这时的身体和精神更放松,更加容易体会太极拳的内在要求。
身体放松、精神不紧张、乐观的人则容易气沉丹田,容易产生腹式呼吸。而从养生上来讲,利用腹式呼吸比较长寿。
身体不健康,情绪不稳定,会影响精神上的平衡,想得越多精神负担越重,所以要保持精神上的平衡,精神失去平衡,身体机能必定会受到影响。
精神指心理而言,身体指生理机能。
唐朝时日本鉴真和尚,五次渡海没有成功,结果一急,把眼睛都急瞎了。战国时期,伍子胥全家被抄斩,楚平王要捉他,出不了关,一夜间就急白了头发。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摘孟获,火烧赤壁,为恢复汉室鞠躬尽瘁,他事不拘大小都要亲自过问,结果五十四岁就呕血死亡。
人类疾病分两大类型:一类是心理、精神思想上有病;另一类是生理,就是人体器官有病。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把意念、呼吸和身体姿势合起来锻炼,既锻炼身体,又培养人的精、气、神,古人又称之为“调意、调气、调身'通过调意训练,不仅可以调整机体内在的不平衡状态,促进脏腑进一步放松,使内气循经活跃运行,并有助于内气进一步聚集贮存与调动。
一、调意
指意念力的训练,也包括了心理暗示,即练功过程中要求在形神松静的基础上,把心意安定下来,使杂念妄想逐渐消失,让大脑安静,进入恬淡虚无的精神状态。就是说,练功中大脑一直是清醒的,但又是高度安静的。
调意的意义除了以上之外,还有开智增慧,顿悟,开发形象思维等功能。练太极拳还要求能够将意凝集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力,即所说的意念力。意念力不但要随时调整,适应外力加给自己的不平衡状态,而且还要同时调动和破坏敌方的平衡。
二、调气
调气就是调息,指调整呼吸,即通过训练,将自然呼吸调整为腹式呼吸或其他呼吸,以增加腹肌运动的深度,提高吸取氧气和呼出浊气的功能,从而促进自身内气的充实与调动。
决不能胡思胡想,想入非非,幻想成仙成神,把思想搞复杂,使大脑神经不正常而走火入魔,残害自己。
三、调身
调身就是调整人的形体姿势,即所谓“调形',使身体合乎练功形态的要求。在练功过程中,要使全身处于有内劲而不紧张,放松而不懈怠,似松非松,似紧非紧,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外松内紧,一张一弛,一开一合,既矛盾又统一的舒适安然平衡的状态,使内气能循经络系统通畅运行,形体既灵活机动又稳固,最后达到健身强体之目的。
三调的功夫是贯穿在整个拳架中的,然而,如果练拳之初,站预备式的时候就把三调功夫做好,练拳效果更佳。